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舆论引导法律规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舆论引导法律规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545304.jpg)
- 林凌,罗梦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9402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舆论-科学技术管理法规-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舆论引导法律规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舆论引导法制建设1
一、始终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3
(一)以禁止性立法形式加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4
(二)网络立法适应网络技术进步和网络传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颁布或修订法律法规,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5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表现为若干具体的公共话题,网络舆论引导法制建设从制度层面及时回应这些公共话题6
二、始终坚持传播渠道规制和传播内容规制并重的立法思路8
(一)对网络舆论传播机构和个人进行分类规制8
(二)对网络传播禁止性内容及救济措施做了梯度式规定11
三、坚持以网络媒介业务划分为基础的网络立法模式,加快网络舆论引导法治化建设13
(一)网络基础性立法与网络言论规制相结合14
(二)网络释法与网络立法相结合16
(三)加快立法进程,集中规范网络言论的突出问题17
四、把维护公权力和保护私权利相结合作为网络立法原则和目标19
(一)网络立法维护公权力20
(二)网络立法保护私权利23
第二章 法律的适用性与普适性28
一、网络公领域与私领域界限模糊28
(一)网络公领域28
(二)网络私领域31
(三)网络公领域与私领域趋于模糊34
二、引导主体的法律适用性43
(一)引导主体角色的法律适用性43
(二)引导主体公共职能的法律适用性46
(三)引导主体功能的法律适用性54
三、技术创新消解法律的适用性59
(一)网络技术创新超前于网络立法59
(二)网络技术消解传统的法律因果归责原则62
(三)网络技术消解传统的舆论引导规定65
第三章 网络表达权74
一、网络表达权探源74
(一)网络表达权法源追寻74
(二)网络表达权内涵84
(三)网络表达权与言论自由权89
二、保护网民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95
(一)公权力与网络表达权的张力95
(二)法理溯因98
(三)实现网络表达权的法律路径107
三、限制非法言论传播113
(一)网络非法言论分类113
(二)互联网非法言论的危害性115
(三)web2.0环境下政府限制非法言论传播面临挑战120
(四)加强网络言论监管的法治建设123
第四章 网络知情权132
一、网络知情权的法律内涵132
(一)域外知情权法源132
(二)我国知情权法源135
(三)网络知情权的权利本质和内涵137
(四)知情权的法律特征140
二、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冲突144
(一)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冲突的形式144
(二)法律原因150
三、保护网络知情权159
(一)信息发布制度中的知情权保护159
(二)信息公开制度中的知情权保护160
(三)保密制度设计中的知情权保护162
(四)严格政府官员问责制度163
(五)完善公众知情权的司法救济制度164
第五章 网络监督权168
一、现代民主权利168
(一)我国网络监督权的法源特点及其评价168
(二)网络监督权是一项现代民主权利172
二、各种权利(力)冲突180
(一)权利与权利的冲突180
(二)权利与权力的冲突187
三、保护网民的舆论监督权196
(一)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网民监督权的平衡196
(二)加强网络司法舆论法制建设205
第六章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210
一、保护网络言论自由权212
(一)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权213
(二)平衡网络言论自由权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217
(三)根据不同的批评对象赋予不同的网络言论自由权221
(四)对不同的网络言论主体采用不同的言论自由标准224
二、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立法,提高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226
(一)以保护网络媒体发展的市场逻辑为法律基点,调整网络媒体的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冲突227
(二)从网络迭代规律出发,调整网络媒体发展的内生性冲突230
(三)从保障网络媒介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调整网络媒体与网络产业的外生性冲突232
三、加快制定基于媒介融合的网络媒体法律法规,提高网络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235
(一)把特殊规制的媒体行业立法转变为基于网络媒体竞争功能的媒体融合发展立法237
(二)把着眼于媒介组织规制的媒体立法转变为以媒介渠道、平台为客体的媒体融合发展立法239
(三)把着眼于媒介外生性组织结构的媒体立法转变为着眼于媒介内生性组织结构的媒体融合发展立法241
参考文献243
后记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