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MATLAB R2016a通信系统仿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宇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354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Matlab软件-应用-通信系统-系统仿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MATLAB R2016a通信系统仿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MATLABR2016a简述1
1.1 MATLAB概述1
1.1.1 MATLAB的平台组成1
1.1.2 MATLAB的语言特点2
1.1.3 MATLAB R2016a的新功能3
1.2 MATLAB的安装与激活5
1.3 MATLAB的工作环境9
1.3.1命令窗口10
1.3.2命令历史记录窗口11
1.3.3工作区12
1.4 MATLAB帮助文档的使用13
1.5 MATLAB的数值计算16
1.5.1变量与常量16
1.5.2运算符17
1.5.3矩阵运算18
1.5.4符号运算21
1.6 MATLAB的绘图27
1.6.1图形窗口27
1.6.2坐标系27
1.6.3二维绘图28
1.6.4图形的辅助操作29
1.6.5三维绘图31
1.7程序设计33
1.7.1分支结构33
1.7.2循环结构35
第2章Simulink的介绍38
2.1 Simulink仿真环境38
2.2 Simulink模块库39
2.2.1 Simulink标准模块库39
2.2.2 Simulink专业模块库40
2.3一个简单的Simulink仿真实例41
2.4 Simulink子系统46
2.5 Simulink封装子系统49
2.6 Simulink命令行仿真54
2.6.1命令行方式建立模型55
2.6.2 Simulink与MATLAB接口58
2.6.3命令行方式实现动态仿真61
2.7 S-函数67
2.7.1 S-函数概述67
2.7.2 S-函数的几个相关概念68
2.7.3 S-函数模块71
2.7.4 S-函数的仿真过程72
2.7.5编写M语言S-函数72
2.8 MATLAB/Simulink仿真实例76
第3章 通信系统83
3.1概述83
3.1.1通信系统的组成83
3.1.2通信系统的分类85
3.2模拟/数字通信87
3.2.1模拟通信87
3.2.2数字通信88
3.3系统类型89
3.3.1多路系统89
3.3.2有线系统89
3.3.3微波系统90
3.3.4卫星系统90
3.3.5电话系统90
3.3.6电报系统91
3.3.7数据系统91
3.4通信系统仿真技术91
3.4.1仿真技术91
3.4.2计算机仿真步骤92
3.4.3通信系统仿真步骤92
3.4.4通信系统仿真方法94
3.5通信系统仿真模型98
3.6信息度量101
3.7通信系统仿真的优点103
3.8通信系统仿真的局限性103
第4章 信源105
4.1通信仿真函数105
4.1.1信源产生函数105
4.1.2信源编码/解码函数110
4.2信号产生器114
4.2.1伯努利二进制产生器114
4.2.2泊松分布整数产生器118
4.2.3随机整数产生器121
4.2.4均匀分布随机产生器123
4.2.5标准正态分布随机数产生器125
4.2.6 瑞利随机分布产生器126
4.2.7正态随机分布产生器128
4.3信源类型130
4.3.1锯齿波信号131
4.3.2方波信号132
4.3.3脉冲信号133
4.3.4扫频信号135
4.3.5压控振荡器137
4.4信号与系统分析138
4.4.1离散信号系统138
4.4.2离散时间系统143
4.4.3 Fourier分析145
4.4.4低通信号的低通等效156
4.4.5频谱分析160
4.4.6谱估计164
第5章 信道170
5.1信道模型170
5.1.1调制信道模型170
5.1.2编码信道模型171
5.2恒参信道172
5.2.1典型恒参信道172
5.2.2恒参信道的特性173
5.2.3理想恒参信道173
5.2.4实际信道174
5.2.5其他影响因素175
5.3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的影响175
5.3.1典型随参信道175
5.3.2随参信道的特点176
5.3.3随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176
5.4加性噪声178
5.4.1加性噪声的来源178
5.4.2噪声的种类179
5.4.3起伏噪声179
5.5信道容量180
5.5.1离散信道容量180
5.5.2连续信道容量182
5.6信道函数183
5.7多径衰落信道185
5.7.1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分类186
5.7.2多径衰落信道的特性186
5.8信道衰落的重要参数193
5.8.1多径扩展信道193
5.8.2多普勒带宽194
5.9信道的仿真实例194
第6章 通信系统基本模块200
6.1信源模块200
6.1.1随机数据信源模块200
6.1.2序列产生器模块203
6.2信道模块211
6.2.1高斯白噪声信道212
6.2.2二进制对称信道213
6.2.3多变量控制信道214
6.2.4多径瑞利退化信道216
6.2.5多径莱斯退化信道218
6.3信号观察模块219
6.3.1星座图观测仪219
6.3.2眼图示波器221
6.3.3误码率计算器模块222
6.4通信系统模块的仿真实例224
第7章 模拟调制系统227
7.1模拟调制的基本概念227
7.1.1模拟调制的概念227
7.1.2模拟调制的功能227
7.1.3模拟调制的分类228
7.2线性调制229
7.2.1线性调制的基本原理229
7.2.2振幅调制230
7.2.3载波双边带调制235
7.2.4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242
7.2.5单边带调制250
7.2.6角度调制260
7.3模拟调制系统性能的比较269
7.3.1有效性比较269
7.3.2可靠性比较269
7.3.3特点及应用270
7.4广播系统的仿真实例271
第8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274
8.1模拟信号数字化概述274
8.1.1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实现步骤274
8.1.2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优点274
8.1.3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275
8.1.4模拟音频/视频数字化275
8.2抽样276
8.2.1低通抽样定理276
8.2.2带通抽样定理279
8.2.3抽样定理的实现280
8.3脉冲振幅调制285
8.3.1脉冲调制285
8.3.2 PAM原理285
8.4量化288
8.4.1均匀量化288
8.4.2非均匀量化289
8.4.3量化的实现295
8.5脉冲编码调制297
8.5.1 PCM通信系统框图297
8.5.2逐次反馈型编码300
8.5.3逐次反馈型译码300
8.5.4 PCM抗噪声性能301
8.6差分脉冲305
8.6.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305
8.6.2差分脉冲编码的Simulink模块307
8.6.3差分脉冲编码的MATLAB实现308
8.7增量调制310
8.7.1增量调制概述310
8.7.2增量调制的编/解码310
8.7.3增量调制的抗噪性能311
8.7.4自适应增量调制313
8.7.5增量调制的MATLAB实现314
8.8 PCM串行传输系统的仿真实例317
第9章 数字调制系统323
9.1数字基带传输概述324
9.1.1数字基带信号码型的设计原则325
9.1.2二元码325
9.1.3三元码327
9.1.4码型的实现328
9.2二进制基带传输334
9.2.1二进制传输误码率仿真334
9.2.2不同极性信号在AWGN信道的传输性能337
9.2.3基带PAM信号传输342
9.3数字信号载波347
9.3.1载波PAM信号347
9.3.2频移键控351
9.3.3载波相位调制357
9.3.4 DPSK系统的抗噪性能363
9.3.5正交幅度调制371
第10章编码与系统仿真376
10.1编码概述376
10.2线性分组码378
10.2.1 Hamming码379
10.2.2循环码383
10.2.3 BCH码386
10.2.4 RS码387
10.2.5 CRC校验码389
10.2.6卷积码393
10.3扩频通信397
10.3.1扩频概述397
10.3.2扩频的分类398
10.3.3扩频的应用范围399
10.3.4扩频的序列400
10.4扩频通信系统404
10.4.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404
10.4.2跳频扩频系统408
10.5波达方向估计的仿真实例412
10.5.1 DOA估计阵列数学模型413
10.5.2 DOA估计方法415
参考文献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