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124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74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784页
- 主题词:医学-医药卫生人员-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医学检验-医药卫生人员-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检验基础1
第一章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
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8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23
第四章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33
第五章 血型和输血41
第六章 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54
第七章 尿理学检验58
第八章 尿有形成分检查63
第九章 尿液化学检查73
第十章 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87
第十一章 粪便检验95
第十二章 脑脊液检验102
第十三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110
第十四章 精液检查119
第十五章 前列腺液检查124
第十六章 阴道分泌物检查126
第十七章 羊水检查129
第十八章 脱落细胞检查132
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145
第一章 绪论145
第二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146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149
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156
第五章 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162
第六章 其他贫血及其实验诊断170
第七章 白血病概述175
第八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178
第九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179
第十章 慢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183
第十一章 特殊类型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185
第十二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187
第十三章 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189
第十四章 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191
第十五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193
第十六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195
第十七章 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诊断197
第十八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199
第十九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203
第二十章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210
第二十一章 血栓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17
第二十二章 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222
第二十三章 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224
第三篇 临床化学225
第一章 绪论225
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226
第三章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248
第四章 血浆蛋白质检查260
第五章 诊断酶学266
第六章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277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293
第八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299
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302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316
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328
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的检查344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348
第十四章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365
第十五章 血清酶催化活性浓度和代谢物浓度酶法检测技术369
第十六章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374
第十七章 标本、试剂、量器常识375
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379
第一章 概论379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379
第二节 临床免疫学383
第三节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384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386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386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387
第三节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387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388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389
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389
第二节 免疫佐剂390
第三节 抗血清的制备391
第四节 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392
第五节 抗血清的纯化392
第四章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394
第一节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394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95
第三节 基因工程抗体制备396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397
第五章 凝集反应399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399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399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399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401
第五节 抗球蛋白试验401
第六章 沉淀反应402
第一节 沉淀反应的特点402
第二节 液体内沉淀试验402
第三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403
第四节 免疫电泳技术404
第五节 沉淀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405
第七章 放射免疫分析407
第一节 放射免疫技术407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408
第三节 免疫放射分析408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409
第八章 荧光免疫技术410
第一节 概述410
第二节 荧光抗体技术411
第三节 荧光免疫分析的类型413
第四节 荧光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416
第九章 酶免疫技术417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的特点417
第二节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419
第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20
第四节 酶免疫测定的应用422
第十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423
第一节 概述423
第二节 化学发光剂和标记技术423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424
第十一章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427
第一节 生物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427
第二节 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428
第三节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特点429
第四节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应用430
第十二章 固相膜免疫测定432
第一节 概述432
第二节 免疫金标记技术432
第三节 膜载体免疫测定的种类与原理433
第十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37
第一节 概述437
第二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439
第三节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40
第四节 亲和组织化学染色441
第五节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443
第六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443
第十四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445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445
第二节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及亚群分类446
第三节 其他的免疫细胞447
第四节 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及应用447
第十五章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449
第一节 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449
第二节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451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452
第十六章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的测定453
第一节 生物学测定方法453
第二节 免疫测定方法454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分子测定的临床应用455
第十七章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457
第一节 概述457
第二节 数据的显示与分析459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的技术要求460
第四节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的应用461
第十八章 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464
第一节 血清IgG、IgA、IgM测定464
第二节 血清IgD和IgE测定465
第三节 尿液及脑脊液Ig测定466
第四节 血清IgG亚类测定及临床意义466
第五节M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467
第六节 轻链测定及临床意义468
第七节 冷球蛋白的检测468
第十九章 补体检测及应用469
第一节 概述469
第二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469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470
第四节 补体结合试验471
第五节 补体受体的测定472
第六节 补体测定的应用472
第二十章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474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474
第二节 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系统476
第三节 自动化荧光免疫分析系统478
第四节 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系统479
第二十一章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481
第一节 概述481
第二节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原则482
第三节 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之间的关系484
第四节 常用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485
第五节 免疫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数据处理486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488
第一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488
第二节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489
第三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491
第四节 先天性感染的免疫检测495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检测497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99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499
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502
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504
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505
第二十四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08
第一节 概述508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损伤508
第三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510
第四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检测512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518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518
第二十五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20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520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520
第三节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521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常用的免疫检测522
第五节 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测定523
第二十六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24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524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524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526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检验527
第二十七章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530
第一节 肿瘤抗原530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531
第三节 肿瘤免疫学检验531
第二十八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36
第一节 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536
第二节 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537
第三节HLA分型538
第四节 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539
第五节 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540
第六节 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541
第五篇 微生物学及检验543
第一章 绪论543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546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551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555
第五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559
第六章 微生物检验概述561
第七章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567
第八章 培养基570
第九章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573
第十章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577
第十一章 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581
第十二章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583
第一节 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583
第二节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583
第三节 自动药敏检测系统584
第十三章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585
第十四章 肠杆菌科及检验593
第十五章 弧菌科及检验606
第十六章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611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614
第十八章 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622
第十九章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627
第二十章 不发酵菌及检验630
第二十一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634
第二十二章 衣原体及检验637
第二十三章 立克次体及检验640
第二十四章 支原体及检验645
第二十五章 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648
第二十六章 螺旋体及检验650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653
第二十八章 真菌检验665
第二十九章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671
第三十章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677
第三十一章 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685
第三十二章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688
第六篇 寄生虫学及检验693
第一章 总论693
第二章 医学蠕虫696
第三章 医学原虫703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707
第五章 实验检验技术709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大纲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