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诚信知识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诚信知识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4647630.jpg)
- 本书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753636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诚信知识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诚信与社会发展2
第一节 诚信源流2
一、“诚”的释义2
二、“信”的释义4
三、“诚”与“信”的连用6
第二节 诚信在当代8
一、诚信的含义8
二、诚信的地位及作用10
(一)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石11
(二)诚信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12
(三)诚信是一切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立足点”13
(四)诚信是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基础14
第三节 加强诚信建设15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影响15
(一)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17
(二)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18
(三)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20
(四)诚信缺失的影响21
二、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23
(一)体制原因23
(二)制度原因24
(三)机制原因25
三、加强新时期诚信建设26
(一)加强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6
(二)加强诚信建设的内容28
第二章 信用与市场经济31
第一节 信用源流31
一、诚信与信用的关系31
二、中国古代信用思想追溯33
三、信用的内涵与外延的演进35
(一)信用的基本要素36
(二)信用的演进37
(三)信用的历史发展阶段37
四、信用的种类39
(一)商业信用39
(二)银行信用40
(三)政府信用40
(四)消费信用41
(五)其他信用41
五、信用工具及其特征42
(一)信用工具42
(二)信用工具的共同特征43
六、信用的职能与作用45
(一)信用的职能45
(二)信用的作用45
第二节 现代信用与市场经济46
一、现代信用的基本含义46
(一)信用是一种心理现象47
(二)信用是一种能力47
(三)信用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活动48
(四)信用是一种有时间间隔的经济交易活动48
二、现代信用的特性49
(一)信用有标识性,有明确的归属49
(二)信用具有传散性,可以流传50
(三)信用具有时间间隔性50
(四)信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51
三、现代信用的作用51
(一)积极作用52
(二)消极作用53
四、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54
(一)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54
(二)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55
(三)信用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启动器57
(四)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59
(五)信用为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易创造工具和基本条件60
第三节 加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建设62
一、社会经济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62
二、改进社会经济信用宏观环境63
(一)建立健全个人、企业信用征信和查询信息系统63
(二)整顿信用中介机构,规范经营行为,发挥其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64
(三)加强信用法制建设,为保护守信者、惩戒失信者提供法律保障65
三、加快社会经济信用秩序建设67
(一)充分认识建立社会经济信用秩序的重要意义67
(二)信用建设必须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69
(三)制定明确可行的规划、措施和方案69
(四)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69
(五)建立专门主管机构,形成组织保证70
(六)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树立良好信用形象70
(七)加快国企体制改革,增强履约能力70
四、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制度71
第三章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概论73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73
二、社会信用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4
三、培育社会信用体系的三个环节76
(一)产权制度是信用体系的基础77
(二)法律制度是信用体系的保障77
(三)道德标准是信用体系的支撑78
第二节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79
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主要制约因素79
(一)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79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制约因素85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89
(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的内容89
(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信用体系建设95
三、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举措95
四、中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进程及基本情况98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98
(二)中国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98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100
第三节 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104
一、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的目标与原则104
二、失信行为的道德惩戒105
三、失信行为的法律惩戒106
第四章 中国征信业的发展第一节 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111
一、征信概念111
二、中国征信系统的现状113
三、全面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征信体系114
(一)加强征信法制建设114
(二)按照“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要求,促进征信机构蓬勃发展116
(三)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116
(四)依法对征信市场进行监管117
(五)加强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118
第二节 中国企业征信业的发展119
一、企业征信的相关概念119
(一)企业征信的由来119
(二)企业征信的定义119
(三)企业征信的原则120
(四)企业征信的特点121
(五)企业征信的作用121
二、中国企业征信的制度模式122
三、中国征信企业特许经营模式的管理办法123
(一)政府的主要工作123
(二)征信企业的主要工作125
四、中国企业征信业发展概况及运行特点126
(一)中国企业征信业的产生与发展126
(二)中国企业征信业发展的特点126
五、中国企业征信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28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企业征信无法可依128
(二)信用数据的封锁成为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的瓶颈128
(三)行业自律不足,执业技术规范不统一130
六、完善中国特色企业征信业131
(一)加快有关企业征信方面的立法工作131
(二)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的关键132
(三)政府在企业征信行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134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135
(五)惩戒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135
七、中国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135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135
(二)解决方法136
(三)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137
第三节 中国消费者个人征信的发展138
一、消费者个人征信的相关概念138
(一)消费者个人征信的由来138
(二)消费者个人征信的定义139
二、中国消费者个人征信的现状139
(一)消费者个人征信的市场需求139
(二)消费者个人征信面临的问题141
三、完善中国特色消费者个人征信144
(一)重视和发挥政府部门作用,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推动个人信用管理机构和服务中介机构建设144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与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相关的法律145
(三)采取符合中国实际的办法,抓紧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148
(四)加强信用管理软件的开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库148
(五)立足全民,培育良好的诚实守信社会风尚149
(六)加强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149
四、中国消费者个人征信行业现状150
(一)市场规模较小,增长潜力巨大150
(二)专业化市场主体不多,经营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150
(三)政府主导为主,行业联盟为辅151
五、发展中国消费者个人征信机构的条件151
(一)通过立法对个人信用数据进行区分151
(二)明确对个人信用信息的许可使用原则151
(三)构建争议解决渠道152
(四)建立公正透明的征信行业管理机制152
(五)统一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152
六、成功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具备的特征153
(一)构建全国性的信息网络通道153
(二)具备相应的业务规模153
(三)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153
第五章 中国信用评价体系第一节 信用评价概论155
一、信用评价的概念及历史155
二、信用评价的功能、模式及基本方法156
三、中国信用评价业的现状159
(一)可喜的变化159
(二)存在的不足159
四、中国信用评价业的前景161
(一)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将推动信用评价业161
(二)信用评价将越来越受欢迎163
(三)入世也给中国信用评价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165
第二节 中国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166
一、中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166
(一)中国企业信用评价现状166
(二)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168
(三)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原则169
二、中国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172
(一)中国个人信用评价的现状173
(二)中国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175
第三节 信用评价机构178
一、信用评价机构与社会信用体系178
(一)信用评价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178
(二)信用评价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182
二、中国信用评价机构的建设184
(一)中国信用评价机构存在的缺陷184
(二)中国信用评价机构建设的策略187
第六章 建立政府诚信191
第一节 政府诚信概论191
一、政府诚信的基本内涵191
(一)实事求是的行为品格和行为方式192
(二)言行一致的行为准则195
(三)忠诚于人民事业的信念和理想197
二、政府诚信的要素200
三、政府诚信与社会信用体系201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必须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构建者201
(二)政府应充分利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积极作用203
第二节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213
一、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213
二、政府诚信建设的目标和基本原则215
(一)政府诚信建设的目标215
(二)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216
三、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主要措施217
四、政府诚信建设的具体要求221
五、建立诚信政府的三个转变223
(一)从“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223
(二)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224
(三)从“暗箱”政府转变为“阳光”政府225
第七章 建立企业信用227
第一节 信用与企业227
一、信用是企业的生命227
二、影响企业信用度的主要因素229
三、现代产权制度与企业信用232
(一)现代产权制度是企业信用的基础232
(二)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必须加快现代产权制度建设234
第二节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236
一、企业信用建设的三个基本环节236
(一)产权制度——企业信用建设的基础236
(二)企业文化——企业信用建设的核心241
(三)企业战略——走向企业信用的通途246
二、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249
(一)大力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249
(二)大力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250
三、加强企业合同监管251
(一)合同监管与企业信用建设的关系251
(二)加强合同监管的举措253
四、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255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监督机制255
(二)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256
(三)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可持续信用激励机制257
第三节 建设企业信用体系258
一、企业信用体系的内容及作用258
(一)企业信用体系的内容258
(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259
二、建设中国特色企业信用体系262
(一)建设中国企业信用体系的主要途径262
(二)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机构信用体系262
第八章 建立个人信用265
第一节 诚信与公民道德265
一、诚信与公民道德265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268
(一)加强诚信道德教育268
(二)注重诚信道德实践269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个人信用体系270
一、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概论270
二、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272
(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意义272
(二)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274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措施276
三、建设中国特色个人信用体系的主要制约因素278
(一)文化传统约束——培育新的信用文化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前提278
(二)信用市场约束——培育个人信用市场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280
(三)法律环境约束——制定个人信用相关法律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保障280
四、个人信用立法281
(一)立法原则281
(二)立法要点283
后记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