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营经济史 纪事本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营经济史 纪事本末
  •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80249230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私营经济-经济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营经济史 纪事本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共同纲领:确定五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提出1

新中国五种经济成分的构想3

从“四面八方”到《共同纲领》5

2.刘少奇天津之行:消除私营工商业者对新政权的疑虑9

天津解放,工商界出现恐慌9

刘少奇紧急受命赴津调研10

代表中国共产党做出承诺12

3.土地改革运动:第一次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15

共产党与“耕者有其田”政策15

新区土改与富农政策17

农民个体经济的普遍建立20

4.调整工商业:贯彻“公私兼顾”原则23

统一财经后私营工商业一度经营困难23

毛泽东:“不看僧面看佛面”24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产销平衡25

新中国第一部《私营企业暂行条例》28

5.从“联合管理”到“公私合营”:对私营金融业的逐步改造31

对私营行庄的全面整顿和管理31

京津证券交易所的开办与关闭33

从“联放”、“联营”到“联管”34

公私合营银行:从出现到消亡35

6.从“三反”到“五反”:资本主义工商业遭受打击38

集中力量打老虎:从增产节约运动到“三反运动”38

卢作孚之死:私营工商业遭受沉重一击40

“人工呼吸”:运动后的政策调整43

7.修正税制风波: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大转折46

修正税制的关键:“公私一律平等纳税”46

毛泽东:“资产阶级拍掌,薄一波高兴了”49

税收政策的转变:对公私企业区别对待51

8.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53

毛泽东急于求成:现在就向社会主义过渡53

政治方向转变:总路线取代共同纲领55

过渡时期总路线载入共和国宪法57

毛泽东: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59

9.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个人土地所有权得而复失61

刘少奇不赞成过早合作化61

毛泽东批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小脚女人”63

大规模群众运动:农业合作化超前实现66

10.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根本转变:从“利用、限制”到再加“改造”68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四个字:利用、限制68

李维汉的报告提出六个字:利用、限制、改造70

毛泽东:“要消灭资产阶级,把人改造过来”72

11.公私合营运动:私营工商业在“改造”中走向消亡76

毛泽东两次与工商界代表谈工商业改造76

吃苹果:有计划地扩展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78

吃葡萄:北京率先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81

12.建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将私营工商业用起来、管起来85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筹建85

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私营工商业自觉纳入总路线轨道86

《告全国工商界书》:号召工商业者接受改造88

毛泽东为工商联定位:长期共存,互相监督90

13.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着手消灭城乡个体手工业93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93

手工业合作化的稳步推进94

掀起手工业合作化高潮96

对残存个体手工业的改造98

14.定息制度的存废:公私合营后的工商业政策100

从“四马分肥”到“定息制度”100

定息制度是“楚弓楚得”102

取消定息,公私合营彻底转为国营104

15.“大跃进”运动:扫除私有经济残余106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106

庐山会议:从反“左”到反“右”,继续大跃进108

从生产大跃进到所有制大跃进110

16.人民公社化:建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113

毛泽东:“人民公社好”113

“一大二公”与“共产风”泛滥115

整风整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117

17.包产到户:中途夭折的农村改革试验120

安徽“责任田”:“定产到田、责任到人”120

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123

毛泽东严令:禁止搞“包产到户”124

18.从“社教”到“文革”:阶级斗争全面升级127

城市“五反”与农村“四清”127

“桃园经验”与“夺权斗争”129

矛头转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31

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132

19.从“兴无灭资”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极“左”思潮:私有经济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被破坏掉135

从“兴无灭资”到“斗私批修135

对“资产阶级法权”的大批判136

“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139

20.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14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43

中央工作会议:议题的突然转变14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1148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51

万里与安徽“省委六条”151

小岗村18个农民的生死契约152

“阳关道”与“独木桥”之争155

1982~1986:五个“中央1号文件”156

人民公社的解体158

22.“五老火锅宴”:邓小平为原工商业者“脱帽”、“加冕”160

“一只火锅,一台大戏”160

为老工商业者“脱帽”、“加冕”162

“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164

23.创办经济特区:从吸引海外资本到开放内资民营167

建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167

招商局与“蛇口模式”169

海南:中国最大的特区171

特区姓“社”不姓“资”173

24.回城知青自谋职业:春风催生个体经济破土而出175

知青回城催生个体经济175

1982:个体经济写入宪法178

从事个体劳动是光彩的180

25.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突破183

五六十年代流行“外壳说”183

商品经济讨论一波三折184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186

26.工商联的恢复与重建:为新时期非公经济服务188

全国工商联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188

工商联:架桥梁、系纽带、当助手190

工商联绝非“一代而亡”,而是重任在肩192

27.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和转制196

邓小平: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196

乡镇企业:四个轮子一起转198

乡镇企业转制与苏南模式的变迁201

28.应运而生:私营企业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04

第一个私企执照204

“万向”的转向206

走上“希望之路”208

遭遇第一个波折209

29.从雇工争论到“红帽子”事件:私营企业的尴尬境遇211

“七上八下”:雇工经营的争论211

温州“八大王”事件213

“傻子瓜子”事件215

鹿运“红帽子”事件217

30.温州模式问世:个体私营经济的摇篮220

温州模式的起源220

关于温州模式的争论222

温州农村改革试验区225

31.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科技体制改革催生民营科技企业228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228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30

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232

32.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思维转向235

毛泽东的“初级阶段”思想235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236

十五大:“初级阶段”理论的全面阐述239

33.邓小平南方谈话:迎来民营经济的春天241

姓“资”姓“社”:民营经济遭受挫折241

邓小平南方讲话,力挺市场经济方向242

东方风来满眼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46

34.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49

计划与市场之争249

江泽民“6.9讲话”一锤定音250

确定个体经济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252

35.股份制:各种所有制的共同实现形式255

关于股份制的论争255

从集体所有制到股份合作制256

股份制企业的最初试验259

国有企业改革:从承包制到股份制260

36.资本市场的创立:民营企业上市263

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创立263

民营企业竞争上市指标265

中小企业板的开放267

国际资本市场的弄潮儿269

37.二次创业:民营企业在自我变革中成长壮大271

“二次创业”的提出271

希望:二次创业带来“新希望”273

吉利:为私营企业装上引擎275

华为:为二次创业“立法”276

38.保护与规范:有关民营企业的立法进程279

1988:《私营企业暂行条例》279

《公司法》对私人资本的保护281

合伙企业法的实施与修订283

《个人独资企业法》的实施285

39.民生银行:民营金融业的发展287

民营资本的融资障碍287

民生银行:第一家民营银行288

民营金融业的萌生290

40.光彩事业:民营企业的扶贫行动293

光彩事业的发起293

光彩事业的推广295

光彩理念与光彩精神296

光彩事业成就斐然298

41.富豪榜与慈善榜:中国富豪现象301

福布斯富豪榜: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富豪301

胡润榜:从中国百富榜到中国慈善榜303

“富豪榜”不是“杀猪榜”305

42.三资企业:境外私人资本进入中国大陆307

三资企业的设立307

外商投资22条309

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311

43.“万言书”事件与“厉有为风波”:姓“公”姓“私”的争论314

四份“万言书”,矛头直指私营经济314

赞成股份制的厉有为成了“万言书”的靶子317

十五大:争论的终结318

44.非公有制经济: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320

1982: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320

1988: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322

199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24

45.国退民进: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328

诸城经验:从陈光到“陈卖光”328

从“有进有退”到“国退民进”331

郎顾之争及“国退民进”争论的淡出333

46.创业新天地:民营经济进入高新科技领域336

联想集团的创业历程336

信息时代的网络精英338

“海归”的创业浪潮341

47.政策调整冲击波:部分民营企业遭遇“滑铁卢”344

2003:孙大午事件344

2003:陕北油田事件346

2004:铁本事件348

48.民间商会兴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社会组织351

民间商会的起源351

民间商会与工商联352

异地商会的兴起353

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355

49.江泽民“七一讲话”:允许民营企业主入党358

私营企业主能不能入党358

江泽民发表“七一”讲话361

民营企业家当选党代表363

50.产业集群: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化成长366

中小国有企业改革366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367

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369

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兴起371

51.“走出去”: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373

“走出去”的生力军373

海尔:三位一体本土化375

lenovo:让世界联想中国377

“走出去”遭遇反倾销379

52.论坛与峰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381

工商联: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381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寻求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383

全国工商联主办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385

中国民营经济蓝皮书:国内外了解中国民营经济的窗口386

53.“原罪”大讨论:伪命题和过时的话题390

河北省委2004年“1号文件”:过时不追诉390

关于“原罪”的几派观点:有罪、无罪、有功392

争论再起到尘埃落定394

54.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荣誉: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397

民营企业家获五一劳动奖章397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399

民营企业家当选全国劳模400

积极服务科学发展,自觉承担社会责任402

55.私有财产平等保护:从宪法修正案到《物权法》出台406

1954~1978:宪法关于财产保护的规定406

2004年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408

《物权法》:公私财产平等保护409

56.“非公经济36条”: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式政策414

青岛会议和温家宝温州之行414

“非公经济36条”:七大改革措施416

各地区和各部门落实配套措施418

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420

57.新《劳动合同法》: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调整421

政府推动的企业劳动保护421

民营企业劳资矛盾凸显423

《劳动合同法》的诞生424

“两会”上的激烈论争427

58.家族制的兴衰: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29

家族制:民营企业的普遍特色429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嫁接431

家族企业转变为企业家族433

家族企业的“二代”危机435

59.新的社会阶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437

谁是新的社会阶层437

新社会阶层工作的“20字方针”439

新阶层人士谈社会责任442

60.1978~2009:民营经济发展30年回顾总结445

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演变445

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446

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展望449

主要参考文献453

一、领袖(经典)著作453

二、传记与回忆453

三、文献汇编454

四、研究报告455

五、论著456

后记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