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邹清秀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403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鄱阳湖-湖区-农业资源-资源利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1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2
(一)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2
(二)研究区域——鄱阳湖区8
三、研究概况9
(一)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综述9
(二)有关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研究14
四、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6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17
第一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19
一、自组织理论19
(一)耗散结构理论20
(二)协同理论22
(三)突变理论24
二、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理论25
(一)相互作用是物质系统演化机制的本质特征25
(二)物质系统演化的发展性26
(三)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27
(四)物质系统演化的守恒性27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28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质28
(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认识30
(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33
(四)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4
四、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创新的理论36
(一)交易与制度36
(二)制度创新的动因与过程38
五、关于科技进步作用的理论40
第二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分析43
一、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概况43
(一)土地资源及其特征43
(二)水资源及其特征43
(三)气候资源及其特征45
(四)生物资源及其特征45
二、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48
(一)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48
(二)鄱阳湖区“四低”资源现状52
(三)鄱阳湖区后备土地资源分析55
(四)鄱阳湖区灾后土地整理55
三、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57
(一)鄱阳湖区水资源供需评价58
(二)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68
四、鄱阳湖区生物资源利用现状分析72
(一)渔业资源72
(二)森林资源73
(三)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73
(四)草洲资源73
五、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4
第三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过程80
一、新中国成立后鄱阳湖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80
(一)传统封闭型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1949—1978)80
(二)向现代开放型转变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1979—1999)88
二、湖区’98灾后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农业综合开发98
(一)灾后退田还湖、移民建镇99
(二)灾后农业综合开发102
第四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115
一、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原动力115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自然生态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相对平衡115
(二)20世纪60—80年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自然生态明显失衡116
(三)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8特大洪涝灾害后体现为一种遵从自然力进而有效利用自然力的可持续发展117
(四)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原动力119
二、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制度效应121
(一)农户、政府的经济行为122
(二)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制度效应131
三、科技进步在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中的作用141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湖区农业科技142
(二)农业科技在以市场改革为导向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中的作用144
(三)科技进步的作用评估145
四、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类型分异的机理分析148
(一)农业综合型149
(二)非农产业型152
(三)传统种养型153
第五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155
一、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轨迹和可持续发展155
二、实现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160
(一)加强水利建设,相对稳定湖水位,整治洪涝灾害,突破湖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瓶颈制约因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160
(二)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是促进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竭动力168
(三)避洪高效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是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选择185
参考文献191
后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