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哲学史 近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方哲学史 近代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4631064.jpg)
- 徐远和,李甦平,周贵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307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东方哲学-哲学史-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方哲学史 近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南亚3
第一篇 印度哲学(19世纪至20世纪初)3
第一章 印度近代哲学的特点3
第二章 印度近代启蒙思想运动7
第一节 启蒙思想运动的兴起8
第二节 启蒙运动对社会的影响13
第三章 罗姆莫罕·罗易的哲学以及宗教、社会改革思想19
第一节 新吠檀多哲学的先驱20
第二节 宗教与社会改革思想24
第四章 德本德拉纳特·泰戈尔与凯沙布·钱德拉·森的哲学与宗教、社会改革思想32
第一节 德本德拉纳特·泰戈尔的哲学与宗教社会思想32
第二节 凯沙布·钱德拉·森的宗教改革观与新宗教说40
第五章 达耶南陀·萨拉斯瓦蒂的哲学与宗教社会改革思想48
第一节 “回到吠陀去”的新经典主义哲学思想49
第二节 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思想52
第六章 罗摩克里希那的哲学与宗教思想61
第一节 罗摩克里希那的哲学思想62
第二节 “人类宗教”说65
第三节 罗摩克里希那的道德伦理思想67
第七章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哲学与宗教学说71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渊源71
第二节 新吠檀多哲学73
第三节 关于人的学说79
第四节 “普遍宗教”说83
第五节 社会改革与政治思想88
第八章 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哲学与宗教社会改革思想94
第一节 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哲学与宗教改革思想95
第二节 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民族主义思想99
第九章 罗纳德与提拉克的哲学及民族主义思想104
第一节 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改革思想104
第二节 提拉克的哲学和民族主义理论113
第二篇 斯里兰卡等国哲学(19世纪至20世纪初)123
第十章 近代斯里兰卡佛教思想123
第一节 近代斯里兰卡佛教的复兴123
第二节 达磨波罗的佛教思想126
第二编 西亚北非143
第三篇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18世纪至19世纪)143
第十一章 近代阿拉伯伊斯兰哲学思想143
第一节 瓦哈卜的哲学、宗教改革与社会思想144
第二节 塔赫塔威的文化启蒙思想151
第三节 哲马鲁丁·阿富汗尼与泛伊斯兰主义155
第四节 穆罕默德·阿布笃的宗教改革与哲学思想162
第三编 东亚183
第四篇 中国哲学(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183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近代转型183
第一节 近代殖民主义对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冲击183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近代转型185
第三节 中国近代哲学的主要派别193
第十三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前驱:早期经世派的哲学思想196
第一节 龚自珍与近代人文主义的开端196
第二节 魏源与近代科学主义的开端213
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的道器哲学224
第一节 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危机的体认226
第二节 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的主要哲学思想229
第三节 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哲学思想的性质和地位248
第十五章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宗教哲学252
第一节 道和上帝253
第二节 人和上帝257
第十六章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哲学264
第一节 曾国藩的开明理学264
第二节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哲学272
第十七章 保守派的传统哲学276
第一节 倭仁与理学保守主义276
第二节 经学保守主义与诸子学复兴281
第三节 杨仁山与佛教复兴290
第十八章 后期改革派的哲学思想293
第一节 康有为的大同哲学293
第二节 梁启超的自由与新民哲学301
第三节 谭嗣同的近代仁学308
第四节 严复的天演哲学与实证方法315
第五节 王国维的人本主义与实证哲学328
第五篇 朝鲜半岛哲学(17世纪至20世纪初)343
第十九章 实学思想概述343
第一节 朝鲜朝实学思想形成的背景343
第二节 朝鲜朝实学思想的分期348
第三节 朝鲜朝实学思想的特征349
第二十章 经世致用派实学352
第一节 李晬光的实学思想352
第二节 李瀷的实学思想354
第二十一章 利用厚生派实学360
第一节 洪大容的实学思想360
第二节 朴趾源的实学思想367
第三节 朴齐家的实学思想374
第二十二章 实事求是派实学380
第一节 丁茶山的实学思想380
第二节 金正喜的实学思想389
第二十三章 “卫正斥邪”论与开化思想392
第一节 “卫正斥邪”思想的重新兴起392
第二节 开化思想与“东道西器”论396
第三节 金玉均、俞吉浚的开化思想399
第二十四章 东学思想与近代新宗教404
第一节 东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404
第二节 近代新宗教的产生与发展410
第二十五章 爱国启蒙运动者的哲学思想419
第一节 朴殷植的“儒教求新论”及其爱国启蒙思想419
第二节 张志渊的“自强论”及其爱国启蒙思想423
第六篇 日本哲学(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427
第二十六章 启蒙主义哲学思潮427
第一节 西方近代哲学初入日本427
第二节 “明六社”与思想启蒙运动430
第三节 西周与“哲学”用语的定译432
第四节 福泽谕吉与《文明论概略》438
第五节 加藤弘之的哲学思想442
第二十七章 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的哲学观449
第一节 进化论哲学的传播及其社会功能449
第二节 植木枝盛的“尊人说”451
第三节 中江兆民与《续一年有半》454
第二十八章 东西思想融合的初步尝试458
第一节 德国哲学的导入与学院派哲学的形成458
第二节 西村茂树与《日本道德论》459
第三节 井上圆了与《纯正哲学总论》462
第四节 井上哲次郎的融合哲学467
第五节 大西祝的“批判主义哲学”472
第二十九章 社会主义思潮478
第一节 明治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基础478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480
第七篇 越南哲学(15世纪至19世纪)489
第三十章 后黎朝的哲学489
第一节 阮廌的仁义与和合思想489
第二节 阮秉谦的人生哲学493
第三节 《洪德法典》的法哲学思想502
第四节 黎贵惇的哲学思想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