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 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钭晓东,欧阳恩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806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 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环境问题解决的“系铃与解铃”辩证:民本思想1
第一节 手段与目的二律背驰:环境问题源于人类“原罪”1
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
二 环境问题的形式认知:环境问题源于人类本身6
三 环境问题的本质解读:环境问题源于生物人与社会人的对立12
第二节 社会人于拯救与自救中自省:“民本思想”凸显18
一 “解铃终需系铃人”: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社会人18
二 社会人主体性建构:民本思想的理论意蕴23
三 社会人主体性表达:民本思想的生态价值31
第三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民本思想的层次展开:民立、民意、民智、民富、民用35
一 民本思想的生态基础:民立35
二 民本思想的生态规定:民意35
三 民本思想的生态路径:民智39
四 民本思想的生态工具理性目标:民富42
五 民本思想的生态价值理性目标:民用45
第二章 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多中心变革与温州模式的契合48
第一节 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双重失灵及其主要症结48
一 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市场失灵”49
二 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政府失灵”50
三 双重失灵的主要症结:“五大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存在51
第二节 他山之石:民本思想指引下的温州模式的内在动力解读57
一 温州的发展史:实现民立、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创造民富、追求民用58
二 民本思想指引下的温州模式生成的内在动力62
第三节 “民本思想、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三者的契合73
一 “利维坦”或私有化:并非理想的方案74
二 善治: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的目标指向75
三 “民本思想、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契合80
第三章 民立·温州模式的创新特质·“末端应对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89
第一节 问题驱动型的环境法调整惯性与环境损害的不可逆转性89
一 历史选择与利益博弈:问题驱动型环境法调整源起89
二 问题驱动型环境法调整的现实挑战:末端应对的合理性与不足90
三 “医欲病之病”:问题驱动型的环境法调整的理论变革勾绘93
第二节 战略选择:全过程治理及其拓展——从“末端”到“源头”再到“需求”96
一 源头干预:政府介入的抉择97
二 需求责任:“源头”环节的进一步追溯110
第三节 价值取向:从“问题应对”到“人的利益保护最大化”120
一 “问题应对”:环境法的实用主义哲学基础批判120
二 迈向价值合理性指导下的工具合理性环境法调整机制127
三 “人的利益保护最大化”:环境法的价值取向及其与民立、温州创新特质的契合132
第四章 民意·温州模式的需求诱致机理·“命令控制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138
第一节 环境问题复杂化与环境行政非权力机制的拓展138
一 风险社会问题凸显与环境问题复杂化138
二 “需求诱致模式”与“政府环境管理”的职能拓展141
第二节 因应多元化利益需求迈向回应型环境行政管制148
一 多元利益调整对环境法功能的需求148
二 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多元利益的共生、共进与再生151
三 迈向回应型环境行政管制153
第三节 环境法调整机制的草根性缺失与政府善治指引下的环境民主自决158
一 环境调整机制的嬗变与突破158
二 民意指引下的环境民主自决159
三 温州的探索与实践:民营企业的自觉应对165
第五章 民智·温州模式的自调整内核·“制定法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169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制定法的瓶颈:国家环境法的实效限制与可能的因变之策169
一 环境法实效限制的形式因素:立法、执法与守法169
二 环境法实效限制的内在因素: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较量183
三 痛定思痛:国家环境法的因变之策189
第二节 突破之一:民间自治规则与制定法的交融——环境行政合同194
一 环境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195
二 环境行政合同的功能分析205
三 环境行政合同的法律实践分析209
第三节 突破之二:环境自主治理——民间环境法217
一 民间环境法概述218
二 民间环境法的合理性226
三 民间环境法的渊源229
四 民间环境法的效力保障244
第六章 民富·温州模式的趋利型取向·“利益限制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255
第一节 利益限制到利益增进:强制与自治的选择255
一 应对生态安全危机:环境法利益限制规则的涌现256
二 实现民富目标:环境法利益促进规则的引入264
三 融合强制/自治:市场与政府功能的应有定位272
第二节 环境标志制度: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中增进利益279
一 环境标志的概念与特征280
二 环境标志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282
三 环境标志计划在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公共政策价值285
四 环境标志和温州面临的机会与挑战290
第三节 供应链上的社会责任:企业间合作中增进利益294
一 供应链上社会责任的兴起295
二 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实施方式与特点299
三 温州面临的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304
第七章 民用·温州模式的簇群型特征·“个体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319
第一节 环境、发展与责任:个体主义到集体主义的思辨319
一 环境法的本位:从个体到集体320
二 国家、社会与私法主体的环保责任分担325
第二节 从契约到身份的回归:区域环境利益的补偿及其普惠341
一 区域环境利益补偿的时代背景341
二 区域环境利益补偿的基本内容343
三 输血补偿作为区域环境利益补偿方式的缺陷346
四 锻造造血功能作为拓展区域环境利益的补偿机制348
第三节 贸易与环境的相互纠结361
一 国际贸易中环境要求的新趋势361
二 环境要求与市场准入363
三 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要求的关切与共同面临的问题367
四 环境要求与WTO370
五 加强能力建设应对以贸易与环境间冲突377
六 环境要求对温州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379
结语 折断理性的翅膀——环境问题的“悖论”与“去悖”的环境法思维384
主要参考文献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