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大经济课 超值白金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大经济课 超值白金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486128.jpg)
- 郭海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89518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经济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大经济课 超值白金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最后的经济贵族1
第一节 《原富》和严复:经世济民一百年2
第二节 跨越三个世纪的经济学家4
第三节 我一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6
第四节 打造中关村,从拆掉北大的围墙开始9
第五节 中国最好的商学院11
第六节 三十年前改革的先声和先生们13
第七节 重新认识北大经济学14
第八节 最“西化”还是“最中国化”的经济学17
第九节 未名论剑经济学19
第十节 北望和经济学家茶座22
“吴市场”:捅破市场经济的窗户纸25
第一节 顾准和孙冶方的学生为“商品经济”翻案26
第二节 京城四少的市场论市场的概念27
第三节 中国会变成寻租社会吗30
第四节 市场是一种机制还是一揽子买卖32
第五节 经济学家真的不讲道德吗34
第六节 VCD的故事和斯密针工厂分工和规模化35
第七节 “草根”为何在改革初年成大器37
第八节 安徽粮食市场如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39
第九节 中国离现代化市场经济还很远41
第十节 新东方的生意和黄怒波的冰岛土地43
喊出来的“价格”和双轨制45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莫干山会议46
第二节 1986,价格闯关失败了48
第三节 中国教授有粮票和美国穷人领食物券50
第四节 既是“倒儿爷”,又是“板儿爷”52
第五节 科尔奈成为北大经济学家的导师54
第六节 是个东西就能卖,是个好东西就会抢着卖56
第七节 北大经济学看海龟潮:你还没回国呀58
第八节 王选怎么把激光照排卖给日本人60
第九节 北大学者建议建宝钢吗62
第十节 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64
市场换技术有错吗67
第一节 没别的本事,玩儿命满足消费者68
第二节 通俗的产权理论,靓女必须先嫁70
第三节 郑也夫为什么不是后现代贵族72
第四节 从小业主到现代企业家74
第五节 蛛网模型让定西农民过宋朝的生活吗75
第六节 生产换个方向就是力量77
第七节 中关村没落的经济学79
第八节 市场换技术,工商银行错了吗80
自然垄断不自然83
第一节 经济学家眼中的走私内幕84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86
第三节 林毅夫的易拉罐真的就没有成本吗87
第四节 中国电信产业分拆了,话费为什么没便宜下来89
第五节 柯达死了,乐凯胶卷还活着91
第六节 国企改革与企业家贡献93
第七节 长沙的路子最后还是走不通95
第八节 经济学家也叹息:可惜了,科龙97
第九节 购并困难的下一个成因98
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101
第一节 美国机场里的苹果才是中国生产力吗102
第二节 靠农民工能撑起工业化的明天吗104
第三节 中国小农经济赢不了大农场吗105
第四节 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107
第五节 北大是中国富豪最多的地方109
第六节 中国的大学产业化真的一无是处吗111
第七节 温州模式打败了深圳?113
第八节 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到底有多高115
第九节 不要出门就说你是北大毕业的117
第十节 中关村还能再辉煌吗118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毛病121
第一节 到底怎么看中石油的教训122
第二节 沉重的治理矿难的经济分析123
第三节 一定要把制度费用减下来125
第四节 教授先生对国际航班服务的感受126
第五节 难得的教材居然在中国128
第六节 争议四起的经济原因130
第七节 “汉芯”故事另一面131
第八节 给官员减薪不如公开竞聘133
第九节 国资委何不给大唐发张牌135
第十节 私营企业不准人动的奶酪136
遭殃的铁路农田139
第一节 观察经济大时代140
第二节 解释中国经济成长141
第三节 大路向不能错,卖橘者真言143
第四节 信用三源——杭州一席谈145
第五节 铁路农田交易和刘永好的饲料业147
第六节 体外国际循环148
第七节 市场中人的理念150
第八节 供应链就是契约链151
第九节 什么是全球供应链153
第十节 创造配额是一门交易艺术154
光华魔鬼经济学157
第一节 从“朝三暮四”说参照系158
第二节 谁动了我的奶酪159
第三节 人们为何“破财免灾”161
第四节 让我欢喜让我忧——偏好理论162
第五节 中庸之道与极端逆转164
第六节 从打土豪分田地说公平166
第七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吗167
第八节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互惠性偏好169
第九节 拖延与行乐的悖论171
第十节 中国人的灭佛和造佛172
从北大才子的一封情书谈信息175
第一节 从一封北大情书谈起176
第二节 剩女剩男时代的情书包装艺术177
第三节 花花公子品牌与情色文化179
第四节 挨光计:你为什么天生不是情圣180
第五节 爱情证书:写好情书也是种本能182
第六节 从美人鱼到美女蛇183
第七节 荤段子与广告、婚姻185
第八节 点石成金的爱情魔法186
第九节 性选择和北大爱情领导力的奥秘187
第十节 忽悠决定相亲的成败189
世事胜棋局,经济在燕园191
第一节 9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盖多高192
第二节 限高政策管用乎193
第三节 卖官鬻爵的权利界定195
第四节 难道白菜涨价也归公197
第五节 中国土地落价又归谁198
第六节 劣币真的驱逐了良币吗200
第七节 周其仁在台州读萨缪尔森201
第八节 从校园复印机入手学经济203
第九节 从小铅笔看信息成本与制度变革204
第十节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值多少钱206
改革需要“顶顶层设计”209
第一节 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210
第二节 中国如何跨越高收入之墙211
第三节 中国农民工还能返回农村老家吗213
第四节 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当立215
第五节 《社会保险法》亟须配套217
第六节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分类实施218
第七节 改革需要“顶顶层设计”220
第八节 究竟保护谁的利益221
第九节 什么是好的制度223
第十节 通往奴役之路224
大资本运作秘密227
第一节 建行IPO最佳的经济路径228
第二节 谁在推动“TCL集团”的整体上市230
第三节 借壳上市的“盈科动力”231
第四节 面对“浑水”,是进是退233
第五节 中概股危机出路何方235
第六节 “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方案237
第七节 金融衍生工具是天使还是魔鬼238
第八节 “希尔顿”与ITT公司240
第九节 KKR杠杆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241
第十节 被逐出中国的MBO243
不是富人太富,而是穷人太穷245
第一节 张维迎:腐败是否有理246
第二节 建议取消所谓等等福利247
第三节 中国基尼系数不重要248
第四节 效率和公正的完美结合250
第五节 放弃零和游戏:做到双赢251
第六节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要不断转换战略253
第七节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254
第八节 以杨小凯的思路解开套在富人头上的产权枷锁256
第九节 水桶、登机和穷富不均的医疗258
第十节 几个漂亮的收入分配创新259
看准时机辣手投资261
第一节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盘活你的资源262
第二节 看准时机和市场需求去投资264
第三节 600字真言击碎“蓝田神话”266
第四节 一桶油泛起的蓝筹泡沫淹死谁267
第五节 华尔街的鏖战中国市场大败局269
第六节 政策市还是自由市270
第七节 北大学生炒股失败的风险有多高272
第八节 曾经的带头大哥深发展落幕273
第九节 先下海还是先入市275
第十节 金融危机罪魁还要不要引进中国277
真的能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吗279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下企业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280
第二节 改革开放竞争才能换技术281
第三节 民营企业创新需要什么政策283
第四节 改变中国的所有制偏见284
第五节 产业转移之痛:广东该往何处去286
第六节 创业会弥补经济衰退287
第七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南柯一梦288
第八节 刺激消费靠什么290
第九节 企业成长与宏观政策291
第十节 冷眼看待“保八”成功293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隐忧295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初股份制争论的回顾296
第二节 经济运行警戒线与宏观调控297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是不是做了通胀的替代品299
第四节 通过发展和创新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00
第五节 对当前中国物价上涨和失业问题的一些看法301
第六节 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303
第七节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304
第八节 结构调整和市场机制306
第九节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后失业的深远意义307
第十节 再谈就业的城乡协调发展309
中国经济挑战来自何处311
第一节 中国经济三十年两头冒尖312
第二节 穷人的经济学该给中国人什么建议313
第三节 中国增长有多特殊315
第四节 对中国未来大趋势的一个最基本判断:转轨316
第五节 人均高收入才是现代化真目标318
第六节 “衬衫换飞机”的伪造经济学319
第七节 三十六条看铁本321
第八节 一只坏蛋和九十九只好蛋322
第九节 应对更激烈的全球竞争323
第十节 中国大时代趋势:经济面临双风险325
货币似蜜终变水327
第一节 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货膨胀328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330
第三节 货币、制度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331
第四节 货币不能大松333
第五节 还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吗334
第六节 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335
第七节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第一要务337
第八节 以货币深化缓解通胀压力338
第九节 避免最糟糕的政策组合340
第十节 过去十年是开放政策收获的十年341
没有经济周期的中国343
第一节 发现中国经济周期——刀刃上的衰退路径344
第二节 要不要承认经济危机345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规律在中国屡屡失灵吗346
第四节 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348
第五节 商业萧条与货币稳定350
第六节 中国的创新与经济周期351
第七节 软着陆——经济周期的隐藏决定力量353
第八节 一枝独秀的秘密:经济周期的精髓354
第九节 为什么被美国拖累:经济周期与资产价格355
第十节 世界最大的市场:心跳之声357
从管子到北大经济思想史359
第一节 经济学真的是舶来品吗360
第二节 管子的权重思想362
第三节 从盐铁论到世界最早成熟的官商363
第四节 唐朝有了运河运筹学365
第五节 宋朝为什么如此光鲜动人366
第六节 1799年中国经济真的落后了吗368
第七节 流浪台湾的北大经济学家370
第八节 新中国黄金史上的先驱371
第九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一波三折372
第十节 今天需要哪一种中国式经济学374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出品:中国奇迹377
第一节 反思中国模式37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质与局限379
第三节 地方竞争的困境380
第四节 破除政府特殊经济利益383
第五节 把住政府之手384
第六节 新一轮财政改革须提上议事日程385
第七节 宏观调控与金融体制改革387
第八节 渐进式改革为什么是中国的奇迹388
第九节 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390
第十节 林毅夫重回北大后391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393
第一节 口水能定汇率吗394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再思考395
第三节 三全其美不可能397
第四节 自由浮动又如何398
第五节 克鲁格曼的人民币谬论399
第六节 勿因外储拖延人民币国际化401
第七节 建设亚洲经济政治共同体402
第八节 中国民营企业的货币战争风险404
第九节 世界货币制度转型之鉴405
第十节 人民币和外汇储备是中国的最后王牌吗407
求变和改革:中国经济改革教程4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410
第二节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大工厂模式”411
第三节 波兰走走停停的改革和“布拉格之春”412
第四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414
第五节 苏联错失的改革机遇416
第六节 改革需要大智慧417
第七节 当前中国改革最紧要的问题419
第八节 面对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420
第九节 2012,中国经济重组的开始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