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南瑶族自治县志 1979-200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连南瑶族自治县志 1979-2004
  • 连南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828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034页
  • 文件大小:239MB
  • 文件页数:11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连南瑶族自治县志 1979-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0

第一篇 建置 区划51

第一章 建置51

第一节 位置面积51

第二节 建置沿革51

第二章 行政区划52

第一节 区划沿革52

第二节 县城 乡镇55

第二篇 环境 资源62

第一章 自然环境62

第一节 地质 地貌62

第二节 土壤 植被66

第三节 气候水文71

第二章 自然资源83

第一节 土地资源83

第二节 矿产资源83

第三节 水资源84

第四节 动物资源85

第五节 植物资源86

第六节 自然风景87

第三章 自然灾害87

第一节 水灾87

第二节 旱灾90

第三节 大风、雷击、冰雹、雪灾92

第四节 低温阴雨93

第五节 寒露风94

第三篇 人口95

第一章 人口概况95

第一节 人口数量95

第二节 人口密度96

第三节 人口变动97

第二章 人口普查与人口构成98

第一节 人口普查98

第二节 人口构成99

第三章 计划生育104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104

第二节 生育状况106

第三节 生育政策108

第四节 宣传教育113

第五节 服务工作114

第四篇 民族 宗教115

第一章 民族115

第一节 民族分布115

第二节 主要姓氏来源与分布117

第三节 民情风俗123

第四节 语言134

第五节 民族政策的实施136

第二章 宗教信仰141

第一节 宗教活动的恢复141

第二节 瑶族民间信仰142

第三节 宗教事务管理149

第五篇 经济综述151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151

第一节 经济总量151

第二节 经济结构154

第三节 经济效益156

第二章 开放与开发156

第一节 改善投资兴业环境156

第二节 招商引资157

第三节 经济开发159

第四节 劳务经济160

第六篇 体制改革162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162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2

第二节 工业企业经营体制改革164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166

第四节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172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175

第二章 政治体制改革179

第一节 民主政治建设179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182

第三节 事业单位改革185

第四节 人事制度改革185

第五节 司法制度改革188

第七篇 经济管理190

第一章 计划1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0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190

第三节 计划管理193

第二章 审计194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4

第二节 审计工作195

第三节 违纪案件处理198

第三章 物价1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9

第二节 物价改革200

第三节 物价监督201

第四节 价格水平201

第四章 统计2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9

第二节 统计项目209

第三节 普查和抽样调查209

第四节 统计分析213

第五节 统计监督213

第六节 统计服务214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2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4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215

第三节 经济检查217

第四节 经济合同与商标广告管理217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221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2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22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223

第三节 计量管理223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督224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225

第六节 生产许可证及组织机构代码管理225

第七节 行政执法226

第七章 国土资源管理2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227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227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目标228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232

第五节 农田保护和耕地开发234

第六节 地籍测绘与地名管理235

第七节 土地市场及地产交易236

第八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236

第八篇 农业及农村经济238

第一章 农业开发238

第一节 农业生产布局调整238

第二节 开发项目的实施239

第三节 开发效果239

第二章 种植业240

第一节 耕地面积240

第二节 粮食作物241

第三节 经济作物247

第四节 种植大户260

第五节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261

第六节 农作物病虫及防治264

第三章 养殖业270

第一节 家畜饲养270

第二节 家禽饲养272

第三节 水产养殖274

第四节 品种改良276

第五节 养殖业大户277

第六节 疫病防治277

第四章 农业机械281

第一节 农机种类及应用282

第二节 农机服务283

第三节 农机管理285

第五章 乡镇企业286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87

第二节 企业所有制形式287

第三节 企业结构288

第四节 企业管理288

第六章 农村经济收益293

第一节 农业产值293

第二节 农民收入294

第七章 气象事业2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6

第二节 仪器设备296

第三节 气象观测业务297

第四节 气象预报服务297

第五节 气象科研298

第九篇 扶贫开发299

第一章 扶持生产项目300

第一节 基地建设300

第二节 温饱工程302

第三节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303

第二章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304

第一节 移民搬迁304

第二节 住房改造305

第三节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306

第三章 智力扶贫与劳务输出308

第一节 智力扶贫308

第二节 劳务输出309

第四章 扶贫投入309

第一节 财政资金投入309

第二节 信贷扶贫投入310

第三节 社会捐赠扶贫投入311

第四节 对口扶持312

第十篇 林业316

第一章 森林资源317

第一节 森林面积与蓄积317

第二节 森林结构及分布317

第三节 林木生长与消耗319

第二章 山林权属320

第一节 国有山林320

第二节 集体山林322

第三节 自留山林322

第三章 植树造林323

第一节 采种育苗323

第二节 植树营林324

第三节 林业基地建设326

第四节 营林投资和林道建设326

第四章 森林保护3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329

第二节 封山育林329

第三节 改燃节柴329

第四节 护林防火330

第五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334

第六节 山林纠纷调处与森林公安334

第五章 森林开发335

第一节 采伐购销335

第二节 木材加工337

第三节 多种经营338

第四节 合资经营339

第十一篇 水利340

第一章 水利建设341

第一节 引水工程341

第二节 蓄水工程342

第三节 提水工程346

第四节 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346

第五节 水土流失治理348

第二章 饮水工程348

第一节 乡镇饮水工程建设348

第二节 板洞水库食水工程建设349

第三章 防洪抗旱350

第一节 指挥机构350

第二节 抗灾纪要351

第四章 水利管理3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2

第二节 工程管理352

第三节 水费征用354

第四节 多种经营354

第十二篇 工业 电力355

第一章 工业3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5

第二节 企业所有制形式356

第三节 工业门类365

第二章 电力380

第一节 管理机构381

第二节 水力发电381

第三节 电力输送385

第四节 供电用电394

第五节 “三电”工作398

第六节 安全管理402

第十三篇 交通 邮电405

第一章 交通4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05

第二节 交通建设407

第三节 交通运输418

第四节 交通管理424

第二章 邮政4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1

第二节 邮政业务432

第三节 邮政网路436

第四节 设施建设437

第三章 电信4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8

第二节 电信业务439

第三节 设施建设439

第四章 移动通信443

第一节 中国移动通信443

第二节 中国联通通信444

第三节 无线寻呼445

第五章 无线电管理4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6

第二节 主要工作446

第十四篇 商贸447

第一章 国有商业4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7

第二节 商品购销447

第三节 生猪定点屠宰450

第二章 供销合作 个体商业4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1

第二节 经营状况452

第三节 土特产购销457

第四节 农资供应458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461

第六节 商品储运462

第七节 个体商业462

第三章 粮油购销4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4

第二节 粮油收购464

第三节 粮油销售466

第四节 粮油储运468

第五节 粮油加工470

第四章 物资流通4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1

第二节 物资购销471

第三节 物资储运471

第四节 石油供应472

第五章 烟草 食盐专卖474

第一节 烟草专卖474

第二节 食盐专卖476

第六章 集市贸易477

第一节 市场建设477

第二节 市场交易478

第七章 对外经济贸易479

第一节 对外经济479

第二节 对外贸易482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484

第一章 机构484

第二章 城镇规划485

第一节 规划编制485

第二节 规划管理486

第三章 圩镇建设487

第一节 县城487

第二节 寨岗镇492

第四章 乡村建设493

第一节 瑶区建设493

第二节 汉区建设494

第五章 城镇乡村绿化494

第一节 城镇绿化494

第二节 乡村绿化496

第六章 城镇环境卫生496

第一节 街道清洁496

第二节 垃圾处理497

第三节 灭蚊 灭鼠498

第七章 房地产498

第一节 房产管理498

第二节 土地市场500

第三节 县城单位住房建设500

第八章 建筑业501

第一节 主要建筑施工企业501

第二节 勘测设计501

第三节 建筑结构502

第四节 施工技术和建筑机械502

第五节 质量监督502

第九章 城管监察503

第一节 监察机构503

第二节 市政监察503

第十章 环境保护504

第一节 环境监测504

第二节 环境污染506

第三节 环境治理508

第十六篇 财政 税务514

第一章 财政514

第一节 财政机构与体制514

第二节 财政收入515

第三节 财政支出518

第四节 国债发行522

第五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522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526

第二章 税务527

第一节 税务体制527

第二节 国税528

第三节 地税534

第四节 农业税收545

第十七篇 金融 保险548

第一章 金融548

第一节 银信机构548

第二节 货币与流通555

第三节 存款556

第四节 贷款559

第五节 结算561

第六节 金融监管563

第二章 保险565

第一节 财产保险565

第二节 人寿保险567

第十八篇 旅游 饮食 服务569

第一章 旅游5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9

第二节 旅游景点569

第三节 民族风情575

第四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575

第五节 旅游管理576

第六节 旅游宣传577

第七节 旅游经济578

第二章 饮食服务业579

第一节 餐饮业579

第二节 旅业579

第三章 休闲服务业580

第一节 娱乐580

第二节 保健 美容美发580

第三节 其他服务580

第十九篇 政党 群团58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连南地方组织582

第一节 组织机构582

第二节 连南历次党员代表大会584

第三节 重要决策591

第四节 组织建设595

第五节 宣传教育602

第六节 政法工作604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606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608

第九节 党校教育609

第十节 党史研究610

第二章 纪检监察611

第一节 机构611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611

第三节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613

第四节 纠正不正之风614

第五节 复查纠正历史错案614

第三章 信访机要保密615

第一节 信访工作615

第二节 机要工作618

第三节 保密工作619

第四章 人民团体620

第一节 工会620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623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625

第四节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28

第五节 县归侨侨眷联合会629

第六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629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631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634

第九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636

第二十篇 人大政府政协63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637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选举637

第二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639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45

第四节 议案办理和代表视察648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651

第一节 机构设置651

第二节 主要政务654

第三章 政协658

第一节 机构658

第二节 政协委员的产生659

第三节 县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659

第四节 提案工作663

第五节 文史资料工作664

第六节 调研视察665

第二十一篇 军事669

第一章 地方军事669

第一节 军事机构669

第二节 民兵工作670

第三节 兵役工作673

第四节 战备动员674

第五节 后勤保障674

第六节 拥政爱民675

第二章 驻军及军工企业676

第一节 驻军676

第二节 军工企业677

第二十二篇 公安 司法678

第一章 公安678

第一节 机构678

第二节 刑事犯罪侦查679

第三节 经济犯罪侦查682

第四节 治安管理683

第五节 交通管理689

第六节 消防工作693

第七节 户政管理695

第八节 出入境管理697

第九节 预审与监所管理699

第十节 警务监督701

第二章 检察702

第一节 机构702

第二节 司法监督704

第三节 看守场所监督707

第四节 预防及查处职务犯罪708

第五节 其他检察业务711

第六节 司法警察712

第四章 审判712

第一节 机构712

第二节 审判工作713

第三节 审判监督715

第四节 案件执行716

第五章 司法行政716

第一节 机构716

第二节 法制宣传717

第三节 人民调解718

第四节 律师事务719

第五节 公证业务720

第六节 法律援助721

第二十三篇 人事 劳动722

第一章 干部编制722

第一节 县级机关单位干部编制722

第二节 乡镇机关干部编制723

第三节 事业单位干部编制724

第二章 干部来源与结构725

第一节 干部来源725

第二节 干部结构726

第三章 干部工资福利待遇727

第一节 干部工资待遇727

第二节 干部福利待遇728

第四章 干部管理729

第一节 公务员录用管理729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管理729

第三节 人才流动管理730

第四节 干部奖惩730

第五节 干部考核731

第五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731

第一节 机构731

第二节 劳动就业管理732

第三节 劳动工资管理735

第四节 社会保障736

第五节 职业技能培训739

第六节 劳动保护740

第七节 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742

第八节 劳动力培训与输出743

第二十四篇 民政745

第一章 管理机构745

第一节 机构设置745

第二节 行政职能745

第二章 优抚安置746

第一节 拥军优属 褒扬烈士746

第二节 优待抚恤747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752

第三章 赈济双扶 老区建设754

第一节 灾害救济754

第二节 社会救济758

第三节 “双扶”工作765

第四节 革命老区建设767

第四章 社会福利769

第一节 社会福利经费769

第二节 孤寡老人福利770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771

第四节 弃婴收养772

第五节 收容遣送772

第六节 社会救助773

第五章 社会事务管理773

第一节 婚姻管理773

第二节 殡葬管理775

第三节 社团管理776

第六章 行政界线和地名管理778

第一节 行政界线管理778

第二节 地名管理780

第二十五篇 外事、侨务与港澳台工作783

第一章 外事783

第一节 外事接待783

第二节 出访交流784

第二章 侨务784

第一节 华侨 归侨 侨眷 概况784

第二节 侨务机构785

第三节 侨务 侨联工作785

第三章 港澳台工作787

第一节 旅居状况787

第二节 港澳台事务788

第二十六篇 精神文明建设 国防教育790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790

第一节 机构设置790

第二节 思想道德教育791

第三节 创建文明活动793

第二章 国防教育797

第一节 机构797

第二节 国防教育实施797

第二十七篇 教育799

第一章 概况7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799

第二节 教育结构800

第三节 普及教育程度801

第四节 学制改革与学校调整803

第二章 各类教育804

第一节 学前教育804

第二节 小学教育807

第三节 初中教育810

第四节 高中教育812

第五节 素质教育814

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818

第七节 成人教育819

第三章 教师821

第一节 教师队伍821

第二节 教师培训822

第三节 教师待遇823

第四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设备824

第一节 教育经费824

第二节 教学设施设备829

第二十八篇 科学技术835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835

第一节 机构835

第二节 队伍836

第二章 科研项目与经费837

第一节 科研项目837

第二节 科研经费838

第三节 科技成果840

第四节 引进和推广科技成果841

第三章 科技普及842

第一节 科技网络842

第二节 科技宣传842

第三节 科技培训843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教育843

第四章 防震减灾847

第一节 机构847

第二节 防灾847

第二十九篇 文化849

第一章 机构和设施849

第一节 机构849

第二节 设施850

第二章 文艺活动及学术研究852

第一节 文艺创作852

第二节 文艺演出854

第三节 广场文化856

第四节 学术研究856

第三章 文物古迹与民间文艺857

第一节 文物古迹概况857

第二节 文物保护与利用859

第三节 民间文艺859

第四章 图书862

第一节 图书发行862

第二节 图书阅览863

第五章 电影 录像864

第一节 电影放映864

第二节 电影发行和管理865

第三节 录像放映865

第六章 档案 史志865

第一节 档案收集整理865

第二节 档案监管867

第三节 档案利用868

第四节 史志编修869

第五节 古籍整理871

第七章 新闻报刊与文化管理872

第一节 报刊872

第二节 新闻报道872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873

第八章 广播 电视874

第一节 广播874

第二节 电视876

第三十篇 体育881

第一章 设施 设备881

第一节 体育场地881

第二节 体育器材882

第二章 群众体育882

第一节 学校体育882

第二节 机关、职工体育883

第三节 农村体育884

第四节 民族体育885

第五节 老年人体育885

第六节 全民健身886

第七节 体育表演887

第三章 体育竞赛887

第一节 举办县级体育比赛887

第二节 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889

第三节 承办省、市竞赛893

第三十一篇 医疗 卫生895

第一章 机构8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895

第二节 主要医疗卫生单位896

第二章 医疗卫生队伍与器械900

第一节 队伍结构900

第二节 医疗器械901

第三章 公共卫生905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905

第二节 食品卫生906

第三节 城镇卫生907

第四节 农村卫生908

第五节 学校卫生911

第六节 健康教育912

第四章 疾病防治912

第一节 计划免疫912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914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917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918

第五节 慢性病防治919

第五章 妇幼保健921

第一节 妇幼卫生项目建设921

第二节 新法接生922

第三节 儿童保健922

第四节 妇女保健924

第六章 临床医学925

第一节 中医925

第二节 西医926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928

第四节 护理929

第五节 药品930

第六节 民间医药930

第七章 医疗卫生管理931

第一节 设施建设和管理931

第二节 医政管理932

第三节 药政管理934

第四节 药品检验935

第五节 医疗保障制度935

第六节 卫生监督936

第七节 无偿献血939

第八节 红十字会940

第八章 业务培训与科研940

第一节 业务培训940

第二节 医学科研941

第三十二篇 社会943

第一章 婚姻 家庭943

第一节 婚俗943

第二节 家庭947

第二章 人民生活948

第一节 收入状况948

第二节 消费状况950

第三节 生活结构951

第三十三篇 人物952

第一章 人物传952

第一节 连南籍人物952

第二节 外县(市)人物959

第二章 人名录961

第一节 省级以上中共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名录961

第二节 烈士名录965

第三节 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人员966

第四节 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知名人士967

第五节 各界知名人士名录968

第六节 县内获高级技术职称人员979

第七节 获省(部)级以上表彰人员980

附录987

一、专记987

二、文件辑存996

三、1996年出版的《县志》补遗1020

表格索引1024

编后记10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