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内外化学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排序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内外化学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排序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663390.jpg)
- 崔骁勇,丁文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9049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化学污染物-环境污染-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内外化学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排序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2
1.3 资料收集与整理3
1.3.1 资料来源3
1.3.2 收集原则3
1.3.3 工作方式、整理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3
第2章 国外对有毒污染物的调查与管理简况5
2.1 主要国家、地区和组织有毒污染物的研究简况6
2.1.1 有毒污染物研究简况6
2.1.2 有毒污染物致癌危险性的研究7
2.2 美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单的制定10
2.2.1 美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筛选10
2.2.2 美国大气优先控制污染物14
2.2.3 美国在1990年前管理的不同介质的有害化学物16
2.2.4 美国ATSDR和EPA的优先污染物筛选与排序16
2.3 加拿大的环境污染物筛选方法23
2.3.1 筛选程序23
2.3.2 国内物质名单和非国内物质名单的制定23
2.3.3 NPL的提出和评估24
2.3.4 DSL物质的分类和优先物质的快速筛选33
2.3.5 有毒物质名单35
2.4 欧盟水环境优先污染物35
2.5 荷兰优先有机污染物的筛选49
2.5.1 USES 1.0的基本结构50
2.5.2 数据收集51
2.5.3 优先排序名单的制定55
2.6 瑞典、挪威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55
2.6.1 挪威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制定55
2.6.2 瑞典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56
2.7 澳大利亚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制定57
2.8 德国的化学优先污染物63
2.9 英国的优先化学污染物研究65
2.10 俄罗斯和东欧其他地区69
2.10.1 俄罗斯69
2.10.2 东欧其他地区71
2.11 日本环境优先监测物质72
2.11.1 优先物质的筛选72
2.11.2 环境白皮书有毒化学物质的筛选73
2.11.3 基于PRTR数据的化学物质排序77
2.12 韩国环境优先物质名单的制定81
2.13 保护北-东大西洋水环境(OSPAR协议组织)的优先物质名单84
2.14 主要国家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方法的评述91
2.14.1 美国优先污染物筛选与排序方案91
2.14.2 加拿大优先物质筛选方案97
2.14.3 欧盟水环境优先物质筛选方案99
2.14.4 荷兰USES 1.0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方案100
2.14.5 澳大利亚NPI报告物质筛选排序方案101
2.14.6 英国化学物质优先筛选方案102
2.14.7 日本环境优先物质筛选方案102
第3章 我国污染物排序及方法研究的调查104
3.1 正式发布的优先污染物筛选104
3.1.1 我国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104
3.1.2 浙江省第一批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105
3.1.3 天津市水体中优先有机污染物的筛选108
3.1.4 甘肃省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110
3.1.5 福建省水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112
3.1.6 四川省环境优先污染物113
3.1.7 北京市优先控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单114
3.2 我国其他优先污染物名单的筛选115
3.2.1 松花江水中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筛选115
3.2.2 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116
3.2.3 扬中市饮用水中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119
3.2.4 第二松花江有机污染物的优先排序122
3.2.5 大连海湾有机污染物的优先排序研究124
3.2.6 我国水中优先监测有机污染物推荐名单126
3.2.7 我国的其他一些优先控制有毒化学品名单129
3.3 我国现有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方案评述130
3.3.1 我国现有环境化学污染物筛选排序方案总评130
3.3.2 我国主要环境化学污染物筛选排序方案评述131
第4章 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排序方案综合评价分析及我国开展排序工作的建议134
4.1 筛选优先污染物的基本原则134
4.2 筛选优先污染物的一般程序135
4.2.1 筛选优先污染物的一般流程135
4.2.2 制定优先污染物名单时可酌情考虑的问题136
4.2.3 当前制定优先污染物分级排序的一些缺陷137
4.3 环境与健康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中的主要风险评估方法137
4.4 国内外优先污染物名单主要制订方案的综合分析评价137
4.5 我国的环境化学污染物监测现状140
4.6 我国环境化学污染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1
4.7 对我国开展化学污染物优先筛选排序工作的建议143
4.7.1 我国开展化学污染物优先筛选排序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3
4.7.2 建议采取的基本工作框架146
4.7.3 建议优先开展的研究与工作领域147
4.7.4 基于化学品物毒性的污染物优先筛选排序150
4.7.5 基于生产量、进口量、使用量的潜在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150
4.7.6 基于污染物源排放监测的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151
4.7.7 基于环境综合监测的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153
4.7.8 基于严重污染地点监测数据的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153
4.7.9 基于综合数据和POT/RLE方法的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154
4.7.10 与现有体系的结合方式155
4.7.11 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55
4.7.12 分阶段实施健康排序工作的建议155
主要参考资料157
主要参考文献160
附表175
致谢291
图2.1 美国科学院提出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过程框架及其组成5
图2.2 USEPA筛选水环境优先污染物的工作流程12
图2.3 USEPA优先污染物的分级方法13
图2.4 ATSDR的NPL优先污染物的筛选排序程序17
图2.5 美国NPL地点的分布19
图2.6 加拿大环境污染物的筛选工作程序24
图2.7 加拿大对NPL物质的评估方法图25
图2.8 构建问题与分析26
图2.9 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中的排放分析28
图2.10 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中的暴露分析29
图2.11 PSL物质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毒性效应分析30
图2.12 PSL物质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风险分析32
图2.13 St.Clair河中生活的水貂日摄入六氯苯总量对繁殖率的效应风险分析32
图2.14 加拿大DSL物质分类的工作流程33
图2.15 加拿大环境部的快速筛选程序34
图2.16 快速筛选中的水体排放情景设定34
图2.17 CHIAT方案流程36
图2.18 欧盟筛选水环境优先物质的COMMPS方法的流程37
图2.19 对某站点一种污染物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示意图38
图2.20 同种污染物基于监测和基于模型的暴露得分的比较47
图2.21 OECD提出的污染物筛选程序50
图2.22 USES 1.0排放数据选择过程的决策树52
图2.23 澳大利亚环境化学物质分类指南61
图2.24 产品中现有化学物质风险管理RCEP程序67
图2.25 日本化学物质环境安全性综合调查方案72
图2.26 日本有关化学物质审查及制造等限制的法律的概要75
图2.27 上述5种物质的Hasse图78
图2.28 上述Hasse图中所有可能的排序方式78
图2.29 各物质在各个排序位置出现的概率80
图2.30 确定候选物质名单的程序82
图2.31 DYNAMEC的流程图85
图2.32 USEPA筛选HPV化学品的RBP流程92
图2.33 USEPA对MPV化学品采取的HBP筛选方案流程93
图2.34 IRCH对污染物铅的综合排序示意图94
图2.35 美国当前污染排放源的分布96
图2.36 加拿大关于环境和环境健康方面的法律98
图3.1 我国68种优先污染物筛选程序框架图105
图3.2 浙江省第一批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筛选程序106
图3.3 天津市水体中优先有机污染物的筛选程序108
图3.4 甘肃省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的筛选程序111
图3.5 松花江水中优先污染物筛选程序116
图3.6 扬中市饮用水中优先控制有机毒物筛选程序120
图3.7 水中优先监测有机污染物名单筛选程序126
图4.1 制定大气优先污染物名单的流程136
图4.2 化学品的生命周期142
图4.3 我国开展环境化学污染物优先筛选排序的工作框架图146
表2.1 1991年之前优先排序所用的资料及其来源18
表2.2 1991年之后优先排序所用的资料及其来源18
表2.3 CS与RQ的关系20
表2.4 基于RQ/TES的污染物毒性得分21
表2.5 NPL监测点监测的介质类型及其亚类22
表2.6 暴露状况的分级及各级别的赋值范围22
表2.7 分级估算暴露值的方法比较29
表2.8 欧盟水环境优先污染物筛选中归并为化合物簇的化合物39
表2.9 经过各步骤筛选后剩余的数据量40
表2.10 各介质中有机物和金属的Cmax及Cmin值41
表2.11 Mackay模型中各介质的性质42
表2.12 评估因子的设定43
表2.13 计算水相直接效应得分的PNECmax及PNECmin值44
表2.14 水相间接效应得分的确定44
表2.15 ECB用于描述化学品性质的R短语44
表2.16 采用COMMPS方法从各优先列表中筛选归并的优先污染物列表(1999年)49
表2.17 水体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评估因子54
表2.18 从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的不确定因子55
表2.19 毒性分类标准64
表2.20 日本的第一种特定物质75
表2.21 日本的第二种特定物质76
表2.22 假设5种物质的两个参数表78
表2.23 各物质在各个排序位置出现的可能次数78
表2.24 各物质在各个排序位置出现的可能概率79
表2.25 排名靠前的优先污染物顺序80
表2.26 筛选排序所用数据来源和质量等级83
表2.27 OSPAR的DYNAMEC方法提出的优先行动污染物90
表2.28 USEPA对HPV化学品的风险表征和优先分级92
表3.1 暴露势的参数得分109
表3.2 毒性势的得分109
表3.3 北京市优先控制有毒化学品名单115
表3.4 A、B值的确定表117
表3.5 浑河沈阳段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筛选方案的参数分级和赋值118
表3.6 扬中市饮用水中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筛选方案的参数分级和赋值121
表3.7 小清河优先污染物129
表3.8 中国经选择的优先登记的有毒化学品清单130
附表1 WHO提出的饮用水中健康危害大的物质的指导值(guideline value)175
附表2 USEPA在1986年公布的200种致癌物的危害等级178
附表3 USEPA在2008年发布的农药致癌性研究报告186
附表4 USEPA公布的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及其监测的环境要素205
附表5 USEPA“协议法令”附件C规定的污染物209
附表6 USEPA“协议法令”第四(c)段规定的污染物210
附表7 USEPA重点控制空气中189种有害污染物名单211
附表8 不受CERCLA管理的石油相关有毒物212
附表9 2007年CERCLA优先污染物名单214
附表10 加拿大第一期优先物质名单221
附表11 加拿大第二期优先评估名单222
附表12 加拿大在1988年根据CEPA Schedule Ⅰ评估确定为有毒的物质223
附表13 加拿大根据1999年CEPA Schedule Ⅰ风险评估要求确定为有毒的物质224
附表14 1998年各成员国提交的数据信息226
附表15 各成员国1998年前逐年提交的经过可靠性检验后可用的水中污染物数据量227
附表16 各成员国1998年前逐年提交的经可靠性检验后可用的底泥中污染物数据量227
附表17 水相中有机污染物基于监测的风险排序(前30位)228
附表18 水相中有机污染物基于模型的风险排序(前30位)229
附表19 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基于监测的风险排序(前30位)230
附表20 不同组合下获得的水相中金属的优先排序231
附表21 欧盟2001年第2455/2001/EC决议确定的水环境政策优先物质232
附表22 USES 1.0的结构234
附表23 USES 1.0的输入参数235
附表24 USES 1.0基于平均值的局地污染物排序结果238
附表25 USES 1.0基于平均值的区域污染物排序结果240
附表26 USES 1.0最大值排序结果(所有表中PEC/NEC的最大值)242
附表27 USES 1.0(PEC/NEC)和IPS对水相污染物的局地和区域排序的比较243
附表28 USES 1.0(平均值)和IPS对污染物的局地和区域排序的比较244
附表29 USES 1.0(最大PEC/NEC)和IPS对污染物的局地和区域排序的比较245
附表30 欧盟制定的优先污染物在挪威的现状246
附表31 挪威确定的需要在环境中继续筛查的物质247
附表32 瑞典的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248
附表33 环境化学优先污染物在瑞典的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249
附表34 各优先污染物所监测的环境介质250
附表35 急性毒性计分方法251
附表36 慢性毒性计分方法251
附表37 致癌性计分方法252
附表38 生殖毒性计分方法253
附表39 环境急性毒性计分方法253
附表40 没有欧盟分级时的慢性毒性计分方法254
附表41 持久性的计分方法254
附表42 生物富集性计分方法255
附表43 只考虑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性(hazard)的排序结果256
附表44 NPI环境优先污染物的风险排序259
附表45 化学物质基础数据库261
附表46 生态毒性分类标准262
附表47 现有化学物质评估:需要采取的进一步行动方案263
附表48 英国UKCSF(UK Chemicals Stakeholder Forum)化学物质表263
附表49 不同参数的重要性266
附表50 韩国四个地点的污染物加权后的总得分267
附表51 五种宽严尺度的意义和取舍阈值269
附表52 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270
附表53 松花江优先有机污染物名单270
附表54 浑河沈阳段地表水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各分项得分及总分排序271
附表55 扬中市饮用水中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名单272
附表56 第二松花江各污染物的布尔矩阵273
附表57 密切值法对大连海湾有机污染物优先度的排序274
附表58 我国水环境中优先污染物筛选的危害评价等级基准275
附表59 推荐的水环境优先有机污染物名单276
附表60 我国大气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推荐名单277
附表61 日本和泰国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278
附表62 环境与人体健康效应的评估终点279
附表63 暴露得分的评估终点282
附表64 不同方案中生物富集因子(BCF)的赋值计分比较284
附表65 国内外主要方案的比较285
附表66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常规检测化学物质项目与美国一级饮水条例(1996)监测的污染物及其限值的比较286
附表67 我国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网的站点分布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