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导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论导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432799.jpg)
- (德)卡尔·考茨基著;戴季陶,胡汉民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ISBN:978751045305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论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商品 货币 资本3
第一章 商品3
第一节 商品生产的性质3
(一)资本论的目的3
(二)生产品与商品4
(三)商品研究的必要4
(四)生产关系与社会5
(五)亚美利加印度人的狩猎法6
(六)不由交换的分配7
(七)印度村落的共产制8
(八)村落共产社会的分业8
(九)家长支配的农民家族9
(十)商品发现的经过10
(十一)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11
(十二)共产的生产与商品生产的差异11
(十三)商品拜物教的性质12
第二节 价值14
(一)商品与使用价值14
(二)交换价值与价值14
(三)价值之本质15
(四)价值的大小16
(五)社会的劳动17
(六)劳动的二重性18
(七)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之误谬19
(八)价值与富20
(九)生产与自然的关系21
(十)劳动的价值形成力与劳动力的价值22
(十一)理法的性质22
(十二)价值与价格23
第三节 交换价值25
(一)价值量与价值相25
(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26
(三)方程式的转换28
(四)价值相之史的发展29
(五)一般的价值相之特征30
第四节 商品的交换31
(一)商品交换的初期31
(二)交换发达的第二期32
(三)交换发达的第三期32
(四)货币发现33
第二章 货币35
第一节 价格35
(一)为价值尺度的货币35
(二)复本位制的不合条理36
(三)为价格标准的货币38
(四)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差异38
(五)交换的情话39
第二节 买卖40
(一)二重的转化40
(二)商品的流通41
(三)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42
第三节 货币的流动44
(一)循环与流动44
(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分量45
(三)货币流动的速度46
第四节 铸货 纸币46
(一)铸货的出现46
(二)补助货币47
(三)纸币的机能48
第五节 货币的其他机能49
(一)以蓄财为用的货币49
(二)为支付机关的货币50
(三)为信用机关的货币51
(四)金融危机的可能52
(五)世界货币53
第三章 货币的资本化54
第一节 资本是什么东西?54
(一)因为卖所以买54
(二)无限运动的原动力55
(三)剩余价值与资本56
(四)关于资本的俗见57
(五)资本是史的产物58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59
(一)剩余价值不从流通行程生的59
(二)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61
(三)剩余价值的夹墙62
第三节 成为商品的劳动力63
(一)一种特别商品63
(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64
(三)劳动力的价值65
(四)工银先付论的迂愚66
(五)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乡67
第二篇 剩余价值71
第四章 生产行程71
(一)生产行程的要素71
(二)商品生产的劳动行程73
(三)资本的商品生产之劳动行程74
(四)劳动行程与价值发展行程78
第五章 在价值生产上的资本作用80
(一)价值造出与价值移转80
(二)劳动的二重性与生产力的增减81
(三)现出在生产机关的劳动二重性82
(四)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83
第六章 劳动力的榨取率85
(一)可变资本与价值造出85
(二)剩余价值率86
(三)资本家学者之欺瞒的论法88
(四)最终劳动时间说的迂愚89
第七章 剩余价值与利润91
(一)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91
(二)资本的构成92
(三)资本构成率及于利润率的影响93
(四)资本的自由争竞94
(五)平均利润率的成立96
(六)生产价格97
(七)所谓“马克斯变说论”的背理98
(八)见地谬误的价值说99
(九)混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学说101
(十)混同价值与价格的学说103
(十一)资本家的价值论104
(十二)劳动价值说的价值107
(十三)利润论是枝叶问题107
第八章 劳动时间110
(一)劳动的正义与资本的正义110
(二)资本家的欺瞒111
(三)标准劳动时间112
(四)马克斯的功绩113
(五)劳动的无制限榨取时代115
(六)劳动者保护的时代117
(七)瑞士的工场法119
(八)法国的工场法120
(九)德奥的工场法121
(十)美国的工场法122
(十一)国际劳动者保护的倾向123
第九章 几尔德组合员的剩余价值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124
(一)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124
(二)中世手工组合员的剩余价值126
(三)作资本家的条件126
(四)死机器支配活人127
第十章 相对的剩余价值129
(一)相对的剩余价值与绝对的剩余价值129
(二)劳动生产的增进与相对的剩余价值131
第十一章 协业134
(一)资本家制度的出发点134
(二)资本制度的劳动平均化134
(三)多数使用的利益135
(四)协业的意义136
(五)资本家的“劳力”137
(六)资本的生产力139
(七)原始共产制几尔德制及资本制140
第十二章 分类与工场手工业142
(一)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及为其要素的局部劳动者与局部劳动器具142
(二)工场手工业的二基本形体145
第十三章 机械组织与大工业150
(一)机械组织的发达150
(二)机械组织对于生产物的价值移转157
(三)机械事业对于劳动者之直接的影响159
(四)为劳动者“教育者”的机械168
(五)机械与劳动市场173
(六)为革命动因的机械180
第三篇 工银及资本所得191
第十四章 工银191
第一节 劳动力价格与剩余价值的分量变化191
(一)分量变化之三要件191
(二)劳动生产力变化的时候其劳动力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分量变化如何192
(三)劳动强度变化的场合其劳动力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分量变化如何193
(四)劳动时间变化的场合如何194
(五)资本家制度废止后的劳动时间195
第二节 劳动力价格之工银化197
(一)劳动与劳动力197
(二)马克斯的创意198
第三节 时间工银200
(一)劳动价格之单位200
(二)劳动时间与工银200
(三)劳动时间的延长与工银202
(四)时间计算的不合理202
第四节 个数工银204
(一)个数工银制204
(二)个数工银制与资本家的利益205
(三)个数工银制不利于劳动者206
第五节 工银之国民的差异207
(一)绝对工银与相对工银207
(二)工银高的国与工银低的国208
第十五章 资本所得210
(一)剩余价值的冒险210
(二)单纯的再生产与资本之蓄积211
第十六章 单纯再生产213
(一)工银是劳动者造成的213
(二)资本制再生产方法之条件214
(三)劳动阶级的再生产215
(四)劳动者的饮食216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18
第一节 剩余价值如何始成为资本218
(一)资本蓄积的第一条件218
(二)商品交换理法的自杀220
第二节 资本家的节制221
(一)资本家的二心灵221
(二)剩余价值消费的限度222
(三)剩余价值蓄积的限度223
(四)资本之道德的辩护224
第三节 劳动者之节制及其影响于蓄积范围之其他事情225
(一)劳动者之节俭225
(二)劳动时间的延长226
(三)科学的利用226
(四)资本的伸缩性227
第十八章 过剩人口228
第一节 “工银的铁则”228
(一)马尔萨斯说228
(二)资本的构成228
(三)蓄积与工银的关系230
(四)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地球中心说231
第二节 产业上的预备军232
(一)生产力的增进与资本组成的变化232
(二)劳动生产力与资本蓄积的相互关系233
(三)资本集中与可变资本234
(四)马尔萨斯说的真解235
(五)劳动者人口之绝对的减少236
(六)蓄积的增进与劳动时间的延长238
(七)劳动阶级再生产期间的短缩239
(八)从田舍而都会240
(九)产业上的危机240
(十)资本的伸缩与人口的增减242
第十九章 资本制生产方法的曙光244
(一)本来蓄积的童话244
(二)近世史所忘记的一面245
(三)土地私有化的完成246
(四)无产阶级之出现247
(五)大地主是资本制度之先驱者248
(六)熟练劳动者之不足248
(七)最初的资本250
第二十章 资本制生产方法之终结252
(一)单纯的商品生产与资本制商品生产252
(二)资本制生产方法的矛盾253
(三)矛盾之解决255
(四)由必然的王国到自由的王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