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640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史学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史的起源1
第二章 周代史官的发达6
第三章 记录的起源20
第四章 史书的渊源30
一、史书的材料30
二、《六艺》的形成33
《易》34
《书》34
《诗》38
《礼》43
《春秋》47
《论语》52
三、“诸子”的形成53
四、《六艺》外传58
五、《楚辞》及诸国之代表著述63
六、术数、方技之书65
七、《汉书·艺文志》未载之书67
八、先秦著作的发达程度70
九、史官的地位73
第五章 《史记》——史书的出现76
一、思想及记录统一的趋势与《史记》的出现76
二、《史记》的著述目的78
三、后代对《史记》的评论及邵晋涵的评论79
四、《史记》编纂的体例81
五、后人对《史记》编纂法的评论89
六、方苞及章学诚的评论91
七、以往评论的不充分之处97
八、史部书籍的发端99
第六章 《汉书》102
第七章 《史记》、《汉书》以后史书的发展108
一、纪传、编年二体的并行108
二、由书籍分类法变迁所见之史部书籍的发展108
三、正史编纂法的变迁111
1.史料处理方式的变化112
2.从一家著述到分纂的变化115
3.正史体例及内容的变化118
四、编年史、通史、类书体的历史121
五、正史以外史部书的发展122
六、史注的发展124
七、史评的发达125
第八章 六朝末唐代出现的史学变化132
一、类书史学所受到的影响132
二、史体的渐变137
1.史学的古文复兴137
2.《南史》、《北史》139
3.古文复兴与经学新研究对史学的影响141
三、史书的注及其变迁144
四、史官的变迁146
第九章 宋代史学的进展150
一、《新唐书》、《旧唐书》——史体的变化150
二、《新五代史》、《旧五代史》156
三、《册府元龟》与《资治通鉴》——帝王学的变化158
四、《资治通鉴》159
《通鉴》的注释书163
朱子的《通鉴》评论165
五、《通鉴》的影响165
六、正统论172
七、郑樵的《通志》178
八、经学的变化181
九、金石学的发达187
十、目录学190
十、《实录》与《起居注》194
十二、《玉海》与《文献通考》196
第十章 元代的史学199
一、《宋史》、《辽史》、《金史》的编纂及正统论199
二、元代的史书及史料204
第十一章 明代的史学209
一、《元史》的编纂209
二、大规模的编纂物211
三、掌故学之一变212
四、李贽的史论215
五、杨慎的学问219
六、归有光的《史记》评点222
七、胡应麟的《笔丛》223
八、正统论224
九、王光鲁的沿革地图225
十、焦竑的目录学226
十一、金石书228
十二、经世文的编辑229
十三、类书229
第十二章 清朝的史学231
一、《明史》的编纂231
二、黄宗羲与浙东学派234
三、顾炎武237
四、王夫之与胡承诺240
五、徐乾学及其门下(一)246
六、徐乾学及其门下(二)249
七、修补旧史的史学252
八、天文历算学的发达258
九、考订旧史的史学(一)261
十、考订旧史的史学(二)270
十一、浙东学派的史学278
十二、《汉志》、《水经》之学288
十三、古迹的研究295
十四、古史的研究301
十五、西北地理之学(一)311
十六、西北地理之学(二)323
十七、金石之学329
十八、校勘之学338
十九、野史、别史与掌故之书343
二十、官书350
二十一、史评353
附录355
中国历史思想的起源357
章学诚的史学370
中国史学史概要——从《史记》至清初380
跋&神田喜一郎396
后记&内藤乾吉398
欧洲“历史主义”与中国史学——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译后&马彪399
索引407
凡例408
人名索引409
书名索引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