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 修订版
  • 杨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1784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帝王-继承人(法律) -政治制度-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皇权与皇权传承3

第二节 清朝皇权与皇权传承9

第三节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研究回顾13

第二章 汗位推选制度19

第一节 汗位推选制的产生与实施21

一、后金汗权的建立与努尔哈赤选立继承人的失败21

二、八王共治国政制与皇太极继位27

1.建立在八王共治国政制基础上的汗位推选制27

2.八王共治国政制对于皇太极的“保护”作用31

第二节 崇德时期的皇位传承37

一、天聪汗权向崇德皇权的转变37

二、皇太极的建储意图40

三、形同而质异的汗位推选制44

第三节 汗位推选制的消亡58

一、清朝入关与皇权高度集中、强化的奠基阶段58

二、顺治帝的建储意图61

1.孝庄太后与顺治帝的关系61

2.储君人选分歧76

三、顺康之际皇位交接84

第四节 关于汗位推选制的几点思考88

一、与氏族推选制及世选制的异同88

二、短暂的最高权力传承制度91

三、天、崇、顺、孝(庄)权力传承思想之演变93

第三章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上)99

第一节 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政治环境101

一、康熙朝皇权的集中与强化101

1.清除鳌拜集团101

2.改进中枢辅政机构 解决皇权与阁权的矛盾105

二、崇儒重道方针的确立109

三、建储前的形势114

四、满汉朝臣对建储的态度119

第二节 康熙帝对子嗣的教育124

一、以满文化为本、汉文化为用的教育宗旨125

二、文武兼备的培养目标128

三、注重实践的施教特色133

四、亲自谕教 严格要求133

第三节 权力关系:皇帝与储君、储君与皇子之间136

一、皇帝与储君关系的嬗变137

1.皇太子的成长环境137

2.皇帝与储君矛盾的积累深化142

二、太子党的构成特点153

1.皇太子与汉族大臣的疏离153

2.太子党中的满族大臣157

3.索额图的谋主角色159

三、皇子中反太子派的形成165

1.天潢贵胄的地位与权势166

2.反太子派与中立派171

第四章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下)195

第一节 两废太子197

一、皇权的限度:嫡长子皇位继承制下储权对皇权的反作用197

二、反太子派与皇太子的第一次较量:一废太子203

1.“帐殿夜警”与皇长子等在一废太子中的作用203

2.皇太子的“狂易之疾”211

3.满汉传统观念的冲突与复立太子216

4.一废太子的社会反响230

三、反太子派与皇太子的第二次较量:二废太子233

1.反太子派的倒太子活动235

2.二废太子的导火线:景熙首告托合齐结党会饮案236

3.皇太子再废 反太子派受挫244

四、康熙朝晚期的储位之争248

1.废太子的潜在威胁与康熙帝的防范措施249

2.皇八子的角色转换 皇四子的韬晦之策259

3.康熙帝晚年的忧虑264

第二节 秘密建储计划266

一、秘密建储计划的形成266

二、康熙帝的秘密建储思想274

三、皇十四子西征279

第三节 康熙帝之死285

一、三种文字六则记载285

二、传位疑点288

三、“惟一的、可疑的见证人”293

第四节 关于康熙朝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几点思考296

一、与历代汉族王朝不同之处296

二、严格与宽容:两种文化形成的差异298

三、下五旗王公扮演的角色301

四、对嫡庶有别原则的部分背离305

五、康熙帝的性格、作风因素307

六、皇权高度集中与强化态势的影响309

第五章 秘密建储制度311

第一节 秘密建储方针的成功实践313

一、雍正帝急于秘密建储的背景分析313

二、雍正帝的秘密建储思想328

三、雍正帝杀子辨疑338

第二节 秘密建储制度的确立348

一、秘密建储制度化与乾隆帝的建储思想348

1.乾隆帝的秘密建储348

2.乾隆帝对康雍二帝建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53

3.乾隆帝的重要贡献377

二、弘皙“心怀异志”案381

三、乾隆帝内禅与秘密建储396

第三节 成为“家法”后的秘密建储制度411

一、继续专权 颓势难挽411

二、嘉道二帝建储416

三、清朝中衰之势在皇位传承中的反映425

第四节 关于秘密建储制度的几点思考431

一、对秘密建储制度的总体评估431

1.中国皇位(皇权)传承中的制度创新431

2.对于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立储原则的局部扬弃435

3.秘密建储制度的局限性439

二、皇权极度集中与强化的有机组成部分442

三、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历史过程443

四、秘密建储制度的多元文化特色446

五、两种皇位继承制度下统治集团成员的不同关系与心态450

第六章 懿旨确立嗣君455

第一节 晚清皇权457

一、主权不断丧失与皇权的重大变化457

二、慈禧专权460

1.皇权衰微与辛酉政变460

2.垂帘听政体制的确立466

3.慈禧专权的四个阶段472

4.慈禧长期专权的原因478

三、地方势力的增长482

第二节 内外矛盾交织下的皇位传承485

一、秘密建储制度的终结485

二、光绪帝继统486

三、戊己废立491

四、最后一次皇位交接495

第三节 慈禧的权力传承思想498

一、对秘密建储制度的吸收借鉴498

二、传位不传权的主旨499

三、联姻的策略501

结语505

附表一:清朝皇帝简表510

(一)清朝入关前诸帝510

(二)清朝入关后诸帝510

附表二:清朝皇子简表511

(一)太祖天命汗诸子511

(二)太宗崇德帝诸子513

(三)世祖顺治帝诸子514

(四)圣祖康熙帝诸子515

(五)世宗雍正帝诸子518

(六)高宗乾隆帝诸子520

(七)仁宗嘉庆帝诸子521

(八)宣宗道光帝诸子522

(九)文宗咸丰帝诸子523

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目524

后记5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