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传媒与宋诗特色 兼论图书传播与诗分唐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刷传媒与宋诗特色 兼论图书传播与诗分唐宋](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606066.jpg)
- 张高评著 著
- 出版社: 里仁书局
- ISBN:978986692337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6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印刷传媒与宋诗特色 兼论图书传播与诗分唐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有关「唐宋变革」之问题1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构想2
三、印刷传媒之影响值得探究6
四、相关文献评述9
五、印刷传媒与宋代文学研究14
六、印刷传媒与「诗分唐宋」19
第二章 宋代雕版印刷之繁荣与朝廷之监控29
第一节 雕版印刷之嚼起与知识革命29
第二节 宋代雕版印刷之推广与普及32
(一)右文政策与雕版印刷32
(二)古籍整理与雕版印刷44
第三节 朝廷对书坊雕印图书之监控与禁毁51
(一)以泄露机密为由,实施看详禁止52
(二)以摇动众情为由,进行监控除毁59
(三)牵涉威信、机事、异端、时讳,毁板禁止64
(四)科举用书,为杜绝怀挟侥幸,禁止施行71
第四节 结论76
第三章 印刷传媒对宋代学风文教之影响85
第一节 雕版印刷之崛起与兴盛87
(一)以竹纸板片雕版印刷,成本低廉87
(二)图书传播与印本之推广88
(三)雕版印刷盛况空前,未有一路不刻书92
(四)南宋刻书之兴盛与写本印本之消长94
第二节 商品经济促成印本激增,影响学风士习100
(一)印本图书与知识革命100
(二)印本繁荣与校雠学之勃兴103
(三)选刊唐宋诗,志在学唐变唐,自成一家108
(四)印本既多,世不知重,读书苟简113
第三节 印本图书之繁荣及其联锁效应120
(一)州学书院刊书,教养自助120
(二)运用公帑,刊书营利124
(三)民间锓版,任意删节,擅自刊行126
(四)保护版权,申明约束,禁止翻印131
第四节 结论133
第四章 印刷传媒与宋诗之学唐变唐——博观约取与宋刊唐诗选集145
第一节 印刷传媒之激荡与反应145
(一)印刷传媒之影响效应145
(二)印刷传媒与知识革命148
第二节 博观厚积与宋诗之新变自得155
(一)读书博学与宋诗之新变自得156
(二)以会通论诗,为多元传媒之反馈160
(三)出位与会通,乃博观约取之体现166
第三节 宋人选唐诗与宋诗之学唐变唐173
(一)王安石选编《四家诗选》、《唐百家诗选》与宋诗学唐182
(二)洪迈选编《万首唐人绝句》与宗法中晚唐185
(三)刘克庄选编《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与唐宋兼采187
(四)孙绍远选编《声画集》与「诗画相资」之风气188
(五)周弼选编《三体唐诗》与盛唐诗美190
(六)其他唐诗选集之刊行192
第四节 结论195
第五章 印刷传媒与宋诗之新变自得——兼论唐人别集之雕印与宋诗之典范追寻211
第一节 宋代雕版印刷之繁荣与印本文化之形成211
第二节 厚积而薄发与宋诗之新变218
(一)熟读博学与宋诗困境之突破218
(二)博观约取与宋诗之溪径别辟223
(三)知入知出与宋诗之新变自得230
第三节 前代诗文集之整理雕印与宋诗典范之追求.238
(一)唐人别集之整理雕印与宋诗之学唐变唐240
(二)陶集、杜诗之整理刊行与宋诗典范之选择248
第四节 结论252
第六章 宋人诗集选集之刊行与诗分唐宋——兼论印刷传媒对宋诗特色之推助267
第一节 写本印本之争辉与宋朝之图书传播267
(一)雕版印刷之繁荣与图书传播269
(二)图书传播与印刷传媒之效应273
第二节 宋刊宋诗别集与宋诗特色282
(一)宋诗特色之先导285
(二)宋诗宋调之建构287
(三)江西诗风之嬗变293
(四)理障理趣之消长297
(五)宋调之变奏299
第三节 宋人选刊宋诗与宋诗体派之流衍301
(一)北宋诗文总集与宋诗体派304
(二)南宋诗歌总集与宋诗体派307
第四节 结论313
第七章 北宋读诗诗与宋代诗学——从传播与接受之视角切入325
第一节 图书传播与北宋读诗诗之写作326
(一)图书流通与知识传播326
(二)北宋读诗诗表现之层面332
第二节 北宋读诗诗与宋人之学唐变唐336
(一)李白诗之接受与「李杜优劣论」340
(二)白居易诗与宋诗粉本344
(三)韩愈诗与宋诗导源346
(四)晚唐诗人与宋诗之「意新语工」349
第三节 北宋读诗诗与宋诗之典范选择356
(一)陶渊明诗与人格美、风格美357
(二)杜甫诗与诗史、诗圣、集大成364
第四节 结论371
第八章 从资书以为诗到比兴寄托——陆游让诗诗析论387
第一节 读书诗之兴起与陆游读诗诗之嬗变387
第二节 陆游读诗诗之创作方式与观其比兴397
第三节 陆游读诗诗与比兴寄托404
(一)私淑追慕407
(二)寄情山水411
(三)兴寄物外414
(四)权衡进退417
(五)纸砺士节420
(六)现身说法423
(七)期待中兴426
第四节 结论430
第九章 史书之传播与南宋咏史诗之反馈——以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诗为例439
第一节 资鉴意识与宋代史籍之整理刊行439
第二节 南宋三大家咏史诗之发展与新变445
(一)体制派生与陆、范、杨三大家咏史诗448
(二)三大家咏史诗与主题类型之嬗变451
第三节 史学繁荣与南宋咏史诗之别生眼目456
(一)视角转换458
(二)遗妍开发461
(三)翻空生奇464
(四)微辞嘲弄467
(五)历史论衡470
第四节 结论473
第十章 印刷传媒与宋代咏史诗之新变——以宋末元初陈普咏史组诗为例487
第一节 印本文化与宋代咏史诗487
(一)宋人作诗之困境与雕版印刷之崛起487
(二)雕版印刷与宋诗特色之生成490
(三)图书传播与宋代咏史诗494
第二节 宋代咏史诗体制之转折500
(一)诗篇自注500
(二)连章逞巧506
第三节 宋代咏史诗技法之凸显516
(一)资书以为诗516
(二)翻案生新523
第四节 结论533
第十一章 印刷传媒之崛起与宋诗特色之形成545
第一节 雕版印刷之崛起与「唐宋变革」545
(一)印刷传媒与「变革的推手」545
(二)宋代印本崛起,与写本藏本竞妍争辉549
第二节 四部典籍之刊行与两宋文明之昌盛553
(一)经籍之雕印与经学之复兴553
(二)史籍刊刻与史学之繁荣557
(三)佛经道藏之刊印与悦禅、慕道之风559
第三节 宋代印刷传媒、图书流通与诗分唐宋563
(一)会通化成与「梅迪奇效应」565
(二)宋刊唐宋别集总集与宋诗之学唐变唐567
(三)宋诗话之传写刊行与宗唐宗宋570
第四节 结论574
第十二章 结论589
征引书目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