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介研究 关键议题与争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媒介研究 关键议题与争辩](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372384.jpg)
- Eoin Devereux著;何哲欣,谢明珊译;国立编译馆主译 著
- 出版社: 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33823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介研究 关键议题与争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写给学生1
二、本书的组织3
三、关键议题4
参考书目7
第一章 连结迷思的分歧:媒介分析的政治经济学取径与文化研究取径9
一、绪言9
二、思考两者的分歧:冲突与连续性11
三、政治经济学12
四、文化研究18
五、媒介的整体论取径21
六、结论26
重点摘要27
参考书目30
第二章 媒体产业:结构、策略与争辩35
一、绪言35
二、产业趋势36
三、结构与策略40
四、引发争辩51
五、结论:大众媒介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55
重点摘要56
参考书目58
第三章 大众媒介与新媒介科技61
一、绪言61
二、新媒介和新媒介科技63
三、产制者67
四、内容71
五、阅听人74
六、对未来的可能影响76
七、结论79
重点摘要80
参考书目81
第四章 揭开错综复杂的论述分析85
一、绪言85
二、取径86
三、从文本到社会脉络88
四、寻求稳定性89
五、新论述与其分析原因92
六、新闻分析的框架93
七、结论101
重点摘要102
参考书目105
第五章 新闻内容研究、媒介小组研究方法与论述分析109
一、绪言109
二、内容分析110
三、范狄克与费尔克拉夫:论述和意识型态112
四、文本分析的三种研究方法116
五、产制过程和新闻文本分析122
六、费尔克拉夫的批判论述分析126
七、范狄克和四大意识型态概念131
八、讯息的产制、内容和接收139
玖、结论143
重点摘要144
参考书目145
第六章 框架化与框架分析147
一、绪言148
二、分析媒介产制152
三、分析媒介内容:框架是什麽样子?我们能如何察觉?153
四、媒介文本框架化分析的一些实例156
五、框架分析的观念厘清与进行反思性研究161
六、跳脱思考局限:社会学想像和脉络化框架164
七、分析媒介影响:检测「框架」对阅听人的影响165
八、结合框架化的产制、内容和讯息接收研究167
玖、结论169
重点摘要170
参考书目172
第七章 媒介对社会世界的再现:族群与「种族」175
一、绪言175
二、「种族」和族群的概念177
三、媒介对族群关系和种族关系的重要性179
四、分析大众媒介中的「种族」与族群181
五、研究再现188
六、结论198
重点摘要199
参考书目202
第八章 媒介对社会结构的再现:性别205
一、绪言205
二、性别与文类211
三、结论221
重点摘要222
参考书目223
第九章 媒介、权力与政治文化227
一、绪言227
二、四大变迁因素232
三、结论241
重点摘要243
参考书目244
第十章 新闻价值:邻近性与规模247
一、绪言247
二、理论250
三、邻近性251
四、规模252
五、邻近性和规模的一致性253
六、偏差和社会重要性254
七、假设255
八、方法256
玖、结果257
十、结论259
重点摘要261
参考书目263
第十一章 文本与文本分析267
一、绪言268
二、脉络271
三、文本277
四、个案研究:分析的过程279
五、结论291
重点摘要292
参考书目298
第十二章 分析虚构电视节目之文类303
一、绪言303
二、起源与发展304
三、文类与阅听人305
四、文类与产业307
五、文类:当代的重新定向309
六、文类与混杂310
七、文类与再现政治312
八、结论318
重点摘要319
参考书目320
第十三章 从家庭电视到卧室文化:青少年的家庭媒介323
一、绪言323
二、公共与私人休闲空间324
三、街头文化的衰落326
四、回归家中328
五、从家庭电视到卧室文化330
六、卧室文化331
七、便利性332
八、逃避334
玖、认同336
十、结论:卧室文化338
十一、摘要:以各自分开的方式住在一起339
重点摘要339
参考书目341
第十四章 迷文化:差异的展演345
一、绪言345
二、定义粉丝348
三、文化面向351
四、展演面向353
五、在地面向358
六、结论359
重点摘要361
参考书目362
第十五章 社群媒介与公共领域369
一、绪言369
二、公共领域与现代媒介372
三、公共领域的萎缩?373
四、社群媒介和传播民主377
五、结论377
重点摘要383
参考书目385
第十六章 媒介与离散389
一、绪言390
二、国族与离散391
三、族群媒介393
四、离散社群和卫星电视396
五、网际空间的离散社群398
六、结论401
重点摘要402
参考书目405
索引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