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设计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472278.jpg)
- 陈登凯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5783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设计学-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设计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本章摘要1
第一节 什么是设计哲学1
一、设计的概念2
二、哲学的概念8
三、设计哲学的概念10
第二节 设计哲学的立论依据12
一、“道”“器”相和依据12
二、技术改良依据13
三、学科构建依据13
第三节 设计哲学的内容体系14
一、设计哲学的体系构建14
二、设计哲学的基本内容14
第四节 设计哲学的价值16
一、设计哲学促进设计实践的繁荣16
二、设计哲学帮助树立先进的设计观17
三、设计哲学推动设计创新17
本章小结18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设计哲学的历史发展19
本章摘要19
第一节 设计哲学的历史延误19
第二节 设计哲学的认识萌芽21
第三节 设计哲学观念的历史探源22
一、中国古代的设计哲学观念22
二、欧洲古代的设计哲学思想27
第四节 近代设计哲学思想28
第五节 当代设计哲学思想32
第六节 设计哲学的全面发展35
一、设计哲学的全面繁荣35
二、设计哲学发展的历史契机39
本章小结40
参考文献40
第三章 设计本体论42
本章摘要42
第一节 设计本体认识的历史演变43
一、设计的情感本体论44
二、设计的形式本体论45
三、设计的人类学本体论45
四、设计的活动(实践)本体论47
五、设计的体验本体论47
第二节 设计的哲学本质:真善美的统一47
一、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47
二、哲学本体论的三重内涵49
三、设计的哲学本质51
第三节 设计的生命本质:设计的本质乃是人本质的外化53
一、“第一推动力”与“还原”54
二、设计既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又满足人的确证需要56
三、设计与人的发展60
第四节 设计的创造学本质:创新本体与创新方法的统一60
一、设计过程的创新本质61
二、设计方法的创新本质62
第五节 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62
一、设计与艺术62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62
本章小结63
参考文献64
第四章 设计价值论65
本章摘要65
第一节 设计的二重性特征65
一、设计基本属性的二重性特征65
二、设计组成模式的二重性特征69
三、设计结构方式的二重性特征71
四、设计价值判断的复杂性72
第二节 设计价值观的确立75
一、时代性设计价值观75
二、地域性设计价值观76
三、设计价值取向融合趋势80
第三节 设计的哲学价值81
一、价值及价值体系81
二、设计的哲学价值84
三、设计的哲学价值实现88
第四节 设计的综合价值及价值负荷91
一、设计的潜在价值91
二、设计的显在价值92
三、设计的社会价值92
四、设计的心理价值93
五、设计价值的计量93
六、设计的价值负荷96
本章小结97
参考文献98
第五章 设计方法论99
本章摘要99
第一节 方法、方法论及设计方法论99
一、方法与方法论99
二、设计方法论100
三、方法、方法论及设计方法论的联系102
四、哲学对设计方法论的影响102
五、设计方法论的研究意义103
第二节 设计的过程方法论103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及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103
二、设计的过程方法105
三、设计过程方法体系114
第三节 设计的哲学方法论116
一、辩证否定法116
二、归纳、演绎法118
三、分析、综合法119
四、抽象、具体法120
五、逻辑与历史统一法120
六、系统整体法121
七、类比法122
第四节 设计的科学方法论123
一、数理设计方法124
二、创造性思维方法128
三、意向尺度法135
四、图解分析法140
第五节 设计的心理学方法论144
一、认识方法145
二、情感方法148
三、理解方法150
第六节 设计方法论的整合与展望154
一、设计方法论的反思154
二、设计方法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156
三、设计方法论的展望157
本章小结159
参考文献159
第六章 设计发展模式论161
本章摘要161
第一节 关于设计发展的规律性161
一、设计自主发展论162
二、设计非自主发展论162
第二节 设计发展的历史分期163
一、源自科学哲学的分期原则163
二、源自历史学的分期原则164
三、源自生产工具的分期原则167
四、源自设计思潮的分期原则168
第三节 设计发展的条件、动因与模式170
一、设计发展的条件170
二、设计发展的动因171
三、设计的发展模式172
本章小结186
参考文献186
第七章 设计与技术187
本章摘要187
第一节 技术体系与设计体系187
一、技术体系187
二、设计体系190
三、设计-技术体系的构建191
第二节 技术发展与设计活动192
一、技术决定设计192
二、设计引导技术193
三、技术反思与设计体悟194
第三节 技术与设计的融合——技术美学195
一、设计催生的技术美学化195
二、设计的技术化——功能美196
三、技术的设计化——形式美198
四、设计与技术的哲学统一199
本章小结203
参考文献203
第八章 设计与文化205
本章摘要205
第一节 设计的文化属性205
一、文化的含义205
二、设计与文化的关系207
三、设计文化的特征212
第二节 设计的文化内涵214
一、文化元素对设计的影响214
二、文化形态对设计的影响220
第三节 设计的文化生成226
一、文化是人的设计226
二、物质文化的设计创造227
三、精神观念文化的设计更新227
四、设计文化生成图式228
本章小结231
参考文献231
第九章 设计与社会232
本章摘要232
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学232
一、社会232
二、社会学基本研究范畴与设计233
第二节 设计的社会价值237
一、引领社会生活237
二、认识世界238
三、沟通和交流239
四、推进民主化进程239
五、对社会的区隔作用241
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42
第三节 社会对设计的影响243
一、社会是设计产生的外部条件243
二、社会推动设计的发展244
三、社会为设计提供动力、原料与技术245
四、社会制约设计的内容以及产品的功能与形式246
第四节 现代消费社会中的设计247
一、消费社会的商业设计模式247
二、消费设计的符号意义249
三、消费社会中设计应遵循的价值取向250
第五节 社会化设计模式研究250
一、社会历史型态设计模式251
二、社会生活状态设计模式252
本章小结253
参考文献253
第十章 设计与人类未来255
本章摘要255
第一节 设计与人类发展史255
一、设计创造人类历史256
二、设计创造社会财富256
三、设计创造人类生活方式257
第二节 人类危机与设计救赎259
一、现代文明面临的深刻危机259
二、人类危机的设计解决之道263
第三节 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268
一、单纯化设计268
二、人情味设计269
三、通用设计269
四、绿色设计270
五、生态设计272
六、低碳设计274
本章小结275
参考文献275
后记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