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自然地理学 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自然地理学 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4648214.jpg)
- 周国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5033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自然地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自然地理学 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地理系统概述1
第一节 自然地理系统概念1
一、系统的概念1
二、系统特征2
三、自然地理系统2
第二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组成3
一、大气圈3
二、水圈5
三、岩石圈10
三、土壤圈13
四、生物圈15
第三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6
一、自然地理系统结构16
二、自然地理系统功能17
第二章 自然地理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9
第一节 地表物质迁移与地质循环19
一、地表物质与化学元素迁移19
二、地质循环23
三、地表物质迁移与地质循环的研究意义24
第二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4
一、水循环24
二、水量平衡28
三、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30
第三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大气环流30
一、大气环流30
二、大气环流的地理意义32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及生态循环33
一、生物交换与生态循环33
二、生态循环的意义35
第五节 自然地理的能量传输36
一、自然地理系统的能量基础36
二、自然地理系统的能量转化与传输38
第三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过程41
第一节 空间过程概念41
第二节 空间过程原理41
一、空间过程的基本形式41
二、空间过程的动力与阻力42
第三节 主要空间过程43
一、空间位移过程43
二、空间扩散过程54
三、界面过程56
第四章 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59
第一节 大气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59
一、海气相互作用59
二、湖气相互作用61
三、冰气相互作用61
第二节 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62
一、大气对岩石圈的作用62
二、岩石圈对大气的影响64
第三节 大气圈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65
一、大气对生物的作用65
二、生物对大气的作用66
第四节 水圈与岩石及土壤圈的相互作用67
一、水圈对岩石圈的侵蚀与塑造67
二、岩石对水圈的约束与水质影响73
第五节 水圈与生物74
一、水对生物的作用74
二、生物对水圈的影响76
第六节 岩石圈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77
一、岩石圈对生物圈的制约与影响77
二、生物对岩石圈的破坏与改造作用79
第五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80
第一节 地域分异的基本概念80
一、地域分异80
二、地域分异规律80
第二节 地域分异过程及规律81
一、地域分异因子及其作用81
二、地域分异的空间尺度82
三、地域分异的方向性84
四、地域分异规律84
第三节 地域分异的结果——现代自然地理系统空间格局87
一、大陆自然地理系统结构87
二、海洋自然地理系统结构94
第六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96
第一节 古地理环境的演进96
一、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化96
二、人类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化98
第二节 现代自然地理系统演化的一般过程99
一、一般过程99
二、现代地貌演化100
三、地表水系的演化100
四、植被演替与顶级群落理论101
第三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未来变化104
一、岩石圈的变化104
二、大气圈及全球气候变化104
三、水圈的变化105
四、生物圈的变化106
五、土地退化108
第七章 自然地理系统与人类活动110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与影响110
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与影响110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与影响116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与影响118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120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120
二、人类活动对大气及气候的影响122
三、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126
四、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127
五、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128
第三节 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129
一、人地关系的主要观点129
二、人地关系优化调控131
第八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分区与分类135
第一节 分区与分类的逻辑基础135
一、基本概念135
二、划分的基本方式135
三、划分的基本原则136
第二节 自然地理系统的识别与划分——自然区划136
一、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136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137
三、自然区划的依据与指标139
四、自然区划单位及等级系统141
五、自然区的命名144
六、我国的综合自然区划144
第三节 自然地理系统分类145
一、分类的原则与依据145
二、自然地理系统分类等级单位146
三、自然地理系统分类147
四、我国的土地类型划分149
第九章 自然地理系统调查与观测151
第一节 野外调查的传统方法151
一、野外调查的含义和内容151
二、野外调查的基本程序152
三、传统调查方法的类型153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技术方法154
一、统计调查法的基本原理154
二、普查法154
三、抽样调查法155
第三节 遥感遥测调查与监测158
一、遥感调查技术的基本原理158
二、遥感调查技术的应用160
第四节 自然地理系统野外定位观测与实验163
一、定位观测163
二、地理实验研究164
参考文献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