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沉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沉思
  • 谭暑生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5395978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307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沉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什么是哲学1

1.2 哲学研究的内容4

1.3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8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23

1.5 现代唯物主义哲学面临新的突破和发展27

第二章 中国古代元气论和古希腊原子论34

2.1 萌发、形成和发展中的元气论34

2.2 成熟形态的元气论的主要观点45

2.3 古希腊原子论50

2.4 元气论和原子论之比较53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61

3.1 本体论和最基本、最普遍的哲学范畴——存在62

3.2 唯物论物质观的发展过程和分析68

3.3 物质是世界的基础和本源76

3.4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83

3.5 两种最基本的物质形态:弥散态和聚集态96

3.6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07

第四章 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普遍属性113

4.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114

4.2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性126

4.3 系统 结构和功能144

4.4 自然界物质的层次性150

第五章 人类的意识和意识活动158

5.1 人类意识活动的起源159

5.2 人类意识活动是最高形式的物质运动164

5.3 人类意识是人脑对于世界的主观映像176

5.4 物质世界和人类意识的相互作用189

第六章 人类的实践活动193

6.1 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及其基本特征194

6.2 实践的本质、定义、形式和要素203

6.3 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213

6.4 关于实践的几个争议观点的论辩220

第七章 人类的认识活动230

7.1 认识的发生和认识的本质231

7.2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244

7.3 真理和价值255

第八章 世界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1)281

8.1 世界的普遍联系282

8.2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288

8.3 世界的运动和变化、发展和衰退297

8.4 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的变化观303

8.5 开放的循环演化律311

第九章 世界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2)322

9.1 唯物辩证法学说的几个主要范畴简述323

9.2 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事物在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质的规定性332

9.3 人类历史上主要的辩证法学说的比较概述345

9.4 质、量、度 量变质变规律356

9.5 对立同一规律(1)365

9.6 对立同一规律(2)373

9.7 否定之否定规律390

第十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95

10.1 人类社会 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397

10.2 人的类本质400

10.3 人类社会的起源 物质生产原理412

10.4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420

10.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431

10.6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442

10.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49

10.8 阶级和国家465

10.9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72

10.10 社会形态的更替479

第十一章 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和谐 在宇宙中寻求人类的未来496

11.1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497

11.2 人类面临的危机506

11.3 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和谐——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应持的观点和对策524

11.4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近期的未来540

11.5 宜居行星 外星文明 人类更远的未来554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和一般参考书566

附录二 本书所涉及的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人名表568

后记5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