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句式参量互动配置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句式参量互动配置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91097.jpg)
- 陈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513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71页
- 主题词:句型-参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句式参量互动配置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句式的结构自变量和功能因变量配置关系13
第一节 句式的认知表征与识解机制13
一、句式是一种以句法结构表征认知识解的动态变量配置系统13
二、句式“结构—语义—功能”之间的变量函数关系14
第二节 句式的结构配置及其变量参数15
一、及物概念的整体系统性与表征手段15
二、及物变量参数及其功能16
三、及物方向17
四、及物效度与及物句式类型19
第三节 句式意义的表征与识解21
一、及物句式的意义表征与识解方式22
二、非及物句式的意义表征与识解方式23
本章要点小结23
第二章 句式配置参数和及物效度之间的对应与调适机制25
第一节 及物框架的结构配置参数及其相关变量的功能表征机制26
第二节 句法结构长度伸缩与终结程度之间的象似性对应关系29
一、复合趋向补语的结构伸缩象似终结程度29
二、结构伸缩与“掌控、影响受事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同步机制31
三、结构伸缩形态变化临摹手段的动因与条件34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配置及物参数之间同步、调适与补偿机制36
一、动程的表征与受事的数量互动及其补偿、调适机制36
二、及物参数之间的同步机制42
第四节 现代汉语的类型学特征对句法功能与机制的影响45
本章要点小结46
第三章 句式配置参数“结构—语义—功能”的评估与移情识解47
第一节 结构自变量参数的变化引起的价值评估和移情识解47
一、句法分布位置决定着对当事人损益的关注度和移情度48
二、重复动词的结构配置自变量的功能识解及其语境意义51
三、直接损益和牵连损益及句式嵌套条件57
第二节 重动句式的类型及其个性特征59
第三节 重动句跟其他句式的对立与互补63
本章要点小结66
第四章 “淡入—淡出”认知模式及其配置条件68
第一节 跟“淡入”与“淡出”相关的句式配置条件对立68
一、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自立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方式68
二、基于“认知—语义—句法”框架参量互动的“自立性”概念69
第二节 “淡入”与“淡出”的心理学基础72
第三节 “淡入”与“淡出”模式的对立及其语义投射76
第四节 “淡入—淡出”的价值取向对立78
第五节 “淡入”与“淡出”的句法表现83
第六节 及物参数之间的补偿机制与句式对动词类型的选择86
本章要点小结90
第五章 图式结构与句式结构—语义—功能参量的匹配92
第一节 句式的结构配置及其整体意义92
第二节 词项跟句式的匹配机制与条件94
第三节 “动程图式”的结构参数跟句式的整合匹配96
一、“在”的“动程图式”及其语义结构和句法条件97
二、“动程图式”的自主性及其与及物结构自主性的匹配99
三、方所与施事的转指关系及其对句式的制约101
四、“动程图式”的述谓化特征对其句法分布的制约——去述谓化108
五、“在”的分布位置所对应的自主性程度及事件的终结程度110
六、汉语句法分布位置及其句法功能的变化规律112
第四节 “附着关系”的结构参数跟句式的匹配113
一、附着图式和关系句式在非自主和不及物方面的匹配113
二、附着图式和动程图式的视域差异及其句法表现117
三、附着图式隐喻、转喻伴随关系对句式的影响120
第五节 基于图式的句式整体功能与内部成分的关系123
一、基于图式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互参识解与句式整体意义123
二、句式的图式结构自上而下地赋予内部成分以特定配置功能124
三、图式框架结构对内部成分配置的限制124
四、内部成分横向调适自下而上地确保句式的整体意义保持在正常范围126
五、内部词项跟句式整体意义的匹配机制与条件127
第六节 汉语句式的类型及其分类标准134
一、基于“结构—功能”互动参数的句式分类标准134
二、句式的“结构—功能”类型138
本章要点小结139
第六章 汉语句式的认知定势和文化动因140
第一节 基于“和合”认知定势的句法组织策略140
一、“和合揖让”的句法组织策略141
二、各级语法单位“和合贯通”机制下的伸缩形态制约句子完整性141
第二节 “背衬导向”与“显体导向”型认知定势145
一、汉、英双及物句“背衬导向定势”与“显体导向定势”的差异及其动因145
二、汉、英“背衬导向定势”与“显体导向定势”的认知表征顺序149
本章要点小结150
概念术语页码表151
参考文献152
后记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