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28-1949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28-1949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522719.jpg)
- 夏文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937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文化研究-中国-1928-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28-1949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提出及其意义1
第一章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必要、可能与意义3
第一节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必要3
第二节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可能6
第三节 开展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的意义10
第二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结构与研究内容12
第一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与特征12
第二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结构与维系14
第三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内容16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社会学分析21
第三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核心成员的分析21
第一节 中央研究院的核心行政人员21
一 中央研究院院长21
二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24
三 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所长26
第二节 中央研究院的核心研究人员30
一 专任研究人员31
二 兼任研究人员32
三 国外研究人员34
第三节 中央研究院的评议人员40
一 两届评议员分析41
二 首届院士分析44
第四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地缘、亲缘、学缘、业缘分析49
第一节 共同体成员的地缘关系分析49
一 籍贯分布特点与原因49
二 地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53
第二节 共同体成员的亲缘关系分析55
一 科学文化精英家世的基本情况56
二 家世对科学文化精英的影响57
三 共同体成员之间亲缘关系的个案分析63
第三节 共同体成员的学缘关系分析65
一 学缘结构特点与原因66
二 学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68
第四节 共同体成员的业缘关系分析69
一 职业分布特点与原因70
二 业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71
第五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学分析的比较研究74
第一节“院士”与“会员”之比较75
第二节“院士”与“会员”的年龄分析79
第三节“院士”与“会员”的籍贯分析81
第四节“院士”与“会员”的留学情况分析83
第五节“院士”与“会员”的任职情况分析84
第六节“院士”与“会员”的去向87
第六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学分析的两个案例90
第一节 竺可桢的科学文化实践轨迹与社会使命90
一 在科研机构中的科学文化实践91
二 在科学社团中的科学文化实践93
三 在教育文化事业中的科学文化实践96
四 在政府部门中的科学文化实践98
第二节 胡适与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网络的个案研究100
一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同学关系100
二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师生关系102
三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同事关系104
四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书信来往105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对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111
第七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发展111
第一节 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发展111
第二节 与私立科研机构的发展114
第三节 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发展119
第八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学会的发展122
第一节 创立专门学会 促进学科发展122
第二节 组织学术活动 沟通国内同人124
第三节 创办科学刊物 传播科学文化126
第四节 审查科学名词 统一学术用语130
第五节 加强国际科学交流 扩大中国科学影响131
第九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高等教育的发展134
第一节 大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力量135
第二节 大学办学的掌舵人140
第三节 编著中文教科书的实践者145
第十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148
第一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博物馆148
一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设立148
二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主要组织者149
三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150
第二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图书馆151
一 科学图书馆事业的设置151
二 科学文献资源建设153
三 工作人员情况分析158
第四部分 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与科学考察实践165
第十一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165
第一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发表学术论文的考察165
一 发表论文的整体情况165
二 发表论文的学科分析167
三 发表论文的刊物分析170
第二节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期刊173
一 植物研究所创办刊物概况175
二《植物学汇报》的内容与植物所学科建设176
三《植物学汇报》作者情况分析178
四《植物学汇报》的特点与影响181
第十二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考察实践183
第一节“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科学成就与文化意义183
一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组建183
二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调查经过及成绩185
三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科学文化价值与影响188
第二节 积石山探险:一次失败的科研合作活动191
一“积石山探险事件”本末191
二 中国科学界对“积石山探险”的态度193
三对“积石山探险事件”的文化反思198
第五部分 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与影响力207
第十三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207
第一节 科学文化中的学术自由207
一 科学研究自由的追求207
二 学术研究氛围的营造211
第二节 科学文化中的道德因素213
第三节 科学文化中的现实观照217
一 科学研究与现实问题217
二 科学研究与民族自尊220
三 对科学文化的辩护223
第四节 科学文化中的实践特性225
第五节 科学文化中的社会担当230
第十四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影响力239
第一节 科学文化的传播239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塑造244
第三节 科学精英的培养248
结语252
参考文献259
后记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