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
  • 陈和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2275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影响-城市建设-郊区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研究的起因1

1.1.2 经济学的解释4

1.2 文献述评6

1.2.1 国外研究状况6

1.2.2 国内研究现状20

1.2.3 国内外研究的述评22

1.3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内容24

1.3.1 基本思路24

1.3.2 研究方法25

1.3.3 各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26

1.4 本书的研究范畴28

第2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一体化演变的基础理论36

2.1 经济区位理论36

2.1.1 冯·杜能(J.H.Thunen)的农业区位论36

2.1.2 韦伯(A.Weber)的工业区位论37

2.1.3 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38

2.1.4 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39

2.2 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相互作用理论39

2.2.1 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一种正反馈循环关系40

2.2.2 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的决定因素42

2.2.3 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方式选择的路径依赖性质46

2.3 本章总结48

第3章 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的作用模型与机制51

3.1 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的作用模型51

3.1.1 交通成本与土地价格的关系52

3.1.2 交通方式进步对城市空间边界的影响58

3.1.3 理论模型的提出62

3.2 城市郊区化中交通方式的作用机制63

3.2.1 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决定和强化作用64

3.2.2 城市交通的廊道效应69

3.3 本章总结71

第4章 蔓延式郊区化的实证研究:以美国为例72

4.1 两组基本概念的界定72

4.1.1 美国的城市与大都市区72

4.1.2 城市郊区化与城市蔓延75

4.2 美国城市发展概述77

4.3 公共交通与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80

4.3.1 美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从集聚到扩散(1609~1920年)80

4.3.2 公共交通在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中的作用与影响87

4.3.3 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的特点95

4.4 汽车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96

4.4.1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从大都市区化到蔓延(1920~)96

4.4.2 汽车在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中的作用与影响104

4.4.3 蔓延式郊区化的后果112

4.5 本章总结120

第5章 新城模式郊区化的实证研究:以日本东京都为例123

5.1 新城的缘起及新城运动123

5.1.1 什么是新城124

5.1.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125

5.1.3 英国的新城建设127

5.1.4 英国新城建设的经验启示129

5.2 东京都“多中心、分散型”城市空间构建133

5.2.1 首都圈、东京圈与东京都133

5.2.2 东京都“多中心、分散型”城市空间的构建136

5.3 东京都的经验之一:建设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141

5.3.1 东京轨道交通发展阶段141

5.3.2 东京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变迁142

5.3.3 东京轨道交通的建设保障机制145

5.4 东京都的经验之二:建设郊区新城,扩展城市空间150

5.4.1 日本的新城规划实践150

5.4.2 东京都新城案例分析:多摩新城153

5.5 本章总结160

第6章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状况及模式选择:以北京为例163

6.1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状况163

6.1.1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表现164

6.1.2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特点169

6.1.3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原因171

6.2 北京单中心蔓延式空间模式(1949~2003年)175

6.2.1 研究区现状175

6.2.2 城市空间结构圈层式扩展176

6.2.3 不甚理想的卫星城建设178

6.2.4 单中心蔓延式郊区化产生的问题179

6.2.5 单中心蔓延式郊区化的成因184

6.3 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模式选择:北京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187

6.3.1 北京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建立(2004~)187

6.3.2 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的构建理念188

6.3.3 实施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的保障机制190

6.4 本章总结197

第7章 本书的结论、创新与展望200

7.1 本书的结论200

7.2 本书的创新202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02

参考文献204

后记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