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 黄娟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3336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梦1

第一节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梦的基本内涵1

一、生态文明是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1

二、生态文明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2

三、生态文明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条件3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梦的奋斗目标4

一、生态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5

二、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目标与全面转型6

三、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7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梦的实现条件7

一、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8

二、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9

三、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10

第二章 生态基本国情与生态现代化战略11

第一节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

一、生态文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1

二、生态危机是导致苏联剧变的重要根源12

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

第二节 生态国情是基本国情的突出方面13

一、资源约束趋紧13

二、环境污染严重14

三、生态系统退化15

第三节 生态矛盾是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15

一、认识我国主要矛盾必须与时俱进15

二、生态矛盾是我国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16

三、解决生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17

第四节 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是根本任务17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7

二、发展生态生产力是生态文明新时代根本任务18

三、发展生态生产力必须依靠生态科技创新驱动19

第五节 建设生态现代化与实现美丽中国梦是总任务19

一、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是我国的总任务19

二、生态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一大目标20

三、生态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生态转型21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目标与步骤2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重点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措施23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内涵24

第一节 坚持和开拓生态文明道路24

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4

二、坚持生态文明道路的关键是实现生产与生态共赢25

三、开拓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的新型发展道路26

第二节 坚持和丰富生态文明理论2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发展历程27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28

三、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29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29

一、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保障30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30

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31

第四节 生态文明是道路、理论与制度的统一32

一、生态文明道路是理论与制度的实现途径33

二、生态文明理论是道路与制度的行动指南33

三、生态文明制度是理论与道路的根本保障34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认识历程36

第一节 邓小平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36

一、资源合理利用36

二、生态环境保护37

三、坚持计划生育38

四、环境经济价值38

五、建设环境法制39

六、环保依靠科技40

第二节 江泽民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40

一、人口资源环境41

二、生态经济协调41

三、生态科技进步42

四、生态意识教育43

五、坚持“三大国策”44

六、生态以法治理45

第三节 胡锦涛同志的生态文明理论45

一、建设“两型社会”46

二、生态以人为本46

三、发展绿色经济47

四、绿色消费生活48

五、生态文明教育49

六、生态科技创新50

七、生态制度完善50

第四节 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文明理论51

一、“三生”共赢发展51

二、确保人民幸福52

三、圆美丽中国梦53

四、建设“三型社会”54

五、发展生态经济55

六、完善生态制度55

七、建设生态文化56

八、加强国际合作57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59

第一节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依据59

一、面对生态国情与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59

二、应对生态世情与作出绿色贡献的需要60

三、顺应生态民情与提高人民幸福的需要61

四、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与复兴的需要61

第二节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62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62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3

三、建设生态良好型社会64

第三节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65

一、优化“三生”空间格局65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66

三、加强生态政治建设67

四、促进生态文化发展68

五、建设生态民生社会69

第六章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70

第一节 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70

一、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冲突70

二、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制约72

三、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73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75

一、生态文明与市场机制75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76

三、生态文明与资源有偿使用76

四、生态文明与生态补偿77

第三节 经济建设生态化78

一、财富观念生态化78

二、生产方式生态化79

三、产业结构生态化80

四、消费模式生态化80

五、科技创新生态化81

第七章 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83

第一节 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83

一、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政治文明83

二、建设政治文明保障生态文明84

三、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融合85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政治85

一、生态环境危机就是政治危机86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向生态政治86

三、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政治建设87

第三节 政治建设生态化88

一、政府建设生态化88

二、法制建设生态化91

三、民主建设生态化94

第八章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99

第一节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99

一、文化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99

二、文化反过来又影响自然环境100

三、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101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102

一、生态危机就是工业文化危机102

二、建设生态文明呼唤文化转型103

三、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104

第三节 文化建设生态化105

一、核心价值体系生态化105

二、优秀文化作品生态化108

三、文化事业发展生态化111

四、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化114

第九章 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17

第一节 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117

一、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概念与任务117

二、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118

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119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民生120

一、生态环境是民生影响因素120

二、生态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121

三、生态民生是民生的新内容121

第三节 社会建设生态化122

一、教育发展生态化122

二、就业创业生态化124

三、收入分配生态化125

四、社会保障生态化127

五、医疗卫生生态化128

六、社会管理生态化130

第十章 和平外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32

第一节 和平外交与生态文明的关系132

一、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和平外交132

二、和平外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34

三、生态文明与和平外交相融合135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外交137

一、生态外交是我国外交自身发展的需要137

二、生态外交是应对国际生态竞争的需要139

三、我国生态外交进程及面临的挑战141

第三节 和平外交生态化143

一、与发达国家之间和平外交生态化143

二、与周边国家之间和平外交生态化144

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平外交生态化145

四、我国和平外交生态化面临的问题与策略146

第十一章 党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49

第一节 党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149

一、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力量149

二、党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150

三、党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保障151

第二节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152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重点领域152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152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方法153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四风”问题154

一、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形式主义154

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官僚主义155

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享乐主义155

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奢靡之风156

第四节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解决“四风”问题157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求真务实157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执政为民158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艰苦奋斗159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勤俭节约159

后记161

附录1 作者主要科研成果162

附录2 作者发表部分论文166

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166

生态幸福及其实现途径176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反思与前瞻185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及其价值思考197

中美生态博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08

生态文明与地学文化产业发展探析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