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处方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继如,张智博,罗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2696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875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897页
- 主题词:处方-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处方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理用药概述1
第一节 合理用药的定义1
第二节 我国合理用药安全形势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2
第三节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和表现4
第四节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7
第五节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7
第六节 合理用药的目标、政策、干预措施和国家策略10
第二章 严格执行国家涉药法律法规、合理、有效、安全用药12
第一节 国家药品管理法与合理用药12
第二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与合理用药14
第三节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相关涉药规定与用药16
第四节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合理、安全、经济用药17
第五节 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与合理用药18
第六节 中国药典和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19
第七节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须知22
第八节 医疗用毒性药品使用须知25
第九节 反兴奋剂条例与兴奋剂目录26
第十节 药品说明书的阅读与使用须知27
第三章 坚持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用药29
第一节 明确诊断29
第二节 合理选择药物29
第三节 实现个体化给药32
第四节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33
第五节 注意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35
第六节 开展血药浓度测定,及时调整药物剂量37
第七节 注意避免配伍禁忌40
第八节 使用新药时须慎重42
第九节 药物使用的正确方法43
第十节 处方结构及书写处方的注意事项48
第四章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52
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52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52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分类54
第四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57
第五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59
第五章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61
第一节 联合用药概述61
第二节 西药联合用药注意事项61
第三节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66
第六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79
第一节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79
第二节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82
第三节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87
第四节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综合治疗措施90
第五节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措施91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治91
第七章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98
第一节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98
第二节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100
第三节 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原则102
第四节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药物对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响104
第五节 注意合理选择药物106
第六节 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107
第七节 控制输液量108
第八节 用药后观察109
第八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111
第一节 妊娠期用药注意事项111
第二节 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118
第九章 婴幼儿用药注意事项125
第一节 婴幼儿患病的临床特点125
第二节 婴幼儿对药物反应及用药特点126
第三节 婴幼儿治疗用药的原则127
第四节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128
第五节 注意给药间隔时间130
第六节 正确选择给药途径130
第七节 切不可滥用药物132
第八节 婴幼儿要禁用或慎用的药物133
第九节 婴幼儿应慎用的中草药136
第十节 婴幼儿处方规则137
第十章 肺部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38
第一节 药源性肺损害138
第二节 药物所致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139
第三节 肺部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40
第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47
第一节 洋地黄类应用注意事项147
第二节 降压药应用注意事项149
第三节 注意防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心律失常151
第四节 注意防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153
第五节 注意防治抗心律失常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154
第六节 注意防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洋地黄类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155
第七节 在治疗休克时,注意掌握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的应用指征158
第八节 使用普萘洛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59
第九节 使用胺碘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60
第十节 不能与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联合应用的中药161
第十二章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65
第一节 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及作用机制165
第二节 药物所致肝病疾病的临床表现171
第三节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76
第十三章 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79
第一节 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及作用机制179
第二节 药物对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185
第三节 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87
第十四章 胃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90
第一节 对胃部有损害的药物及作用机制190
第二节 药物所致胃部疾病的临床表现192
第三节 胃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195
第十五章 血液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200
第一节 对血液有损害的药物及作用机制200
第二节 血液病患者合理用药注意事项207
第十六章 常见症状212
第一节 发热212
第二节 头痛214
第三节 晕厥216
第四节 眩晕217
第五节 惊厥219
第六节 昏迷220
第七节 休克222
第八节 意识障碍224
第九节 咳嗽226
第十节 咯血227
第十一节 胸痛229
第十二节 呼吸困难231
第十三节 发绀233
第十四节 心悸235
第十五节 恶心与呕吐236
第十六节 腹泻238
第十七节 腹痛239
第十八节 便秘242
第十九节 呕血与黑便244
第二十节 黄疸246
第二十一节 腹水248
第二十二节 腰痛250
第二十三节 血尿251
第二十四节 心搏骤停253
第十七章 急性中毒与意外伤害255
第一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55
第一节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256
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258
第四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259
第五节 溴敌隆灭鼠剂中毒260
第六节 毒鼠强中毒261
第七节 氟乙酰胺灭鼠剂中毒262
第八节 镇静催眠药物中毒263
第九节 毒品中毒264
第十节 毒蕈中毒267
第十一节 钩吻中毒269
第十二节 乙醇中毒270
第十三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272
第十四节 砒霜中毒273
第十五节 毒蛇中毒275
第十六节 毒虫咬伤277
第十七节 电击伤279
第十八节 中暑280
第十九节 淹溺282
第二十节 烧伤284
第二十一节 烫伤285
第二十二节 冻伤287
第十八章 传染病289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289
第二节 人禽流感290
第三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93
第四节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95
第五节 手足口病297
第六节 埃博拉病299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302
第八节 麻疹303
第九节 水痘304
第十节 风疹305
第十一节 脊髓灰质炎306
第十二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312
第十三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314
第十四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319
第十五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320
第十六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321
第十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322
第十八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325
第十九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330
第二十节 新疆出血热334
第二十一节 黄热病335
第二十二节 狂犬病337
第二十三节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40
第二十四节 猩红热341
第二十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43
第二十六节 白喉345
第二十七节 百日咳347
第二十八节 伤寒、副伤寒349
第二十九节 细菌性痢疾351
第三十节 霍乱354
第三十一节 感染性腹泻356
第三十二节 肺结核病359
第三十三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361
第三十四节 钩端螺旋体病362
第三十五节 莱姆病364
第三十六节 阿米巴病366
第三十七节 疟疾368
第三十八节 血吸虫病371
第三十九节 蛔虫病373
第四十节 钩虫病375
第四十一节 功能性低热376
第四十二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78
第四十三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379
第四十四节 脓毒症381
第十九章 循环系统疾病389
第一节 高血压病389
第二节 冠心病391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394
第四节 窦性心动过速397
第五节 窦性心动过缓398
第六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99
第七节 心房颤动401
第八节 室性早搏404
第九节 急性心力衰竭407
第十节 慢性心力衰竭410
第十一节 心肌炎415
第十二节 扩张性心肌病417
第十三节 肥厚性心肌病422
第十四节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25
第十五节 限制性心肌病427
第十六节 右心室心肌病430
第十七节 酒精性心肌病432
第二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435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5
第二节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437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438
第四节 感染性肺炎439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441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443
第七节 胸腔积液444
第八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46
第二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447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447
第二节 急性胃炎448
第三节 慢性胃炎450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452
第五节 溃疡性结肠炎454
第六节 肠易激综合征455
第七节 急性阑尾炎456
第八节 肠梗阻457
第九节 急性胰腺炎459
第十节 肝硬化461
第十一节 脂肪肝462
第十二节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63
第十三节 慢性胆囊炎466
第十四节 胆囊结石467
第十五节 胆道蛔虫症470
第二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474
第一节 尿路感染474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477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480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484
第五节 尿石症488
第六节 慢性肾衰竭490
第七节 膀胱炎493
第八节 前列腺炎494
第九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498
第二十三章 血液系统疾病501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501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502
第三节 霍奇金淋巴瘤505
第四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507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509
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11
第七节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512
第八节 白血病514
第二十四章 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疾病518
第一节 糖尿病518
第二节 反应性低血糖症523
第三节 血脂异常524
第四节 单纯性肥胖527
第五节 代谢综合征529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532
第七节 痛风536
第八节 尿崩症537
第九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539
第十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40
第十一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41
第十二节 皮质醇增多症542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544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544
第二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545
第三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47
第四节 多发性神经病548
第五节 肋间神经痛549
第六节 坐骨神经痛551
第七节 癫痫553
第八节 后循环缺血556
第九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59
第十节 脑梗死563
第十一节 脑出血569
第十二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577
第十三节 帕金森病581
第十四节 重症肌无力585
第十五节 周期性麻痹587
第十六节 偏头痛589
第二十六章 精神疾病594
第一节 痴呆594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597
第三节 抑郁障碍600
第四节 焦虑障碍603
第二十七章 免疫与结缔组织疾病605
第一节 风湿热605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607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611
第四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614
第五节 系统性硬皮病616
第六节 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620
第二十八章 运动系统疾病622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622
第二节 骨关节炎623
第三节 化脓性关节炎625
第四节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626
第五节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627
第六节 纤维织炎综合征628
第七节 胸部扭挫伤629
第八节 肋软骨炎631
第九节 颈椎病632
第十节 急性腰扭伤634
第十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635
第十二节 腰肌劳损637
第十三节 膝关节韧带损伤638
第十四节 多发性创伤640
第十五节 软组织损伤641
第十六节 骨折642
第二十九章 产科疾病645
第一节 流产645
第二节 异位妊娠647
第三节 妊娠剧吐649
第四节 过期妊娠651
第五节 胎膜早破652
第六节 胎儿宫内窘迫654
第七节 早产656
第八节 妊娠期糖尿病658
第九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62
第十节 胎儿生长受限666
第十一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68
第十二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669
第十三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672
第十四节 妊娠合并肺结核676
第十五节 产褥感染677
第十六节 产褥中暑680
第十七节 产后便秘682
第十八节 产后出血683
第三十章 妇科疾病687
第一节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87
第二节 滴虫阴道炎688
第三节 非特异性外阴炎690
第四节 细菌性阴道病691
第五节 子宫颈炎症692
第六节 盆腔炎性疾病695
第七节 痛经697
第八节 异常子宫出血698
第九节 绝经综合征701
第十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703
第十一节 不孕症705
第十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707
第十三节 乳腺增生症708
第三十一章 儿科疾病710
第一节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710
第二节 小儿支气管炎711
第三节 小儿肺炎713
第四节 婴幼儿腹泻717
第五节 婴儿脚气病720
第六节 坏血病721
第七节 佝偻病722
第八节 婴儿手足搐搦症723
第九节 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724
第十节 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726
第十一节 蚕豆病728
第十二节 急性肾炎730
第十三节 肾病综合征731
第十四节 小儿风湿热734
第十五节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736
第十六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739
第三十二章 性病741
第一节 艾滋病741
第二节 淋病748
第三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749
第四节 梅毒750
第五节 尖锐湿疣753
第六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754
第七节 腹股沟肉芽肿755
第八节 软下疳757
第九节 生殖器疱疹758
第十节 生殖器念珠菌病760
第十一节 传染性软疣762
第三十三章 皮肤与软组织疾病763
第一节 疖763
第二节 痈764
第三节 急性蜂窝织炎765
第四节 丹毒767
第五节 带状疱疹767
第六节 手足癣769
第七节 湿疹770
第八节 丘疹性荨麻疹773
第九节 皮肤瘙痒症774
第十节 神经性皮炎776
第十一节 银屑病778
第三十四章 眼部疾病782
第一节 睑腺炎782
第二节 细菌性角膜溃疡783
第三节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Ⅰ型(HSV1)784
第四节 青光眼785
第五节 老年性白内障786
第六节 视神经炎787
第七节 干眼病788
第三十五章 耳部疾病790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790
第二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791
第三节 分泌性中耳炎792
第四节 感音神经性聋792
第四节 梅尼埃病793
第三十六章 鼻部疾病795
第一节 急性鼻炎795
第二节 慢性鼻炎796
第三节 变应性鼻炎797
第四节 慢性鼻窦炎799
第三十七章 咽喉疾病802
第一节 急性咽炎802
第二节 慢性咽炎802
第三节 急性扁桃体炎803
第四节 慢性扁桃体炎804
第五节 急性喉炎804
第三十八章 口腔疾病806
第一节 龋病806
第二节 牙髓炎807
第三节 急性根尖周炎808
第四节 牙周炎810
第五节 复发性口疮811
第三十九章 肿瘤813
第一节 鼻咽癌813
第二节 甲状腺癌815
第三节 乳腺癌816
第四节 食管癌823
第五节 非小细胞肺癌826
第六节 小细胞肺癌828
第七节 胃癌830
第八节 大肠癌833
第九节 原发性肝癌835
第十节 胰腺癌837
第十一节 膀胱癌838
第十二节 卵巢癌840
第十三节 宫颈癌841
第十四节 化疗毒副作用处理844
附录850
附录一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850
附录二 小儿及老年人剂量计算法854
附录三 药物过敏试验方法855
附录四 皮试药物浓度一览表862
参考文献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