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军事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东军事史
  • 谢德,谢祥皓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642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军事史-山东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军事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山东地方史文库》总序1

序1

前言1

第一章 上古、夏商西周时期山东的军事斗争1

一、兵家始祖——黄帝1

(一)黄帝与炎帝之战2

(二)黄帝与蚩尤之战4

(三)《黄帝兵法》与黄帝的军事思想5

二、商汤的征伐6

(一)商汤伐夏桀之战6

(二)商汤征伐的基本经验7

三、“武祖”姜太公9

(一)家世与生平9

(二)辅周西伯“阴谋修德以倾商政”9

(三)辅佐武王观兵孟津,牧野伐纣11

(四)《太公兵法》——《六韬》11

(五)《太公兵法》——《三略》14

(六)姜太公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17

四、周公东征20

五、《周礼》与《军礼司马法》21

(一)周公与《周礼》21

(二)《周礼》的兵学内容22

(三)《军礼司马法》24

(四)今存《司马法》25

第二章 春秋时期战争经验的积累与兵学理论的形成29

一、春秋前期的军事斗争29

(一)齐鲁长勺之战与曹刿“论战”29

(二)展禽“以膏沐犒师”31

(三)晋楚城濮之战33

(四)管仲与齐桓公36

二、春秋中后期的“伐谋”“伐交”斗争44

(一)晏婴“伐谋”: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44

(二)司马穰苴治军:不战而退晋、燕之师46

(三)孔子的军事思想51

(四)子贡的外交战54

(五)柳下跖奴隶起义57

三、中国兵学奠基人——孙武59

(一)孙武的家世与生平59

(二)关于“《孙子》十三篇”65

(三)“《孙子》十三篇”的逻辑结构与理论体系78

(四)《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81

(五)《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与影响8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山东兵家与战争93

一、墨子与吴起93

(一)墨子的军事思想93

(二)战国军事家吴起101

二、孙膑113

(一)孙膑的家世与生平113

(二)齐魏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115

(三)《孙膑兵法》123

(四)孙膑军事思想的主要特色126

(五)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33

三、战国中后期的军事思想与军事斗争144

(一)孟子的战争观144

(二)荀子的军事思想149

(三)乐毅“五国伐齐”153

(四)田单“火牛阵”154

(五)鲁仲连飞书下聊城156

(六)毛遂“伐交”定盟158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山东军事161

一、项羽、刘邦在山东的军事活动161

(一)鲁公项羽161

(二)张良“留”地辅刘邦163

二、韩信在山东境内的征战165

(一)韩信灭齐166

(二)潍水壅沙斩龙且167

(三)韩信封“齐王”168

(四)武涉、蒯通说韩信169

三、刘敬的谋略与田横的气节171

(一)刘敬的谋略171

(二)田横五百壮士173

四、周亚夫据守昌邑平定七国之乱175

五、两汉之际山东的农民战争176

(一)吕母起义176

(二)赤眉军起义177

(三)耿弇平定张步之战178

六、曹操在山东境内的征战180

(一)东汉末期的政治形势180

(二)曹操出任济南相182

(三)收编“青州兵”182

(四)建立兖州根据地183

(五)《魏武帝注孙子》185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名相与兵学成就186

一、蜀汉丞相诸葛亮186

(一)诸葛亮生平与出仕186

(二)诸葛亮的著述与兵法189

(三)陈寿之论192

二、儒将羊祜193

三、关中良相唯王猛195

四、檀道济与《三十六计》196

(一)檀道济“唱筹量沙”196

(二)“秘本兵法”《三十六计》与玉简册《三十六计》199

(三)《三十六计》内容分析201

(四)《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之比较215

第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山东战事220

一、隋末山东农民起义221

(一)王薄、窦建德等起义221

(二)杜伏威、辅公祐起义226

二、李勣、房玄龄效命大唐227

(一)自古“纯臣”数李勣227

(二)善谋房玄龄228

三、“安史之乱”中的山东战场——颜真卿固守平原229

四、王仙芝、黄巢起义232

(一)王仙芝起义232

(二)黄巢起义232

五、宋元时期的抗金斗争与农民起义236

(一)宋江起义236

(二)耿京、辛弃疾抗金起义239

(三)红袄军的抗金斗争242

(四)元末农民起义在山东244

第七章 明清时期山东的军事斗争与兵学成就248

一、“靖难之役”中的山东战场248

(一)济南之战249

(二)东昌之战250

二、唐赛儿起义252

三、邢玠援助朝鲜之战253

四、徐鸿儒起义与孔有德叛乱254

(一)徐鸿儒起义254

(二)孔有德叛乱255

五、戚继光的兵学贡献257

(一)戚继光备倭山东258

(二)《纪效新书》、《练兵实纪》259

六、孙星衍、毕以珣的兵学贡献265

(一)孙星衍的兵学贡献265

(二)毕以珣《孙子叙录》267

第八章 晚清时期的山东军事斗争269

一、捻军在山东269

(一)初期的零散斗争269

(二)张乐行举事后,大批捻军入驻山东270

(三)1857年与太平军会师后的斗争271

(四)“新捻军”与高楼寨之战272

(五)东、西捻军的征战274

二、山东境内的其他起义军277

(一)幅军起义277

(二)文贤教军279

(三)宋景诗“黑旗军”280

(四)淄川刘德培起义军281

三、太平军北伐在山东282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282

(二)北伐的历程283

(三)天京派兵增援283

(四)李开芳困战高唐、冯官屯285

四、甲午战争中的山东战场288

(一)北洋海军的建立288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总体局势289

(三)威海卫战役290

五、关于甲午战争的思考295

六、义和团运动在山东297

(一)文化侵略与“教案”迭起297

(二)义和团运动在山东与朱红灯杠子李庄起义298

第九章 民国前期的山东军事斗争300

一、晚清时期留存的山东军队300

(一)八旗兵与绿营兵300

(二)勇营与新军301

(三)武卫右军与武卫右军先锋队301

(四)陆军第五镇302

二、袁世凯窃国与山东的反袁战争302

(一)山东同盟会员的初期斗争302

(二)袁世凯阴谋窃国与全国的反袁战争303

(三)山东的反袁战争305

三、五四时期山东的外交斗争31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巴黎和会311

(二)核心权益——中国山东青岛的主权312

(三)五四运动在山东314

四、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316

(一)张宗昌入驻山东316

(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316

(三)“张宗昌祸鲁”318

(四)“引狼入室”319

五、日本出兵山东与“五三惨案”320

(一)日本出兵山东,张宗昌借势投靠321

(二)蒋介石怯弱退让,日军愈加嚣张324

(三)罪恶的5月3日326

(四)血腥的5月329

六、韩复榘盘踞山东333

(一)“草莽”军阀韩复榘333

(二)“蒋冯阎大战”中的山东战场334

(三)韩复榘与刘珍年之战336

(四)韩复榘对付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337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军事斗争341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军队341

(一)国民革命军341

(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346

(三)日本侵略军与伪军356

二、韩复榘溃退与范筑先血战聊城357

(一)韩复榘不战而退358

(二)范筑先血战聊城359

(三)范筑先和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的通力合作363

三、台儿庄战役与徐州会战368

(一)中日双方战略目标聚焦徐州368

(二)台儿庄战役前期之序幕战370

(三)血战台儿庄378

(四)浴血奋战与为国捐躯的将军们383

(五)共产党八路军对台儿庄会战的有力支援与配合389

四、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山东战场391

(一)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391

(二)威震鲁西与“陆房突围”392

(三)建立鲁南抗日根据地395

(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部队404

五、山东抗日军民的反“扫荡”斗争408

(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基本战局408

(二)八路军调整布局,统一领导,应对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410

(三)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的反“扫荡”斗争412

(四)于学忠东北军的反“扫荡”斗争424

(五)常恩多锄奸与“八三”举义429

(六)胶东、鲁西及山东其他战场上的反“扫荡”斗争432

六、“反顽”斗争440

(一)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的复杂形势440

(二)中共中央关于“反顽”斗争的基本方针442

(三)胶东反击赵保原等顽固派、投降派的斗争444

(四)甲子山三次“反顽”战役448

(五)聚歼刘桂堂匪部451

(六)抵制李仙洲入鲁452

(七)三次讨伐吴化文453

七、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57

(一)大反攻时期的到来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57

(二)八路军高级将领在沂蒙462

八、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469

(一)兵源,兵养,兵行,兵心469

(二)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事迹选录474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战场483

一、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与布局483

(一)国共双方斗争由来已久483

(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484

(三)国民党的兵力部署485

(四)共产党的兵力部署488

二、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与鲁南战役498

(一)国共《双十协定》与津浦路战役498

(二)“军调处”在山东的活动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501

(三)两淮与涟水的经验教训505

(四)宿北战役509

(五)鲁南战役511

三、莱芜战役514

(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514

(二)战前形势与双方兵力部署516

(三)讨郝战役518

(四)重兵集结莱芜519

(五)莱芜战役521

四、孟良崮战役527

(一)国民党军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527

(二)华野主力“耍龙灯”与泰蒙战役528

(三)狭路相逢,主力对垒孟良崮529

(四)孟良崮战役的具体部署532

(五)孟良崮战役打响535

(六)陈毅在沂蒙540

五、中共转入战略反攻与济南战役544

(一)国共双方战略形势之扭转与华野“七月分兵”544

(二)第二次岱崮保卫战与南麻战役546

(三)鲁西南战役548

(四)沙土集战役550

(五)胶东保卫战552

(六)豫东战役553

(七)济南战役555

六、淮海战役563

(一)总体情况563

(二)粟裕献策与淮海战役方案的酝酿、形成565

(三)山东人民的重大贡献570

参考文献575

后记5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