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居环境与风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居环境与风水](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4649061.jpg)
- 于希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0371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住宅-风水-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居环境与风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天象地的风水起源1
第一节风水因法天象地而起源1
一、风水的三个前提1
二、风水的基本原则2
三、中国风水最早起源的假设2
四、风水的起源以及黄土高原早期的窑洞居住者①3
五、野外考察的印象4
六、结论和建议5
第二节天、地、人结合的风水起源6
一、仰韶半坡村的风水例证7
二、先民在黄土高原从穴居到巢居过程示意图9
第三节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风水的起源10
一、“四象”概念与二十八宿、四季划分关系密切11
二、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龙、虎图象11
三、宗周丰京瓦当的四神兽12
四、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二十八宿与青龙、白虎图象15
第四节 从考古发现看八卦、天文历法与风水起源18
第二章 风水的理论基础22
第一节 两种思维系统、两套学术理念22
第二节 易为东方抽象思维的最高智慧24
第三节 阴阳结合而成长命27
第四节天、地、生、人系统有机循环观36
第五节 大地经络(龙脉)的理论43
第六节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观49
第七节 五行相生相克59
第八节 阴阳家邹衍的世界观65
第九节 建筑规划结构的尚中思想73
第十节 天地合德 时空对应85
第十一节 人地关系的三种范式96
第十二节 风水理论系统的确立——郭璞与《葬书》101
一、郭璞《葬书》及其理论101
二、《葬书》形成时代的讨论105
三、《葬书》的“福荫反气”说引发的争议105
第三章 峦头理气结合的原则107
第一节 活体法天思想的基础107
一、风水思想的哲学基础107
二、风水先生的山水观108
三、有关山的风水原则109
四、风水景观的类型109
第二节 风水生态格局110
一、风水格局110
二、风水思想的山水结构形局110
三、风水要素111
四、风水格局的空间构成112
五、风水与景观114
六、山环水抱必有气116
第三节 什么是龙117
一、龙的概念117
二、龙的类型120
三、四神砂121
四、山形的类型122
第四节 龙的随从——砂129
一、砂的概念129
二、砂的作用130
三、风水中察砂133
第五节 大地的血脉——水137
一、水的风水概念137
二、水势与安宅原则141
三、吉地中水的作用143
第六节 大地活体的穴151
一、穴位的概念151
二、风水穴类型153
第七节气——固态、液态、气态的生化155
一、风与气的概念155
二、风水中的“望气”159
三、风水中对气的深层认识160
第八节 活体生根的基础——土161
第九节 因时间变化而立“向”163
一、罗盘——风水对人类的第一奉献164
二、有关方向的风水原则与罗盘的二十五层166
第四章 风水与古代城市选址布局176
第一节 古都原创文化透视176
一、城市是文化的载体176
二、城邑的萌芽177
三、城郭沟洫出现与父子相传的王位继承178
四、“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的都城规模180
五、“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都城模式181
六、观其泉流、相其阴阳与古都城址选择182
七、“法天象地”的都城规划布局184
第二节 风水与北京城的原创文化188
一、北京城的风水外局188
二、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建筑巧妙结合的实体191
三、聚落和城市的起源192
四、早期发展与城市沿革192
五、辽南京与金中都194
六、《周易》象数与元大都规划布局195
七、辉煌的明清北京城206
八、紫禁城——风水建筑的杰出典范211
第三节 风水与苏州、咸阳、长安、洛阳、南京等都城文化216
第四节 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景观特征228
一、古今文化交融与多元文化汇聚的文脉特征228
二、城市结构所蕴藏着的历史文化内涵229
三、明、清及民国初年老昆明的文化生态格局231
四、老昆明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观233
五、昆明市区外围的人文景观与文脉235
第五节 用风水视角观察莫斯科、华盛顿、维也纳的城市设计236
一、莫斯科的城市设计与风水236
二、用风水观念分析华盛顿的规划布局239
三、用风水观分析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文化意象240
第六节 中国古代中小城镇及长江、黄河沿岸风水图示243
第五章 村落的传统地理特征272
第一节 村落环境选择272
第二节 水为村落血脉278
第三节 柔和的气场280
第四节 村落的地基土壤282
第五节 村落风水的风景艺术283
第六节 村落的花卉树木与历史脉络287
第六章 风水与住宅选址布局292
第一节 宅为人的生息之所292
第二节 阳宅的环境条件296
第三节 阳宅基址选择301
第四节 阳宅吉凶经验305
第五节 程建军对阳宅的理法研究320
第六节 方圆得体的庭院布局327
第七章 古代中国风水在朝鲜、日本的流传与影响330
第一节 古代风水在朝鲜的流传与影响330
一、商末箕子迁徙朝鲜带去中国风水330
二、《三国史》的记载331
三、古墓葬壁画中的风水四神兽333
四、朝鲜文化中风水的发展333
第二节 古代风水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337
一、日本都城风水举例338
二、日本的“家相”340
第八章 著名学者论风水344
第一节 杨文衡论徐霞客的风水思想和活动344
一、徐霞客常用的风水术语344
二、徐霞客部分考察方法和目的与风水几乎一致346
三、徐霞客关于山脉分布系列的论述,基本上来源于风水学说,并为说明金陵风水服务347
四、徐霞客有部分活动是替亲朋好友或寺庙看风水348
第二节 李约瑟论风水350
第三节 国际风水研究与学术动态352
附录1 西方感应和行为地理学与中国风水理念的比较357
一、感应行为地理、西方环境行为学的产生357
二、感应行为地理学的内容及其发展和应用359
三、中国风水的起源和发展363
四、中国风水在人文环境中的应用366
五、西方环境行为学和中国风水理念的比较368
附录2 中国古代的堪舆书目373
第一类 峦头373
第二类 理气374
第三类 水龙375
第四类 宅法375
第五类 罗经376
第六类 选择376
第七类 钳记376
类书堪舆书目377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堪舆书目380
附录3 主要参考文献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