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思与超越 学分制下我国高校德育问题的多维透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思与超越 学分制下我国高校德育问题的多维透视
  • 储德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75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思与超越 学分制下我国高校德育问题的多维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缘起1

二、现代德育理论研究概述3

三、研究视角和思路7

第一章 高校学分制改革概述9

第一节 学分制改革的历史追述9

一、“学分制”的内涵及其由来9

二、美国高校的“学分制”11

三、西欧高校的“学分制”15

四、日本的“学年学分制”16

第二节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历史沿革17

一、学习和引进阶段17

二、改良和试点阶段18

三、全面推广阶段18

第三节 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条件、意义及现状分析19

一、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条件19

二、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意义20

三、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现状21

第四节 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优点及其不足24

一、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优点24

二、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存在的弊端和不足26

第五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困境及其超越27

一、学分制改革之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意义28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29

三、问题的思考与对策31

四、实事求是,合理推进学分制改革34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改革的人文困境及其超越36

第一节 人文精神及其三重意蕴36

一、何为“人文精神”36

二、人文精神的三重意蕴40

第二节 我国学分制改革的人文困境42

一、指导思想形而上学,改革目的不明确42

二、教育方法论研究贫乏,专业化维度过于膨胀43

三、教育内容缺乏人文精神意蕴44

第三节 用人文精神观照我国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44

一、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45

二、拓宽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迫切需要45

三、融合科学和人文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47

第三章 高校德育研究的思维困境及其超越48

第一节 两种思维范式:本质主义思维与生成性思维48

一、本质主义思维和近代科学主义世界观49

二、生成性思维和生活世界观51

第二节 超越路径:生成性思维范式的转向52

一、德育研究理论创新的思维前提53

二、德育方法论创新的内在要求54

三、当代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际困境的内在要求55

第三节 生成性思维转向的关键: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56

一、既是“观众”更是“演员”56

二、既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更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57

三、既是“布道者”,更是充满浓郁人文韵味的关怀者57

第四章 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59

第一节 传统德育模式的主体性缺失困境及其超越59

一、传统德育模式主体性缺失的困境59

二、传统德育模式主体性缺失困境的原因分析60

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65

第二节 传统德育模式构建的真理性缺失困境及其超越70

一、传统德育模式构建的真理性缺失困境70

二、传统德育模式构建的真理性缺失困境的超越71

第三节 我国高校德育现实困境的现象探析与反思76

一、现实困境的现象探析76

二、我国高校德育现实困境的反思79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研究83

第一节 “占有”价值取向和“生存”价值取向83

一、“占有价值取向”与“科学世界观”83

二、“生存价值取向”和“生活世界观”84

第二节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两种类型84

一、“占有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85

二、“生存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86

第三节 从“占有式”教学走向“生存式”教学87

一、积极树立“生存式”教学理念是前提87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基础88

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情怀是关键88

四、完善多元化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89

第四节 “生存式”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90

一、防止教学目标虚无倾向90

二、防止课堂教学娱乐化倾向91

三、防止生存关注的单向度倾向91

第六章 高校“大德育”模式构建问题研究92

第一节 高校“大德育”观92

一、高校“大德育”观提出的现实依据92

二、高校“大德育”观的三重维度96

第二节 高校“大德育”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101

一、人员参与的广泛性102

二、时空利用的广延性102

三、内容体系的针对性和开放性103

四、平台利用的虚拟现实互补性103

第三节 构建“大德育”教育模式的必要性104

一、适应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必然要求104

二、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必然要求105

三、思想道德教育汲取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105

第四节 构建“大德育”教育模式的理念要求106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106

二、树立教育者首先受教育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和受教育者互动的理念107

三、树立“知、信”相统一且落实于“行”的理念108

第七章 情商培育与现代德育的融合问题研究109

第一节 情商及情商研究现状110

一、国外关于情商的研究110

二、国内关于情商的研究111

第二节 德育与情商114

一、德育视域下情商应具备的功能结构114

二、情商培育与现代德育融合的必要性115

第三节 德育和情商培育的路径探索118

一、把情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体系119

二、学生素质能力拓展训练120

三、运用自我教育法120

第八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22

第一节 幸福的科学内涵122

一、幸福的本质是个体物质的实现与精神的实现的统一123

二、幸福是个人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123

三、幸福是享受和创造的统一124

第二节 学分制下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困境124

一、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困境125

二、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走出现实困境路径分析126

第三节 科学幸福观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129

一、有助于“以人为本”的思维前提的奠定129

二、有助于营造良好合作型组织环境,提升职业认可度130

三、有助于提高辅导员职业幸福能力130

第九章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学分制下高校德育的启示132

第一节 邓小平的主要德育思想132

一、“德育首位”战略思想132

二、德育目标层次思想133

三、开放德育思想134

第二节 学分制下高校的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135

一、“德育为先”理念难以落实136

二、学分制培育模式的精神实质理解不清136

三、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难以真正建立136

第三节 邓小平德育思想对学分制下高校德育的重要启示137

一、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是基础和前提137

二、合理分层设置学生的德育目标是有效途径137

三、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是重要保证138

第十章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140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及其对策140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140

二、造就信仰现状的因素142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危害144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建设的几点建议145

第二节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6

一、当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47

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路径148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与实践情怀150

一、理论品性不足、实践情怀空乏的研究现状151

二、走向理论自觉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154

三、走向实践情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156

主要参考文献159

后记1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