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651251.jpg)
- 曹玉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18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正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李淑梅1
导言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5
三、思路和内容8
四、创新之处13
第一章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兴起14
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4
(一)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衰落及其影响15
(二)“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和苏东剧变18
(三)英美“左派学院”的兴起21
(四)分析哲学的“应用转向”和实证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渗透23
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特征28
(一)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同点30
(二)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之处32
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宗旨41
(一)柯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辩护41
(二)赖特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修正45
(三)埃尔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49
第二章 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55
一、正义的历史考察和论争的起因55
(一)对正义的历史考察56
(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和论争的起因59
二、“马克思反对正义”63
(一)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建立在对法权概念的拒绝上64
(二)资本主义剥削是正义的66
(三)正义不是一个革命性的口号74
三、“马克思赞成正义”77
(一)马克思确实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78
(二)正义原则有双重决定因素,它不一定内在于特定生产方式81
(三)可以使用社会主义的正义标准评价资本主义84
(四)分配正义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并有助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形成89
第三章 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95
一、“道德的善”和“非道德的善”96
(一)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是基于一种综合的资本主义理论96
(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据是“非道德的善”100
(三)自由是非道德的善吗103
二、马克思的“自由的伦理观”105
(一)自由: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106
(二)自由何以能成为评判资本主义的标准111
三、初始分配的不平等:剥削非正义性的道德基础115
(一)剩余价值作为衡量剥削不公正尺度的失效116
(二)剥削的财产关系定义119
(三)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在于初始生产资料分配的不公正123
(四)资本主义剥削非正义性的消除和社会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126
四、强行榨取剩余价值:剥削非正义性的根本129
(一)两种非正义:描述性非正义和规范性非正义130
(二)对罗默的批判133
五、马克思的“平等主权的理想”135
(一)“社会马克思主义”与“分配马克思主义”136
(二)平等主权的理想: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非正义性的根据137
(三)暴力与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140
(四)资本主义并非彻底不公正143
六、剥削、自由和正义146
(一)剥削的两种含义与类型146
(二)自由、强制和被迫149
(三)分配不公与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153
第四章 平等与社会主义的正义目标157
一、“作为权利的平等”和“作为目标的平等”157
(一)马克思对“作为权利的平等”的批判158
(二)平等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161
二、马克思的非道德结构和对平等观念的批判166
(一)作为道德的平等167
(二)社会主义的目标:非道德的善172
三、平等与市场社会主义173
(一)平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174
(二)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目标的手段和模式179
(三)平等主义的未来183
四、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与共同体原则187
(一)平等:从事实到规范188
(二)自由和平等相容:对诺齐克的批判191
(三)差异原则是“与资本主义所塑造的自私性格的冷静妥协”194
(四)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原则196
第五章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批判201
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批判201
(一)“文本方法”的陷阱202
(二)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二元对立209
(三)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相分离217
二、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论的背离228
(一)唯物史观基础的缺失228
(二)拒绝剩余价值论232
(三)共产主义社会正义目标的丧失235
三、分析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吗240
四、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论的当代意义246
结语253
参考文献266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