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919-194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919-1943](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686491.jpg)
- 王占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3024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共产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关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919-194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现状与意义1
二、主要内容与创新13
三、相关概念界定24
第一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29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宣传29
(一)关于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30
(二)关于发展和推广马克思主义34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39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47
(一)关于对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对中国革命的援助47
(二)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51
(三)关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禁锢和组织控制56
(四)关于意识形态的同宗同源与革命利益之争60
(五)关于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62
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66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67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68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70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72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系73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75
(七)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77
(八)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反倾向性斗争78
第二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社会革命理论中国化81
一、列宁主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影响81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思想82
(二)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关系的思想84
(三)关于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掌握领导权的思想88
(四)关于东方革命历史特点的思想91
(五)关于民族殖民地革命战略和策略的思想92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95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左”倾错误103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三次“左”倾错误的总体评价103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三次“左”倾错误的制度根源111
(三)三次“左”倾错误的思想方法问题115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价值119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学内涵120
(二)“五个道路”的关系辨析123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价值128
第三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133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两次国共合作133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133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右倾错误141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两次国共合作的评价149
二、中国革命“三阶段论”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左”倾关门主义158
(一)中俄革命的简单类比与“三阶段论”158
(二)“左”倾关门主义的主要表现与危害164
(三)“左”倾关门主义的终结与反思172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毛泽东革命统一战线理论比较研究177
(一)关于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79
(二)关于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180
(三)关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联盟182
(四)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185
(五)关于对待各派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和基本原则187
第四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武装斗争理论中国化190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第三时期”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军事上的进攻路线190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第三时期”理论190
(二)两个不断升级的军事进攻路线194
(三)“第三时期”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军事进攻路线的终结202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上的城市中心论206
(一)“城市中心”与“农村中心”的判断标准206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城市中心论209
(三)毛泽东对城市中心论的批判与反思218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222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对武装斗争的认识222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228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理论价值233
第五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化237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思想原则与中国共产党的根基237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建党的基本原理237
(二)列宁的完整建党学说240
(三)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根基246
二、共产国际“布尔什维克化”方针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248
(一)从“唯成份论”到思想建党252
(二)从教条主义到三大作风建设255
(三)从偏重集中到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259
(四)从宗派主义到“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262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264
(一)独立自主才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267
(二)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根本的首要任务273
(三)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78
第六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83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最终确立283
(一)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面临来自党内的严峻挑战284
(二)共产国际在毛泽东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中的作用285
(三)共产国际在毛泽东战胜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的作用290
(四)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最终确立294
二、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双向互动301
(一)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02
(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需要升华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07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双向互动311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基本经验315
(一)要有一个坚强的党的领导核心和卓越领导人来独立自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基础316
(二)要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紧密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317
(三)要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修正错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319
(四)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321
(五)要反对教条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历史特点323
(六)要走自己的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境界325
第七章 毛泽东论共产国际330
一、关于共产国际的历史地位330
二、关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334
三、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37
四、宝贵的历史启迪340
参考文献343
后记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