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个村庄的红色档案 德珩村 1941-1949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个村庄的红色档案 德珩村 1941-1949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506974.jpg)
- 宗绪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3375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山西省-1941~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个村庄的红色档案 德珩村 1941-1949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感动与震撼:不能忘却的红色小山村1
引言 共和国大厦的根基1
一、小小“纸片”,历史鸿篇2
二、巍巍太行,德珩村庄5
概况篇618份“麻头纸”,书就“红色文书”11
一、618份“红色文书”12
平顺特产“麻头纸”13
“巴掌大”的文书13
“关防”色彩浓重14
十万火急的“鸡毛信”14
文书种类高达24类15
命令指示样样“紧急”16
区县长以个人名义写给村干部的指示和信17
村际之间的来往文书18
区长直接写给村长的命令20
一些没有“文号”的文书21
二、县区村机构与官员,文书件件一览无遗21
(一)健全的县区村三级政权21
县区政府是这样组成的21
文书中出现的县长和政委们26
区村机构视上而定,随上而变28
供给制与减负29
指示并非都是县长下达的30
(二)党的组织和文件难得一见31
平顺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32
文书中实为县委书记的两位政委32
康洛书记签发的命令33
张平书记签发的命令33
文书记录下的德珩村所在区的八位区长35
德珩村所在区政委中的五位中共区委书记36
唯一一份区长任命通知37
县区军事机构的设立37
(三)文书上的德珩村村机构38
文书中的各类村干部39
参会村干部最多的一份通知39
三、发文开会开展运动,两种基本工作方法41
(一)大事小情均有公文下达41
3年间147份区县的会议通知44
包罗万象的会议44
参会人员不能不来,不得顶替45
开会要自带被褥“粮草”46
会议通知之外的461份文书47
(二)“运动”是开展工作的“法宝”49
四、发展经济支援前线,两大工作一个中心55
(一)根据地工作千头万绪,“百样归一”55
(二)发展经济建设,实现丰衣足食57
粮棉生产重中之重57
粮食是军民的“命根”59
种棉纺织与种粮同属首要60
实现“丰衣”,“纺织”为重63
推广新技术,掌握“新机器”64
检查总结评选英雄模范65
粮棉为主多种经营66
(三)彻底干净消灭蒋匪,支前为第一要务67
支前事项多种多样68
每次参战民兵担架队必不可少69
七天三道关于调动担架队的命令69
参战民兵担架队的“脸谱”72
(四)“军鞋支前”,妇女功不可没73
第一份“快做反攻鞋的紧急命令”73
新年伊始派征年度第一期军鞋74
大反攻之时派征年度第二期军鞋76
制鞋事关急要勿得延误77
军鞋军袜一起派征赶做78
(五)支前运粮的奇迹78
支援前线“大出动大运粮”79
义运公粮是如此进行的79
四天中区长发出的五份运粮命令80
日常篇 德珩村的往事85
一、1941—194486
1941年的5份文书86
行唐村上交八双军鞋的凭据87
没有留下只言片纸的1942年88
王培东区长签发的会议通知89
《农力计划歌》90
1944年的“夏收保卫战”92
“残片”文书背后的故事94
牲口买卖须经“行政许可”98
多多种麦子的指示99
代县长江浩离任后的一份通知100
二、1945年1月—1945年8月15日101
派征第二期“统累税款”的密令101
群众集股的利顺祥制药厂105
检查翻晒公粮和严禁挪用义仓的命令107
三、1945年8月—1945年12月111
(一)上党战役中几件支前工作112
区长写给德珩村村长“急运布匹”的亲笔信112
代购油运送途中防止“捣鬼”的提醒——《关于代购油停运的通知》113
“无私奉献”与“善用民力”的支前——《关于解决参战与生产中的两个问题的命令》114
“参战棺板”的后期处理——《关于处理棺板问题的通知》114
(二)抓捕敌特汉奸和逃跑的俘虏116
立即恢复各村岗哨缉拿敌特116
奥治村查获俘虏受到通令嘉奖116
缉拿汉奸不力将受军事处分117
(三)动员逃跑战士归队的前前后后118
迅速动员逃跑战士归队118
限三天完成逃回战士归队任务119
再次下令督促,如不归队强制执行120
不准抓、不准赶,安心在家,停止动员121
注意发挥模范作用,打通思想自动归队121
(四)第一次县劳模大会的前前后后123
召开大会须向各村借用物品123
德珩村要保证按时送所借布棚一个124
县长孙竹庭关于收集展品的指示和信125
准备选举合作社英雄材料127
民主选举全区合作社英雄129
正式召开县劳模大会的通知129
劳模大会后,区里落实的最初“动作”131
(五)1945年的冬学运动132
1945年的冬学是这样组织的133
冬学中的时事教育是这样进行的134
特别值得称道的教学方法138
年年冬学年年总结有提高138
四、1946年1月—1946年12月140
(一)互助合作、土地改革、民主选举140
(二)“最早”实践新式民主选举的小山村142
选编发布的九条选举标语口号144
民主斗争尖锐须加强内部团结指示信146
区长下达各村上报统计选举材料的通知147
民选县长公布“县选结果”通令148
(三)落实整军方案办理复员工作149
(四)为准备战争征收夏屯麦子及征做第二期军鞋153
——征收德珩村夏屯麦子7454斤限8天完成153
——征做1946年度第二期军鞋156
(五)拥军优属,大力开展“劳军运动”157
彻底检查,很好地推进优抚工作158
劳动英雄郭根壮优抗受到表扬160
以消灭干净反动派为主题开展劳军运动161
号召小学教员代写慰劳信,再掀劳军热潮162
(六)实现“耕者有其田”是最大的优抚和支前164
整顿公产、减轻农民负担,巩固战争物质基础164
耕者有其田运动中须解决的有关问题168
“反对缠小脚”,开展反封建的“放足运动”170
(七)县长直接任命德珩村村长的往事171
五、1947年1月—1947年12月172
(一)新年伊始最为忙碌的大事小情174
第一件:新任县长自我签发的委任通令175
第二件:拥军优抚,过一个不同以往的大年175
第三件:开展群众参与,自编自排自唱自乐的文化娱乐182
第四件:学生放假积极参加冬学年关文娱活动184
第五件:急烈开展冬季生产保证前线军需供应185
第六件:平顺县有了自己的农业试验场187
第七件:派征1947年度第一期军鞋188
第八件:开展尊干爱民运动,庆祝正月十五翻身节189
(二)德珩村的1947年191
第一件:严厉惩办夺取农民翻身果实者192
第二件:关于部队干部婚姻休假的规定193
第三件:“三不三先”,不同一般的中秋节196
第四件:可以由村里开支请参战民兵吃顿饭199
第五件:不同于1946年的冬学运动201
第六件:由区里发到村里的81份文书204
六、1948年1月—1948年12月217
(一)支援前线是老区人民的本份和责任218
一次由潞城到太古的义运公粮219
胜利快到,支援战争要保证交“好”麦子220
建桥筑路造枪造弹代雇民工长期工223
第一份:代雇民夫五名到邢台运输器材223
第二份:代雇土工两名到潞城建桥224
第三份:代雇土工两名到潞城筑路225
第四份:替换三名为工厂代雇的长期工226
第五份:按时替换三名长期民工227
第六份:给军工十四厂代雇三名土工228
第七份:给工业所铁路处代雇两名民工229
第八份:替换潞城赤头村工厂三名长期民工230
第九份:替换潞城赤头村工厂三名长期民工231
(二)土地改革中的“杂七杂八”232
之一:实现“耕者有其田”背后的故事233
之二:公地咋分夏麦咋割236
之三:当年秋屯粮的农业所得税是咋收的239
(三)1948年年关和中秋优抚243
年关不能忘了南下参战的民兵家属243
一份最长中秋节县府指示244
对南下干部家属村小学校教员的特别优抚250
(四)适应新形势全力开展大生产运动252
土改春耕力争两不耽误253
开会布置、指示督办,迅速完成春耕255
七、1949年1月277
“德珩村”1949年的“一点一滴”277
专题篇 德珩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司法283
一、教育篇284
各村一切公产都应优先为建设学校使用285
展开群众、学生、大家办学的“拥师运动”286
1946年高小、村立小学的供给规定287
学校教员供给随形势变化会有所调整290
各村初小报费由县改为村里统支291
保证按时取暖,绝不准有任何借口292
清理村财政,保证教育经费供给294
兴教办学,选拔培训教员第一重要295
关心教员生活,鼓励先进301
战争、生产、教育并重,教育为生产、战争服务303
两个关于小学生的故事308
二、医疗卫生篇312
年前开展大扫除运动,办好为民造福的大好事313
一场严防春疫扩大的卫生运动314
紧急防疫中诞生的县卫生委员会319
一年间各村所有医生参加的四次医生会议322
培养新医生325
三、司法篇329
三份捉拿特务、战犯等归案法办的通缉令330
县长签发的捉获盗牛人的通令333
一份县长签发的处理违法违纪村政治主任、村长的通令334
调解为主,审判为辅,群众参与,民事纠纷不出村组337
劳动改造教育感化自新人的往事344
人物篇 太行山沟里的“德珩村人”353
一、有名有姓187名“德珩村人”354
40名县府县委领导及工作人员354
56名第四区区署领导及工作人员355
德珩村村长及其他48名村民356
27名德珩村以外的其他人员357
17名“有问题”的人358
二、人物故事358
第一个故事:县长直接正式委任的德珩村村长赵文魁358
第二个故事:村长赵文魁所参与的“一个大事情”360
第三个故事:能造手榴弹的工人赵俊福362
第四个故事:豫北参战光荣归来的英雄张胜利、张保生363
第五个故事:模范互助组和模范家庭的尚林炎和张计生366
第六个故事:阳高村劳动英雄杨永高和他的互助组369
第七个故事:不听“招呼”的德珩村木匠374
第八个故事:德珩村人补选的国大代表王忠卿和霍泛先生379
后记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