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522436.jpg)
- 邓晋福,冯艳芳,伍光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10022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侵入岩-大地构造-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图编图概述1
第一节 编图历史及现状2
一、活动带早期地槽阶段特有的建造3
二、活动造山带,主要为地背斜隆起带的建造3
三、稳定区的建造3
四、地盾和古老地台早期发育阶段的某些特殊的建造类型4
第二节 编图范围及资料基础4
一、编图范围4
二、资料基础及截止时间4
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编图原则5
一、指导思想5
二、编图原则6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编图过程6
一、技术路线6
二、编图过程7
第五节 图面表达7
一、图面内容7
二、表达方案8
三、重要侵入体9
第六节 本图特色及新进展10
第二章 侵入岩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理论)体系与划分方案13
第一节 分析方法(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内容14
一、编图基本流程14
二、侵入岩构造组合的主要类型(试行版)14
三、重要概念与术语15
第二节 构造岩浆系统的单元划分方案44
第三节 构造岩浆系统单元划分表45
第三章 构造岩浆系统的主要特征57
第一节 构造岩浆省分布概况58
一、理论上的考虑58
二、侵入岩构造岩浆省的分布58
第二节 准噶尔-兴蒙构造岩浆省(Ⅰ)60
一、概述60
二、阿尔泰-准噶尔-伊犁构造岩浆亚省(Ⅰ-1)60
三、兴蒙构造岩浆亚省(Ⅰ-2)64
四、讨论67
第三节 塔里木北缘及其北-华北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省(Ⅲ)68
一、概述68
二、塔里木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Ⅲ-1)68
三、华北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Ⅲ-2,Pz1—T)71
四、讨论72
第四节 长阿吾子-康古尔-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开山屯蛇绿岩带(省级oψ,Ⅱ)74
一、概述74
二、识别省级oψ的标志74
三、省级长阿吾子-康古尔-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开山屯oψ(Ⅱ)75
第五节 塔里木东南缘及其东南-华北西缘及其西和南缘及其南构造岩浆省(Ⅳ)76
一、概述76
二、塔里木东南缘及其东南构造岩浆亚省(Ⅳ-1)76
三、柴北缘-兴海oψ(亚省级,Ⅳ-2)79
四、华北西缘及其西和南缘及其南构造岩浆亚省(Ⅳ-3)79
第六节 扬子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省(Ⅵ)80
第七节 昆南-商丹-勉略oψ(省级oψ,Ⅴ)80
一、省级oψ(Ⅴ)80
二、秦祁昆构造岩浆域:讨论81
第八节 西南三江特提斯(Tethys)构造岩浆省(Ⅶ)82
一、概述82
二、西南三江构造岩浆亚省(Ⅶ-1,Pt3—N)82
三、班公-怒江-孟连亚省级oψ(Ⅶ-2)85
四、冈底斯-保山构造岩浆亚省(Ⅶ-3,∈—N1)85
第九节 普兰-康马构造岩浆省(Ⅸ,Z—N1)86
第十节 雅鲁藏布省级oψ(Ⅷ,T—K,T—K(?)/E—N1(?))以及特提斯构造岩浆域86
一、雅鲁藏布省级oψ(Ⅷ)86
二、特提斯(Tethys)构造岩浆域:讨论87
第十一节 武夷-云开-扬子东南缘构造岩浆省(Ⅹ,Pt3—T)88
一、扬子东南缘构造岩浆亚省(Ⅹ-1,Pt3—T)88
二、武夷-云开构造岩浆亚省(Ⅹ-3,Pt3—T)88
三、钦杭oψ(Ⅹ-2)88
第十二节 滨太平洋构造岩浆省(Ⅺ,J—K)90
一、东北复合侵入(岩)弧(Ⅺ-1-1,J—K)90
二、华北复合侵入(岩)弧(Ⅺ-1-2,J—K)90
三、华南复合侵入(岩)弧(Ⅺ-1-3,J—K)90
四、其他90
五、小结92
第十三节 华北陆块区构造岩浆省(Ⅻ)92
第十四节 扬子陆块区构造岩浆省(ⅩⅢ)93
第四章 中国侵入岩构造岩浆带演化框架95
第一节 构造岩浆阶段划分的若干原则96
第二节 中国大陆拼合组装的构造岩浆演化:来自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编图的启示97
一、古亚洲构造岩浆域演化框架97
二、秦祁昆构造岩浆域的演化框架108
三、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岩浆省演化框架109
四、特提斯(Tethys)构造岩浆域演化框架109
第三节 小结110
第五章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111
第一节 关于火成岩常用图解的正确使用:讨论与建议112
一、有关岩石分类命名的图解112
二、有关岩石化学参数与构造环境判别图解124
第二节 阿尔泰-准噶尔-伊犁构造岩浆亚省(Ⅰ-1)129
一、阿尔泰复合侵入(岩)弧(Ⅰ-1-1)129
二、准噶尔复合侵入(岩)弧(Ⅰ-1-3)132
三、哈尔力克-园包山-博格达复合侵入(岩)弧(Ⅰ-1-5)135
四、伊犁复合侵入(岩)弧(Ⅰ-1-7)138
第三节 兴蒙构造岩浆亚省(Ⅰ-2)142
一、大兴安岭北部复合侵入(岩)弧(Ⅰ-2-1)142
二、大兴安岭南部复合侵入(岩)弧(Ⅰ-2-3)150
三、林西-苏尼特右旗复合侵入(岩)弧(Ⅰ-2-5)155
四、逊克-张广才岭-老爷岭复合侵入(岩)弧(Ⅰ-2-6)162
第四节 塔里木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Ⅲ-1)169
一、和静-和硕复合侵入(岩)弧(Ⅲ-1-4)169
二、北山-中天山复合侵入(岩)弧(Ⅲ-1-5)175
三、北山复合侵入(岩)弧(Ⅲ-1-7)187
四、阿拉善复合侵入(岩)弧(Ⅲ-1-8)197
第五节 华北北缘及其北亚省(Ⅲ-2)204
一、阴山复合侵入(岩)弧(Ⅲ-2-1)204
二、辽东-吉南复合侵入(岩)弧(Ⅲ-2-2)213
第六节 塔里木东南缘及其东南构造岩浆亚省(Ⅳ-1)221
一、阿尔金复合侵入(岩)弧(Ⅳ-1-2)221
二、柴北缘复合侵入(岩)弧(Ⅳ-1-4)229
三、东昆仑复合弧(Ⅳ-1-5)232
四、茶卡-鄂拉山复合侵入(岩)弧(Ⅳ-1-6)236
第七节 华北西缘及其西-南缘及其南构造岩浆亚省(Ⅳ-3)240
一、祁连复合侵入(岩)弧(Ⅳ-3-1)240
二、同仁-岷县复合侵入(岩)弧(Ⅳ-3-3)249
三、华北南缘及其南复合侵入(岩)弧(Ⅳ-3-4)256
第八节 扬子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省(Ⅵ)263
扬子北缘及其北复合侵入(岩)弧-裂谷带(Ⅵ-1-1)263
第九节 西南三江构造岩浆亚省(Ⅶ-1)274
一、塔里木西南缘及其西南复合侵入(岩)弧(Ⅶ-1-1)274
二、巴颜喀拉侵入(岩)弧(Ⅶ-1-2-1)289
三、义敦-沙鲁里侵入(岩)弧(Ⅶ-1-2-3)297
四、羌塘-临沧-绿春复合侵入(岩)弧(Ⅶ-1-4)301
第十节 冈底斯-保山构造岩浆亚省(Ⅶ-3)308
一、北冈底斯复合侵入(岩)弧(Ⅶ-3-1)308
二、南冈底斯-保山复合侵入(岩)弧(Ⅶ-3-3)316
第十一节 普兰-康马构造岩浆省(Ⅸ-1-1)326
高喜马拉雅大陆碰撞带(Ⅸ-1-1-1)326
第十二节 扬子东南缘构造岩浆亚省(Ⅹ-1)331
一、株洲-衡阳侵入(岩)弧(Ⅹ-1-1-1)331
二、绍兴-金华残留弧(Ⅹ-1-1-2)337
第十三节 武夷-云开构造岩浆亚省(Ⅹ-3)343
一、新余-抚州侵入(岩)弧(Ⅹ-3-1-1)343
二、两广交界侵入(岩)弧(Ⅹ-3-1-2)349
三、海南侵入(岩)弧(Ⅹ-3-1-3)353
四、龙岩-鸡笼嶂残留弧(Ⅹ-3-1-5)356
五、武夷山残留弧(Ⅹ-3-1-6)359
第十四节 滨太平洋构造岩浆省(Ⅺ)362
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侵入(岩)弧(Ⅺ-1-1-1)362
二、张广才岭-燕辽侵入(岩)弧(Ⅺ-1-1-2)377
三、胶东-临汾侵入(岩)弧(Ⅺ-1-2-1)392
四、东南沿海侵入(岩)弧(Ⅺ-1-3-1)398
五、海南侵入(岩)弧(Ⅺ-1-3-2)412
六、扬子陆块区东南缘碰撞侵入(岩)带(Ⅺ-1-4)423
第十五节 扬子陆块区(ⅩⅢ)425
一、攀西大陆裂谷(ⅩⅢ-1-1-1)425
二、康定-都江堰侵入(岩)弧(ⅩⅢ-1-1-2)429
三、冕宁侵入(岩)弧(ⅩⅢ-1-1-3)435
四、四川大田侵入(岩)弧(ⅩⅢ-1-1-4)440
五、汉中侵入(岩)弧(ⅩⅢ-1-1-5)446
六、宜昌三峡侵入(岩)弧(ⅩⅢ-1-1-6)452
第六章 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讨论457
第一节 某些重要概念与术语的补充458
一、关于蛇绿岩(Ophiolite)的概念及其变化458
二、关于俯冲-增生杂岩的概念461
三、关于洋板块地层学(CPS)462
四、关于弧-沟系统463
第二节 准噶尔-兴蒙构造岩浆省(Ⅰ)466
一、研究现状466
二、阿尔泰-准噶尔-伊犁构造岩浆亚省(Ⅰ-1)467
三、兴蒙构造岩浆亚省(Ⅰ-2)481
第三节 塔里木北缘及其北-华北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省(Ⅲ)487
一、塔里木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Ⅲ-1)487
二、华北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Ⅲ-2)490
第四节 长阿吾子-康古尔-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开山屯oψ(省级oψ,Ⅱ)与古亚洲洋域构造演化:讨论492
一、古亚洲洋:多洋板块的洋构造域492
二、εNd(t)和εHf(t)的地质意义492
三、长阿吾子-康古尔-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开山屯省级oψ(Ⅱ)的构造意义493
四、西伯利亚克拉通与塔里木克拉通陆-陆碰撞的时空框架493
第五节 塔里木东南缘及其东南-华北西缘及其西和南缘及其南构造岩浆亚省(Ⅳ)493
一、研究现状493
二、塔里木东南缘及其东南构造岩浆亚省(Pt3—T)(Ⅳ-1)495
三、华北西缘及其西和南缘及其南构造岩浆亚省(Ⅳ-3)496
第六节 扬子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省(Pt3—T)(Ⅵ)498
第七节 昆南-商丹-勉略省级oψ(Ⅴ)与震旦洋域构造演化:讨论499
一、OPS与震旦洋构造域499
二、东秦岭地区对原侵入岩大地构造图的三个重要修正499
三、关于秦祁昆构造域构造演化500
第八节 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岩浆省(Pt3—N)(Ⅶ)501
一、研究现状501
二、西南三江构造岩浆省(Pt3—N)(Ⅶ-1)502
三、冈底斯-保山构造岩浆亚省(∈—N1)(Ⅶ-3)503
第九节 普兰-康马构造岩浆省(Ⅸ)504
一、高喜马拉雅大陆碰撞带(γβ-γβm)(E2—N1)(Ⅸ-1-1-1)504
二、康马大陆裂谷v-βμκ(Ⅸ-1-1-1)504
第十节 雅鲁藏布省级oψ(Ⅷ)与特提斯构造演化:讨论505
一、OPS时空分布(表6-29)505
二、关于新生代东冈底斯南缘TTG组合的厘定505
三、罗布莎地幔橄榄岩豆荚状铬铁矿形成机制与SSZ型oψ506
四、蛇绿混杂岩带HP与侵入(岩)弧时空共生-洋俯冲事件的记录506
五、雅鲁藏布省级oψ代表的洋闭合与印度-亚洲大陆陆-陆碰撞的时限507
第十一节 武夷-云开-扬子东南缘构造岩浆省(Pt3—T)(Ⅹ)508
一、研究现状508
二、扬子东南缘构造岩浆亚省(Pt3—T)(Ⅹ-1)509
三、武夷-云开构造岩浆亚省(Pt3—T)(Ⅹ-3)510
四、讨论510
第十二节 滨太平洋构造岩浆省(Ⅺ)514
一、研究现状514
二、东北复合侵入(岩)弧(Ⅺ-1-1)514
三、华北复合侵入(岩)弧(Ⅺ-1-2)515
四、华南复合侵入(岩)弧(Ⅺ-1-3)515
五、讨论516
第十三节 华北陆块区(Ⅻ)和扬子陆块区(ⅩⅢ)519
第七章 侵入岩构造组合与成矿关系框架性研究521
第一节 侵入岩构造组合与成矿关系概述522
一、与蛇绿岩套中地幔橄榄岩组合有关的豆荚状铬铁矿矿床522
二、与超镁铁质-镁铁质和相关侵入岩构造组合有关的成矿作用(Cu-Ni-PGE,V-Ti-mt,mt,金刚石,磷(P))523
三、与岩浆弧侵入岩组合有关的Fe、Cu、Au、Mo、Ag、Pb、Zn矿526
四、与S/γ,I/γ,铝质A/γ和黄玉A/γ有关的W,Sn,Nb,Ta,RGE与Pb-Zn-Cu成矿作用的关系528
第二节 中国侵入岩构造岩浆系统单元与矿产关系框架研究530
一、阿尔泰-准噶尔-伊犁构造岩浆亚省530
二、兴蒙构造岩浆亚省534
三、塔里木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535
四、塔里木陆块区与成矿538
五、华北北缘及其北构造岩浆亚省538
六、塔里木东南缘及其东南构造岩浆亚省539
七、华北西缘及其西和南缘及其南构造岩浆亚省(Pt3—J)542
八、西南三江构造岩浆亚省543
九、冈底斯-保山构造岩浆亚省548
十、雅鲁藏布oψ与成矿550
十一、普兰-康马构造岩浆省与成矿550
十二、滨太平洋构造岩浆省551
结语562
主要参考文献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