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处理与编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处理与编码
  • 吴伟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184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信息-编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处理与编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信息论基础1

第1章 无失真信源与信息熵2

1.1 信源特性与分类2

1.1.1 信源的统计特性2

1.1.2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2

1.2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7

1.2.1 信息熵和信息量的基本概念7

1.2.2 熵的数学性质9

1.2.3 熵的公理化结构12

1.3 离散序列信源的熵14

1.3.1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H(U)与消息熵HL(U)14

1.3.2 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H(U)与消息熵HL(U)15

1.4 互信息18

1.4.1 单个消息的互信息18

1.4.2 消息序列的互信息I(U;V)21

1.4.3 信息不增性原理23

1.5 冗余度24

1.6 连续信源的熵与互信息26

习题34

第2章 限失真信源与信息率失真函数39

2.1 引言39

2.2 R(D)函数的性质42

2.3 离散信源R(D)函数的计算44

2.3.1 等概率对称性失真信源R(D)函数的计算44

2.3.2 一般情况下的参量表达式47

2.3.3 R(D)函数的迭代算法50

2.4 连续(模拟)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R(D)52

习题59

3.1.1 信道的分类62

3.1 信道的分类与描述62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62

3.1.2 信道描述63

3.2 无干扰离散信道64

3.3 离散单个消息(符号)信道及其容量68

3.4 离散消息序列信道及其容量74

3.4.1 无记忆离散消息序列信道74

3.4.2 有记忆离散消息序列信道75

3.5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76

3.5.1 连续单个消息信道及其容量76

3.5.2 一般迭加性干扰的单消息连续信道77

3.5.3 限时限频限功率的白色高斯噪声信道79

3.5.4 有公共约束的连续消息序列信道81

3.6.1 信道容量代价函数C(F)84

3.6.2 信道冗余度84

3.6 信道容量代价函数C(F)及信道冗余度84

3.7 多用户信道85

3.7.1 引言85

3.7.2 多址信道87

3.7.3 广播信道90

3.7.4 相关信源的多用户信道93

习题95

第二篇 信息处理的实现方法100

第4章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优化100

4.1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100

4.2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单指标优化103

习题107

第5章 信源编码109

5.1 无失真信源编码109

5.1.1 等长编码定理111

5.1.2 变长编码定理113

5.1.3 最佳变长编码—哈夫曼编码118

5.1.4 算术编码122

5.2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126

5.3 矢量量化编码130

5.3.1 最佳标量量化编码130

5.3.2 矢量量化编码131

5.4 预测编码134

5.4.1 预测编码的基本原理134

5.4.2 预测编码的基本类型136

5.5 变换编码140

5.5.1 正交变换的基本数学知识141

5.5.2 几种主要变换编码141

5.5.3 小波变换编码150

5.6 传真编码151

5.6.1 文件传真的基本特性152

5.6.2 三、四类传真机的实用化压缩编码155

5.7 语音压缩编码161

5.7.1 波形编码ADPCM基本原理163

5.7.2 参量编码的线性预测编码器LPC164

5.7.3 混合编码的各类方法165

5.7.4 低延迟码激励线性预测(LDCELP)编码器167

5.7.5 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器168

5.7.6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169

5.8 图像编码172

5.8.1 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及其技术标准JPEG173

5.8.2 面向通信的视频压缩编码及其技术标准H.261175

5.8.3 活动图像压缩编码及其技术标准MPEG178

5.8.4 第二代视频编码180

习题183

6.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186

第6章 密码186

6.2 保密学的理论基础190

6.3 序列(流)密码198

6.4 分组(块)密码207

6.5 公开密钥密码218

6.6 认证系统223

6.7 模拟消息加密体制230

6.8 GSM的鉴权与加密236

习题238

第7章 信道编码242

7.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242

7.2 线性分组码247

7.3 循环码256

7.4 BCH码263

7.5 卷积码269

7.5.1 卷积码编码270

7.5.2 卷积码的译码275

7.5.3 卷积码的距离特性283

7.6 纠正突发错误码284

7.7 交织码287

7.8 级连码291

7.9 信道编码的性能界限293

7.9.1 信道编码定理294

7.9.2 信道编码的构造性能界限298

7.10 实际信道编码应用301

7.11 Turbo码306

7.12 高效率信道编码TCM310

习题317

附录 习题参考答案386

参考文献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