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机工程学试验与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机工程学试验与评价
  • 应乐安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7992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2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31页
  • 主题词:人-机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机工程学试验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1

1.1 绪言1

1.1.1 人机工程学1

1.1.2 人机工程学试验与评价2

1.1.3 人体生理学2

1.1.4 心理学3

1.2 人体的九大系统4

1.3 心血管系统5

1.3.1 心脏的基本结构、体循环和肺循环5

1.3.2 血管生理7

1.3.3 评价心功能的常用指标8

1.3.4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9

1.4 神经系统11

1.4.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1

1.4.2 神经反射12

1.4.3 脑的解剖生理13

1.4.4 自主神经系统17

1.5 人的感觉18

1.5.1 概述18

1.5.2 视觉18

1.5.3 听觉21

1.5.4 平衡觉23

1.5.5 其他感觉24

1.6 人的心理特性25

1.6.1 概述25

1.6.2 感知觉25

1.6.3 选择性注意26

第2章 常用的人机工程学试验28

2.1 心电信号的测量28

2.1.1 心电信号的产生原理28

2.1.2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29

2.2 心率变异性及其线性分析方法32

2.2.1 心率变异性的概念及其应用32

2.2.2 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34

2.3 脑电信号的测量38

2.3.1 脑电信号的产生原理38

2.3.2 脑电信号的测量40

2.4 脑电和心电信号的非线性分析40

2.4.1 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和吸引子40

2.4.2 描述混沌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42

2.4.3 脑电和心电信号的非线性分析47

2.5 动脉血压的测量48

2.5.1 动脉血压概述48

2.5.2 动脉血压的测量49

2.6 能量代谢的测定50

2.6.1 能量代谢概述50

2.6.2 能量代谢的测定51

2.7 心理指标的测试52

2.7.1 心理过程的测试52

2.7.2 个性心理的测试53

第3章 人机工程学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55

3.1 试验设计要素和原则55

3.1.1 试验设计中的“三要素”55

3.1.2 试验设计原则56

3.2 常用的试验设计类型57

3.3 数据统计分析常用指标和软件59

3.3.1 常用分析指标59

3.3.2 常用分析软件61

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63

3.4.1 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63

3.4.2 t检验64

3.4.3 方差分析66

3.4.4 非参数统计68

3.4.5 卡方检验69

第4章 载运工具乘坐舒适性的心理生理学评价72

4.1 载运工具乘坐舒适性的基本概念72

4.1.1 舒适的生理学含义72

4.1.2 载运工具的乘坐舒适性73

4.1.3 升降型载运工具的乘坐舒适性74

4.2 载运工具乘坐舒适性的评价方法75

4.2.1 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75

4.2.2 心理生理学在载运工具乘坐舒适性评价中的应用75

4.3 听觉生理学用于电梯乘坐舒适性研究76

4.3.1 纯音测听和声导抗76

4.3.2 试验设计77

4.3.3 结论与讨论78

4.4 动态心电图和脑电图用于电梯乘坐舒适性研究79

4.4.1 试验设计79

4.4.2 试验仪器和信号测量80

4.4.3 结论与讨论82

4.5 动态心电图用于汽车驾驶疲劳研究84

4.5.1 汽车振动频率和车速对驾驶员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84

4.5.2 中医学用于缓解汽车驾驶疲劳研究85

4.6 主观舒适感与客观生理指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87

4.6.1 问题的提出87

4.6.2 相关与回归的基本概念87

4.6.3 主观舒适感与客观生理指标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88

4.6.4 主观舒适感与客观生理指标之间的Logistic回归模型88

4.6.5 “逐步回归分析”在Logistic回归模型求解过程中的应用90

4.7 未来工作展望91

第5章 劳动与职业卫生、机电产品的绿色评价93

5.1 劳动与职业卫生概述93

5.2 气压变化对人体健康和工效的影响95

5.2.1 气压变化对人体血液和骨关节组织的影响95

5.2.2 气压变化对人体鼻窦的影响96

5.2.3 气压变化对人体肺脏的影响96

5.2.4 气压变化对人体胃脏和牙齿的影响97

5.2.5 气压变化对人体耳朵的影响98

5.2.6 高原地区低气压对人体的生理反应101

5.3 重力加速度(超重和失重)对人体健康和工效的影响102

5.3.1 超重和失重对人体的生理影响理论分析102

5.3.2 重力生理学的相关研究103

5.4 机电产品的绿色评价104

5.4.1 机电产品绿色评价的含义104

5.4.2 机电产品绿色评价的产生背景105

5.4.3 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107

5.4.4 机电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107

5.4.5 机电产品对环境、能源和经济性的影响评价108

参考文献111

索引1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