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皖古村落建筑与环境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苏皖古村落建筑与环境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422010.jpg)
- 丁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 ISBN:978751111746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村落-古建筑-关系-环境-对比研究-江苏省、安徽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皖古村落建筑与环境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苏皖地区古村落居住环境与社会背景分析7
第一节 两地的地貌气候环境及其特征7
一、河网密布的太湖水域7
二、峰峦叠嶂的皖南山区7
三、两地各自的地理环境特点10
第二节 两地民系的形成与发展10
一、民系的概念10
二、汉族迁移与两地民系成因的关联11
三、苏皖方言的分类与地域布局12
第三节 苏皖地区古村落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13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13
二、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14
三、具有优越的文化背景15
四、定都选址带来的契机15
第二章 明月湾村与许村环境及功能异同之分析17
第一节 两个村落环境特征的差异性分析17
一、不通陆路的明月湾村17
二、崇山峻岭中的许村19
三、明月湾村与许村所处位置的环境特征21
第二节 两个村落功能类型的差异性分析22
一、以避世为主兼有防御功能的明月湾村23
二、以山水隐逸与田园耕读相结合的许村25
三、环境特征是两类村落区同的根本因素26
第三节 两个村落选址布局异同之分析28
一、风水堪舆对村落选址规划的影响28
二、地形地貌与村落布局设计的联系31
第三章 明月湾村与许村内部构成元素之分析33
第一节 两地民居建筑的形制规模与功能类型存在差异33
第二节 半人工半自然形态的街巷系统37
第三节 因地制宜与利用改造为首的水系设计原则41
第四节 具有聚会与休憩功能的广场和空地43
第五节 耕种用地是古村落的立身之本44
第四章 明月湾村与许村民居建筑的形制与特征46
第一节 制度对两地民居建筑的影响46
第二节 两个村落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49
一、天井式建筑与庭院式建筑的区别49
二、天井式建筑的组合形式50
三、两个村落民居建筑的布局模式52
四、两地民居室内空间的排序关系56
第三节 装饰重点的不同反映了两地迥异的审美心理特征59
第五章 明月湾村与许村的建筑装饰艺术61
第一节 从建筑装饰看两个村落民居的装饰风格61
一、基本一致的素雅型屋面装饰风格61
二、不同的梁架体系导致了梁架装饰风格的差异性62
三、表现出内敛与外向两种不同的墙面装饰风格66
四、体现了简洁与繁琐两种不同的门窗装饰风格69
第二节 从装饰工艺看两地村落的交流联系71
第三节 装饰工艺在两个村落建筑中的作用75
一、实用功能75
二、视觉审美76
三、文化内涵77
第六章 明月湾村与许村的建筑技术与防护措施78
第一节 两地木构架建筑的结构类型均带有强烈的折衷倾向78
第二节 从结构形式与构件功能及样式上看两地民居的结构特点80
一、两地民居建筑木构架的形式特征80
二、结构构件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分化明显82
三、月梁体系与冬瓜梁体系在构件样式上区别显著83
第三节 两个村落在民居建筑的基础、墙垣与屋面做法上基本一致84
一、基础部分表现出江南民居对于防潮功能的重视85
二、两地民居建筑的墙垣做法体现了江南民居高墙缺乏稳定性的特点88
三、两地民居建筑的屋面高度反映了明清时期屋面做法的变化91
第四节 江南建筑彩绘技术93
第五节 两地民居日常防护措施95
第七章 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验100
第一节 早期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100
一、19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修复运动101
二、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修复运动102
三、19世纪以意大利为代表的修复运动104
第二节 当代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制定的原则105
一、威尼斯宪章106
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07
三、内罗毕建议111
四、马丘比丘宪章112
五、佛罗伦萨宪章112
六、华盛顿宪章113
七、奈良真实性文件114
八、北京宪章115
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16
十、西安宣言117
第八章 苏皖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118
第一节 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价与保护118
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判标准118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123
第二节 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125
一、古村落保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125
二、古村落保护所面临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131
第三节 苏皖古村落的传统文化特征138
一、体现了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138
二、反映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39
三、孕育了恬静安逸的耕读文化141
四、培养了浓厚的仕商文化氛围143
第四节 苏皖古村落的现状分析144
一、苏皖古村落传统的生存与发展模式144
二、两地古村落的现状分析146
第五节 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综合保障机制150
一、旅游经济的牵引力151
二、政府行为的干预力152
三、民间组织的推动力157
第六节 对于保护与发展的认识157
一、保护与发展的关系157
二、保护与发展的关键158
参考文献160
跋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