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维护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维护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4414336.jpg)
- 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3516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维修-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维护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脑硬件知识入门1
1.1 计算机组成概述1
1.1.1 组件1
1.1.2 笔记本计算机2
1.2 软件、硬件和固件3
1.2.1 硬件3
1.2.2 软件3
1.2.3 固件3
1.3 故障诊断排错模式4
1.3.1 故障诊断排错4
1.3.2 文献5
1.3.3 Microsoft的知识库6
第2章 操作系统7
2.1 操作系统基础7
2.1.1 操作系统7
2.1.2 Windows客户端操作系统9
2.1.3 操作系统界面16
2.2 文件及文件夹管理20
2.2.1 文件结构20
2.2.2 浏览20
2.2.3 创建文件夹23
第3章 电网和供电系统29
3.1 电和电子产品29
3.1.1 电29
3.1.2 电的特性29
3.1.3 电的测量31
3.1.4 万用表的使用31
3.2 静电32
3.2.1 静电的产生32
3.2.2 静电危害32
3.2.3 静电预防32
3.2.4 ESD(静电放电)工具33
3.2.5 机箱内部33
3.3 电源35
3.3.1 PC电源35
3.3.2 电源规范36
3.3.3 标准输出36
3.3.4 电源连接37
3.3.5 电源类型38
3.4 电源故障排错39
第4章 CPU和主板40
4.1 中央处理单元(CPU)40
4.1.1 处理器40
4.1.2 CPU性能41
4.1.3 处理器参数42
4.2 封装、插槽和散热技术44
4.2.1 CPU内部44
4.2.2 芯片组45
4.2.3 CPU封装45
4.2.4 插座和插槽47
4.2.5 散热技术47
4.3 主板和机箱50
4.3.1 主板50
4.3.2 外形规格51
4.3.3 机箱52
4.4 主板故障排错52
第5章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54
5.1 BIOS和CMOS54
5.1.1 BIOS54
5.1.2 CMOS54
5.1.3 设置BIOS55
5.2 POST过程56
5.2.1 上电自检56
5.2.2 引导过程57
5.3 固件升级57
5.3.1 BIOS升级57
5.3.2 刷新BIOS59
5.3.3 BIOS升级失败59
5.4 BIOS和POST的故障诊断59
5.4.1 BIOS CMOS电池59
5.4.2 BIOS问题及原因60
5.4.3 上电自检问题60
第6章 内存系统61
6.1 内存61
6.1.1 计算机内存系统61
6.1.2 存储器单位61
6.1.3 存储器类型62
6.1.4 内存访问63
6.1.5 存取时间63
6.2 内存封装65
6.2.1 封装技术65
6.2.2 封装类型66
6.2.3 内存错误68
6.3 内存故障检测与排除69
第7章 总线结构71
7.1 总线71
7.1.1 总线类型71
7.1.2 地址和数据总线71
7.1.3 扩展总线71
7.1.4 视频总线71
7.1.5 转接总线71
7.2 主系统的相互作用72
7.2.1 系统的互动72
7.2.2 中断72
7.2.3 IRQ73
7.2.4 I/O地址75
7.2.5 直接内存访问(DMA)75
7.2.6 基础内存地址76
7.3 PCI总线77
7.3.1 历史上的总线类型77
7.3.2 外围部件接(PCI)78
7.4 视频总线80
7.4.1 专门的视频总线80
7.4.2 VESA本地总线81
7.4.3 图形加速接口卡81
第8章 扩展卡84
8.1 硬盘驱动器84
8.1.1 控制器和接口84
8.1.2 IDE/ATA85
8.1.3 SCSI88
8.1.4 回顾和展望89
8.2 显示卡91
8.2.1 显示卡91
8.2.2 显卡插槽类型94
8.3 声卡97
8.3.1 声卡的功能98
8.3.2 声卡的组成98
8.3.3 声卡插头98
8.3.4 扬声器99
8.3.5 CD音频99
8.3.6 驱动程序100
8.4 调制解调器100
8.4.1 调制解调器100
8.4.2 转接卡100
8.4.3 软“Modem”102
8.4.4 当“Modem”不再是“Modem”102
8.4.5 Modem的安装102
8.4.6 连接和使用调制解调器103
8.5 扩展卡故障检测与排除106
8.5.1 驱动控制器106
8.5.2 显示卡107
8.5.3 声卡107
8.5.4 内置调制解调器108
第9章 端口、线缆和连接器109
9.1 串口和并口109
9.1.1 端口109
9.1.2 串口109
9.1.3 并口112
9.2 键盘、麦克风和点控设备113
9.2.1 键盘端口和连接器114
9.2.2 鼠标端口和连接器115
9.2.3 可交换性115
9.3 USB端口116
9.3.1 USB类型116
9.3.2 USB设备类型116
9.3.3 USB版本117
9.3.4 区分辨识两个版本117
9.3.5 物理特性118
9.3.6 USB供电119
9.3.7 安装USB设备119
9.4 火线端口119
9.4.1 命名119
9.4.2 结构120
9.4.3 火线版本120
9.4.4 同步传输120
9.4.5 物理特性120
9.4.6 火线供电121
9.4.7 安装火线设备121
9.5 红外和蓝牙无线端口121
9.5.1 红外线121
9.5.2 无线122
9.5.3 蓝牙122
9.6 多媒体端口122
9.6.1 1/8英寸连接器123
9.6.2 RCA和S端子连接器123
9.6.3 同轴124
9.6.4 MIDI连接器124
9.6.5 S/PDIF124
9.7 端口、线缆和连接器故障排错125
9.7.1 串口125
9.7.2 USB125
9.7.3 PS/2125
9.7.4 无线端口126
9.7.5 多媒体端口126
第10章 数据存储设备128
10.1 硬盘128
10.1.1 硬盘128
10.1.2 硬盘的几何结构128
10.1.3 文件系统129
10.1.4 物理安装131
10.1.5 硬盘的准备工作133
10.1.6 低级格式化133
10.1.7 分区133
10.2 光驱134
10.2.1 CD134
10.2.2 CD驱动器135
10.2.3 光驱安装137
10.2.4 CD的使用138
10.2.5 DVD的使用138
10.3 可移动存储器139
10.3.1 USB闪存盘139
10.3.2 软盘140
10.3.3 软驱分区143
10.3.4 软盘启动144
10.4 数据存储诊断思路144
10.4.1 硬盘的保养和维护144
10.4.2 光盘和光驱的维护保养145
10.4.3 数据存储磁盘的诊断思路145
第11章 显示和多媒体I/O设备148
11.1 CRT(阴极射线管)148
11.1.1 CRT图像148
11.1.2 CRT显像管特征149
11.1.3 显示连接器150
11.1.4 显示性能150
11.1.5 显示调节150
11.1.6 CRT问题151
11.2 LCD和其他显示技术152
11.2.1 平面显示器152
11.2.2 LCD如何工作152
11.2.3 LCD显示器特性153
11.2.4 平面显示器连接器154
11.2.5 触摸屏154
11.2.6 LCD显示器的安装155
11.2.7 多重显示155
11.2.8 投影仪155
11.2.9 DisplayPort155
11.2.1 0 LCD显示器问题156
11.3 声卡输入输出设备157
11.3.1 音箱157
11.3.2 麦克风158
11.3.3 设备的输入接口158
11.3.4 MIDI设备158
11.4 扫描仪和数码相机158
11.4.1 扫描仪158
11.4.2 扫描仪故障排错161
11.4.3 数码相机161
11.4.4 数码相机连接问题163
第12章 打印机164
12.1 点阵打印机164
12.1.1 点阵打印机164
12.1.2 其他击打式打印机165
12.1.3 点阵打印机的问题165
12.1.4 预防性维修165
12.1.5 点阵打印机的选项和升级166
12.2 喷打和有关打印机的技术166
12.2.1 喷墨打印机制作图像166
12.2.2 照片级喷墨打印机168
12.2.3 喷墨打印机的安装169
12.2.4 安装一台喷墨打印机170
12.2.5 喷墨打印机的维护171
12.2.6 喷墨打印机的优化172
12.2.7 基本的打印机排错172
12.2.8 墨水问题172
12.3 激光打印机173
12.3.1 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量173
12.3.2 激光打印过程175
12.3.3 激光打印机的安装176
12.3.4 Windows中打印机的设置177
12.3.5 激光打印机出现的问题177
12.4 其他类型打印机179
12.4.1 其他打印机179
12.4.2 固体墨水打印机180
12.4.3 热升华打印机180
12.4.4 热敏打印机180
12.4.5 绘图机180
12.4.6 其他的打印机类型181
第13章 便携式计算机与设备182
13.1 笔记本计算机182
13.1.1 便携式计算机组件182
13.1.2 电源182
13.1.3 处理器183
13.1.4 内存184
13.1.5 磁盘驱动器185
13.1.6 键盘185
13.1.7 监视屏186
13.1.8 指点设备187
13.1.9 通信连接187
13.1.1 0外围端口189
13.1.1 1 PC卡和mini PC卡189
13.1.1 2便携式计算机的桌面特色192
13.1.1 3便携式计算机问题192
13.1.1 4维护195
13.2 掌上计算机196
13.2.1 个人数字助理(PDA)196
13.2.2 PDA与PC的连接199
13.2.3 掌上设备问题200
第14章 监控与管理201
14.1 Windows启动过程201
14.1.1 Windows 2000/XP启动文件201
14.1.2 注册表202
14.1.3 Windows 2000/XP启动过程202
14.2 系统监控203
14.2.1 Windows诊断203
14.2.2 任务管理器204
14.2.3 计算机管理204
14.2.4 事件查看器205
14.2.5 错误报告207
14.3 系统诊断排错207
14.3.1 ASID207
14.3.2 引导和启动信息207
14.3.3 Dr.Watson210
14.3.4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210
14.3.5 系统还原211
14.3.6 紧急恢复盘(ERD)212
14.3.7 自动系统恢复213
14.3.8 恢复控制台214
14.3.9 微软知识库215
14.4 系统管理215
14.4.1 临时文件215
14.4.2 注册表编辑器216
14.4.3 服务和应用程序217
14.4.4 应用程序管理217
第15章 计算机的连接219
15.1 网络概念219
15.1.1 计算机网络概述219
15.1.2 局域网219
15.1.3 点对点模式220
15.1.4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221
15.1.5 连接设备222
15.1.6 网络协议222
15.2 网络连接线缆223
15.2.1 网络布线223
15.2.2 UTP和STP223
15.2.3 通风系统布线223
15.2.4 同轴网络224
15.2.5 电缆连接器和终端插孔225
15.2.6 光纤电缆230
15.2.7 计算机的连接231
15.2.8 网络接口卡(NIC)232
15.3 无线网络连接234
15.3.1 无线局域网234
15.3.2 无线协议236
15.4 网络结构238
15.4.1 以太网(Ethernet)238
15.4.2 令牌环240
15.4.3 无线网络241
15.4.4 光纤电缆网络241
15.4.5 广域网技术242
第16章 网络计算机245
16.1 网络通信245
16.1.1 OSI模型245
16.1.2 OSI模型在局域网中的应用246
16.2 寻址246
16.2.1 地址246
16.2.2 MAC地址246
16.2.3 IP地址247
16.2.4 域名解析服务248
16.2.5 NetBIOS249
16.2.6 端口地址250
16.3 Internet连接250
16.3.1 连接到Internet251
16.3.2 远程访问方法252
16.4 网络安装253
16.4.1 安装一个Modem以及驱动253
16.4.2 拨号连接254
16.4.3 拨号中的TCP/IP255
16.4.4 Cable、ISDN、DSL和卫星的Internet连接256
16.4.5 Cable Modem257
16.4.6 ISDN和DSL258
16.4.7 通过卫星连接到Internet258
16.4.8 VoIP259
16.4.9 LAN连接259
16.4.1 0网关261
16.4.1 1配置LAN的Internet连接261
16.4.1 2网络上的无线节点262
16.4.1 3无线设备262
16.4.1 4安全263
16.4.1 5无线网络的认证方法264
16.4.1 6 802.1 x协议265
16.5 网络故障诊断265
16.5.1 找出问题的范围265
16.5.2 观察状态指示灯265
16.5.3 检查TCP/IP通信266
16.5.4 无线网络问题267
16.5.5 远程连接问题268
第17章 系统安全269
17.1 操作系统安全269
17.1.1 操作系统安全269
17.1.2 用户账户269
17.1.3 组269
17.1.4 活动目录269
17.1.5 文件系统安全270
17.1.6 NTFS权限271
17.1.7 加密272
17.1.8 验证272
17.1.9 验证过程272
17.1.1 0验证协议273
17.1.1 1安全策略273
17.2 安全硬件274
17.2.1 硬件基本安全274
17.2.2 安全设备274
17.2.3 读卡器274
17.2.4 智能卡登记站275
17.2.5 智能卡使用275
17.2.6 Fobs275
17.3 安全方面人的因素276
17.3.1 人-安全中最脆弱的点276
17.3.2 物理访问限制276
17.3.3 备份276
17.3.4 恢复278
17.3.5 计划备份278
17.3.6 数据安全279
17.3.7 数据破坏279
17.3.8 数据迁移279
17.3.9 企业的安全策略279
17.3.1 0社会工程攻击280
17.3.1 1网络安全281
第18章 安全操作283
18.1 安全与危害283
18.1.1 办公室危险283
18.1.2 计算机危害285
18.1.3 事故报告286
18.1.4 高电压干扰286
18.1.5 减少高压干扰286
18.1.6 屏蔽和过滤287
18.1.7 MSDS288
18.2 安全工作289
18.2.1 计算机安全处理289
18.2.2 人体工学工作站289
18.3 计算机设备的处理289
18.3.1 Disposal ofElectronics(处置电子设备)289
18.3.2 处置用过的碳粉盒和墨盒290
18.3.3 处置计算机设备290
第19章 故障诊断以及PC维护291
19.1 工具和软件291
19.1.1 从用户处收集信息291
19.1.2 故障发生时的情况291
19.1.3 硬件或软件问题291
19.1.4 硬件工具包292
19.1.5 软件工具包293
19.2 硬件的预防性维护294
19.2.1 预防性措施294
19.2.2 清洁计算机设备295
第20章 职业素养与沟通297
20.1 职业素养和客户满意度297
20.1.1 专业服务297
20.1.2 客户满意度298
20.1.3 SLA(服务等级协议)298
20.2 问题和解决方案跟踪298
20.2.1 跟踪选项298
20.2.2 桌面帮助软件299
第21章 Windows的安装与升级300
21.1 安装300
21.1.1 预安装任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00
21.1.2 Windows安装303
21.1.3 设备和驱动程序304
21.1.4 驱动程序签名305
21.2 升级305
21.2.1 Windows的升级305
21.2.2 Windows XP Service Pack307
练习手册309
第1章309
第2章310
第3章312
第4章314
第5章316
第6章317
第7章318
第8章320
第9章321
第10章323
第11章324
第12章325
第13章327
第14章329
第15章332
第16章334
第17章337
第18章339
第19章340
第20章342
第21章343
常见英文缩略语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