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12437.jpg)
- 胡红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7192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档案保护-自然灾害-灾害防治-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档案自然灾害概述1
一、档案自然灾害的含义1
(一)灾害1
(二)自然灾害3
(三)档案自然灾害4
二、档案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危害6
(一)地震灾害及其危害6
(二)洪水灾害及其危害11
(三)台风灾害及其危害13
(四)地质灾害及其危害14
(五)其他自然灾害及其危害16
三、档案自然灾害的成因18
(一)自然因素18
(二)人为因素19
四、档案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对防治工作的要求21
(一)档案自然灾害的突发性特点及其对防治工作的要求21
(二)档案自然灾害的高度破坏性特点及其对防治工作的要求23
(三)档案自然灾害的衍生性特点及其对防治工作的要求25
(四)档案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性特点及其对防治工作的要求26
第二章 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28
一、档案安全保护意识有待提高29
二、体制和法制建设欠完善31
(一)档案防灾减灾组织保障缺失31
(二)档案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尚不健全34
三、经费投入长期不足35
四、旧馆建筑及硬件配备抵御灾害能力低36
(一)多数旧馆建筑选址时未考虑避险防灾37
(二)多数旧馆未严格遵守建筑设计规范38
(三)旧馆主要使用固定架和封闭式箱柜为档案装具39
(四)多数旧馆缺乏应急救灾的物资保障39
五、档案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且发展不平衡40
(一)数字化经费不足41
(二)数字化人才缺乏42
(三)对数字化工作存在“畏难”心理43
六、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工作多数未实际开展43
(一)资金投入不足45
(二)缺乏统一设计和规划45
(三)数字化工作缓慢影响备份开展46
(四)人员编制有限影响备份开展46
七、应急预案多数缺乏针对本馆实际的相关规定且缺乏演练46
(一)预案内容缺乏针对本馆实际的相关规定47
(二)多数应急预案缺乏演练48
八、相关部门应急救灾协作欠佳48
(一)缺乏与专业救援队伍的协同训练和演练49
(二)缺乏与灾害预报部门的平时联络49
(三)缺乏与其他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日常联系49
九、档案抢救修复技术人才缺乏50
第三章 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及其启示52
一、美国的档案自然灾害防治53
(一)美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演变53
(二)美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经验55
二、日本的档案自然灾害防治57
(一)日本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演变57
(二)日本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经验59
三、对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启示61
(一)高度警醒的防灾意识是灾害防治的基本前提61
(二)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法律法规是灾害防治的基本保障63
(三)充分细致的防灾准备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必要条件64
(四)多元的救灾参与主体是灾害救治的力量源泉66
(五)及时的灾后经验总结是提升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66
第四章 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总体思路68
一、明确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68
二、坚持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68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69
(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70
(三)以人为本,档案优先71
(四)快速反应,高效处置72
(五)主体多元,互助合作72
(六)科技支撑,技术创新73
三、把握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主要内容74
(一)预防与预警75
(二)应急与抢救76
四、健全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组织体系77
(一)构建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组织体系77
(二)加强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组织的管理80
五、完善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法律体系81
(一)修改完善档案自然灾害防治法律81
(二)补充完善档案自然灾害防治法规规章83
(三)加强档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84
(四)加强档案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标准体系建设85
第五章 档案自然灾害预防与预警88
一、档案自然灾害预防89
(一)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89
(二)多方位筹措灾害防治专项工作经费92
(三)提高档案馆建筑及硬件设施的防灾能力95
(四)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提高防灾备灾能力109
(五)促进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工作切实开展,确保档案安全114
(六)制订和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17
二、档案自然灾害预警119
(一)预警信息收集系统121
(二)预警信息分析系统123
(三)预警决策制订系统124
(四)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5
第六章 档案自然灾害应急与受灾档案抢救127
一、档案自然灾害应急128
(一)构建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128
(二)重视应急物资储备133
(三)加强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134
(四)提供应急技术支撑134
二、受灾档案抢救136
(一)确立受灾档案抢救原则136
(二)熟悉受灾档案抢救流程139
(三)掌握受灾档案抢救方法142
(四)加强档案保护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160
结语163
参考文献165
附录175
《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研究》调查问卷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