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文化与思想文库 建筑结构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启中编著 著
- 出版社: 詹氏书局
- ISBN:978957705383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文化与思想文库 建筑结构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结构系统目的1
1-2 结构系统要求1
1.2.1 基本要求1
1.2.2 耐震设计要求4
1.2.3 耐风设计要求5
1-3 结构设计方法5
1.3.1 弾性设计与塑性设计5
1.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7
1.3.3 钢骨结构物9
1-4 结构分析设计程序11
1-5 结构系统分类14
1.5.1 使用材料不同之分类14
1.5.2 力量传递不同之分类15
1.5.3 高层结构系统之分类16
1.5.4 构筑方式不同之分类17
第二章 建筑物的载重19
2-1 载重分类19
2-2 静载重19
2.2.1 材料重量20
2.2.2 屋面重量20
2.2.3 天花板重量21
2.2.4 地版面重量21
2.2.5 墙壁重量21
2-3 活载重22
2.3.1 最低活载重22
2.3.2 斜屋顶之活载重23
2.3.3 其他活载重23
2.3.4 活载重之折减24
2-4 风力载重25
2.4.1 风力特性25
2.4.2 风力阶级26
2.4.3 风力计算28
2.4.4 风力之相关规定36
2-5 地震力38
2.5.1 地震的起因38
2.5.2 地震波与地震纪录42
2.5.3 地震规模与地震阶级45
2.5.4 台湾的地震活动50
2.5.5 建筑物对地震的反应53
2.5.6 地震力计算61
2.5.7 地震力之相关规定65
2-6 其他载重69
2.6.1 土压力与水压力载重69
2.6.2 基础不均匀沈陷载重72
2.6.3 温度载重73
2.6.4 动力载重与共振载重74
2.6.5 火载重75
第三章 基本应力77
3-1 基本应力77
3.1.1 张应力77
3.1.2 压应力79
3.1.3 挠曲应力82
3.1.4 剪应力84
3.1.5 扭应力90
3.1.6 温度应力92
3-2 应力的作用93
3.2.1 直接应力与挠曲应力93
3.2.2 二次应力94
3.2.3 主应力线96
3-3 应力破坏行为98
3.3.1 张应力破壊98
3.3.2 压应力破坏99
3.3.3 挠曲应力破坏100
3.3.4 剪应力破坏101
3.3.5 扭应力破坏102
第四章 结构材料性质105
4-1 材料基本性质105
4.1.1 材料基本行为105
4.1.2 应变硬化与应变软化107
4.1.3 安全系数108
4.1.4 载重速率与强度110
4.1.5 脆裂及疲乏111
4.1.6 残留应力113
4.1.7 包辛吉效应114
4.1.8 等向性材料与非等向性材料115
4.1.9 干缩与潜变115
4.1.10 松弛117
4-2 材料的韧性118
4.2.1 延展比与韧度118
4.2.2 韧性表示法118
4.2.3 恢复力环之性质120
4.2.4 韧性的意义121
4-3 构架的韧性行为122
4.3.1 塑性铰122
4.3.2 塑性流变122
4.3.3 崩塌机构126
4.3.4 梁柱的韧性130
4.3.5 钢筋比与韧性131
4.3.6 韧性与耐震行为133
第五章 缆索及拱系统135
5-1 缆索系统135
5.1.1 缆索行为135
5.1.2 缆索应力分析136
5.1.3 缆所不稳定原因及安定方法138
5.1.4 缆索系统之应用空间140
5-2 拱系统145
5.2.1 拱行为145
5.2.2 拱之分类147
5.2.3 拱应力分析149
5.2.4 三种拱之力学行为150
5.2.5 拱抵抗水平推力方法154
5.2.6 拱系统之应用空间155
第六章 桁架系统157
6-1 桁架行为157
6.1.1 桁架基本构成157
6.1.2 桁架应力分析157
6.1.3 桁架种类160
6-2 桁架接合164
6.2.1 节点接合164
6.2.2 支承处接合166
6-3 桁架系统之应用空间167
6.3.1 平面桁架系统167
6.3.2 曲面桁架系统168
6.3.3 空间桁架系统172
第七章 梁柱及构架系统175
7-1 梁柱及构架行为175
7.1.1 梁柱及构架之基本构成175
7.1.2 梁之力学行为176
7.1.3 柱之力学行为178
7-2 梁系统181
7.2.1 悬臂梁181
7.2.2 简支梁183
7.2.3 固定梁186
7.2.4 外伸梁189
7.2.5 连续梁191
7-3 构架系统193
7.3.1 连梁柱构架193
7.3.2 简单刚构架194
7.3.3 多层及多间构架197
7.3.4 超构架202
第八章 格子梁及版系统205
8-1 格子梁系统205
8.1.1 载重传递方式205
8.1.2 格子梁之力学行为205
8.1.3 格子梁设计原则208
8.1.4 格子梁系统之种类及应用209
8-2 平版系统210
8.2.1 平版基本构成210
8.2.2 平版之力学行为210
8.2.3 钢筋混凝土版之应力与配筋213
8.2.4 平版系统之种类与应用215
8-3 折版系统219
8.3.1 折版基本构成219
8.3.2 折版之力学行为221
8.3.3 折版系统之种类与应用223
第九章 膜及薄壳系统227
9-1 膜系统227
9.1.1 膜基本构成227
9.1.2 膜之力学行为227
9.1.3 膜系统之种类及应用230
9-2 薄壳系统233
9.2.1 薄壳之行为233
9.2.2 薄壳之基本形态234
9.2.3 圆筒壳239
9.2.4 圆顶壳243
9.2.5 双曲抛物面殻246
第十章 高层结构系统249
10-1 载重传递249
10.1.1 垂直载重传递249
10.1.2 水平载重传递251
10-2 剪力墙253
10.2.1 剪力墙型式253
10.2.2 剪力墙配置254
10.2.3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259
10.2.4 钢骨斜撑261
10-3 高层结构立面型式264
10.3.1 剪力墙立面设计264
10.3.2 地面层设计266
10-4 高层结构系统之种类267
10.4.1 高层建筑之结构型式267
10.4.2 承重墙系统268
10.4.3 箱匣式系统268
10.4.4 无梁版系统268
10.4.5 核心式系统269
10.4.6 错列桁架系统271
10.4.7 梁柱刚构架系统272
10.4.8 剪力墙刚构架系统273
10.4.9 核心共用系统273
10.4.10 管式结构系统275
10.4.11 高层结构系统之比较280
第十一章 隔震消能系统283
11-1 结构设计观念之演变283
11-2 制振装置285
11.2.1 主动控制285
11.2.2 被动控制286
11-3 隔震消能系统之相关规定292
第十二章 结构修复补强295
12-1 结构破坏及评估295
12.1.1 结构破坏原因295
12.1.2 结构安全评估297
12-2 修复补强307
12.2.1 修复补强之定义307
12.2.2 修复补强实施程序307
12.2.3 修复补强材料308
12.2.4 修复补强工法309
12-3 修复补强之相关规定320
第十三章 新建筑结构323
13-1 超高层建筑323
13.1.1 超高层建筑之发展323
13.1.2 全世界超高层建筑324
13.1.3 未来的超高层建筑328
13-2 特殊建筑结构333
13-3 建筑发展趋势之隐351
附录A 图目录379
附录B 表目录395
附录C 参考书目及文献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