图书介绍

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与达标测评指导手册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与达标测评指导手册 1
  • 姜新浩,杨友孝,王健康主编;万小妹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与达标测评指导手册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国家文明城市建设1

一、中央文明委颁发《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1

二、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胡锦涛13

四、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温家宝14

五、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17

第一篇 国家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指导思想3

第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战略地位3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3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8

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11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明城市建设的形势和任务15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状况15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25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31

四、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41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51

六、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0

七、紧紧抓住实现“两手硬”的“牛鼻子”66

八、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73

九、切实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82

第二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目标方针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91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92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93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93

四、精神文明建设同改革开放的关系94

五、精神文明建设同民族和外来的思想文化的关系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明城市的政治理论建设96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讲政治96

二、讲政治的基本要求101

三、划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基本界限108

四、精神文明建设队伍的发展118

五、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明城市的思想建设12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21

二、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是新时期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123

三、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26

四、集体主义教育是当前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29

第四节 文明城市建设与民族精神及精神文明建设135

一、民族精神涵义的与价值135

二、民族精神的理论与实践140

三、树立艰苦创业精神146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152

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158

第三章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167

第一节 文明城市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重建167

一、思想道德体系的重新定位167

二、两种不同伦理道德体系169

三、新伦理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171

四、重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构想174

五、加入“WTO”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78

六、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体系181

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185

八、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192

第二节 文明城市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196

一、道德养成需要制度的伦理关怀196

二、优化制度伦理环境198

三、建设和完善制度伦理环境的对策202

四、道德“他律”与道德建设206

第三节 文明城市的道德教育207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207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209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210

四、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212

第四节 文明城市的道德建设216

一、公德与私德的区分216

二、道德准则的排序问题219

第五节 文明城市的开放与中国青年道德的重建223

一、全球化冲击青年道德223

二、全球化与青年德育225

三、中国青年的道德建设问题227

四、全球化与青年道德建设的对策230

第六节 从经济全球化看中国文明城市政治伦理建设233

一、睁眼看世界234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235

三、务必抓好的工作237

第四章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的伦理建设241

第一节 城市经济人制度与精神文明241

一、“经济人”的理论解说241

二、制度及其产生243

三、制度伦理的问题247

四、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251

第二节 产权论理与城市精神文明254

一、产权伦理的定义254

二、产权伦理的特征256

三、产权伦理的核心258

四、产权伦理的层次260

五、关键是制度的改革264

六、诚信与传统265

七、充分体现时代精神270

第三节 文明城市的德治、法治观273

一、从科学看德治、法治思想273

二、德治与法治的结合282

三、市场经济与公利、互利或不损人287

四、公利、互利或不损人不是最高的道德形式293

五、“市场无良心”294

六、市场文明与整体文明295

七、从制度层面看市场文明306

八、从精神层面看市场文明309

九、人类活动行为规则的二重性312

十、现代市场行为规范的统一性316

十一、中国市场行为规范的历史特殊性318

第四节 信用制度与城市精神文明323

一、信用制度建设与政府职能道德化323

二、自由自觉的活动328

三、“仁爱”的道德原则及其道德规范体系331

四、从“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看职业道德334

五、从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看家庭道德335

六、从“约之以礼”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社会公德337

附录一 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谈精神文明建设340

附录二 十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443

第二篇 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度449

第一章 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领导449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449

一、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449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459

第二节 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473

一、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473

二、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478

三、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487

第二章 文明城市与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518

第一节 弘扬主旋律 实施精品战略518

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519

二、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促进文化事业繁荣521

三、“五个一工程”结硕果522

四、弘扬传统文化 推动和平崛起525

第二节 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535

一、爱国主义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535

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539

三、文学艺术是人民的精神食粮542

第三节 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新闻出版工作546

一、加快文化事业发展546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553

三、坚持科学民主决策560

四、全面推行依法行政566

五、自觉接受人民监督570

附录 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575

第三章 文明城市与社会主义科学技术教育制度建设593

第一节 大力发展教育593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93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612

三、教育系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622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624

一、发展科技事业624

二、开展科学普及629

附录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633

第四章 文明城市与社会主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建设649

第一节 青少年教育与精神文明649

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紧迫649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650

三、对青少年要热情关怀,帮助他们健康成长661

第二节 党和人民对青少年寄予厚望665

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665

二、远大的抱负与脚踏实地668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德育工作672

第五章 文明城市与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制度建设674

第一节 报告工作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要求674

一、政治局作报告将显民主活力674

二、完善决策机制 广泛集中民智680

三、决策群策群力 规范内外兼修683

四、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到党委决策全过程685

第二节 报告工作的制度化687

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和协商座谈会制度687

二、加强政府系统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688

三、信息披露会征求重大项目意见689

第三节 决策民主化691

一、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691

二、完善制度 抓好落实697

第四节 巡视制度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698

一、高级领导干部也要受到有力的监督698

二、巡视制度是一种新的权力监督构架699

三、坚持完善巡视制度 切实加强党内监督701

第五节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制度保证702

一、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到党委决策全过程702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705

第六节 自我约束,提倡独慎708

一、加强干部监督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708

二、市级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709

第三篇 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测评标准759

第一章 政务环境建设与政务环境评价及考核759

第一节 政务环境的概念与内容759

一、政务环境的基本概念759

二、政务环境的优化建设759

第二节 政务环境的建设目标与要求760

一、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760

二、创新行政运行机制760

第三节 政务环境评价与考核761

第二章 法治环境建设与法治环境评价及考核763

第一节 法治环境的概念与内容763

一、法治环境的历史沿革763

二、现代法治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767

第二节 法治环境的建设目标与要求768

一、正确把握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科学内涵769

二、深刻认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现实意义769

三、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措施770

第三节 法治环境评价与考核773

第三章 市场环境建设与市场环境评价及其考核775

第一节 市场环境的概念与内容775

一、市场环境的基本概念775

二、市场环境的管理775

第二节 市场环境化诚信建设的目标与要求777

一、失信的表现777

二、失信的代价779

三、信用制度的建设780

四、诚信秩序的失范780

五、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点785

六、诚信缺失的原因789

七、诚信与市场经济794

第三节 市场环境评价与考核805

第四章 人文环境建设与人文环境评价及考核806

第一节 人文环境的概念与内容806

一、人文环境的基本概念806

二、人文环境的内涵806

第二节 人文环境的建设目标与要求808

一、人文环境建设的道德要求808

二、人文环境与城市生态建设812

第三节 人文环境评价与考核813

第五章 生活环境建设与生活环境评价及考核818

第一节 生活环境的概念与内容818

一、生活环境的概念818

二、生活环境的内容818

第二节 生活环境的建设目标与要求818

一、城市环境综合的整治819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819

第三节 生活环境的评价与考核820

第六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评价及考核823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与内容823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建设目标与要求823

一、生态环境的建设目标823

二、着重生态环境——新世纪城市化的期待825

三、发展人居环境理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828

第三节 生态环境评价与考核831

第七章 文明城市的创建与考核832

第一节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832

一、指导思想832

二、建设目标832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832

四、实施步骤833

五、保障措施834

第二节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835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836

二、狠抓重点,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任务837

第三节 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效果与评价837

第四篇 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经验843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与经验843

第一节 社区精神建设843

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843

二、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要狠抓“两头”促落实851

三、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重塑党政机关形象855

四、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建设现代文明新街道857

五、坚持区域共建,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862

六、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出精神866

七、流动的文明使者870

八、坚持“两手抓”方针,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876

九、“大公”精神881

十、积极探索国有大企业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思路885

十一、继承发扬“铁人精神“勇站排头争创一流889

十二、一心为用户,真心抓服务893

十三、愈开愈红的文明花897

十四、全方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902

第二节 村镇精神建设905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905

二、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社会风貌日新月异910

三、张家港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914

四、真抓实干,注重实效918

五、开展“评三户”活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921

六、禹门春浪舞新姿925

七、全方位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929

八、创建文明集镇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之路933

九、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938

十、两个文明一体化,有机结合齐发展941

十一、淄博市张店区田家村坚持“两手抓”的经验944

十二、鄂西高山文明村948

十三、建设文明村寨要着重于提高人的素质951

第三节 机关部队精神文明建设955

一、军人道德规范955

二、坚持以“主旋律”为精神“主动力”956

三、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960

四、解放军八○三○六部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964

五、双拥共建双发展968

六、文明花开香满园972

七、在改革发展中努力培育企业精神977

八、坚持两手抓,实现双丰收982

九、奋飞的高原鸿雁985

十、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989

第四节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993

一、综合治理 创文明城市993

二、移风易俗 建文明村镇1002

三、服务奉献 兴文明行业1007

四、学习先进 树文明新风1012

五、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之路1014

六、认真总结经验,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旗帜1019

附录 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1024

第二章 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与经验1032

第一节 政务公开与政治文明建设1032

一、政治文明的内涵及表现形式1032

二、政务公开概念及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1033

三、以政务公开为切入点,加强政治文明建设1033

第二节 民主评议与政治文明建设1036

一、民主评议指导思想和原则1036

二、民主评议内容1036

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10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取向1043

第三章 文明城市创建的经验与范例1049

第一节 湘潭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1049

第二节 宁波市文明城市创建规划1058

第三节 杭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成绩和经验1063

第四节 巨变,源于民意——解读武汉市文明城市创建1065

第五节 新千年新起点——襄樊深化文明城市工作1068

第六节 泉州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巡礼1070

第七节 建首善创一流——北京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纪实1072

附 城市建设与管理相关法规1079

后记15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