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护理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科护理基础
  • 童雅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1685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科护理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疾病的护理及护理技术1

第一节 呼吸系疾病的护理1

一 呼吸系病的一般护理1

(一)病室环境设置和要求1

(二)一般护理原则2

(三)对症护理2

二 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8

三 支气管扩张的护理10

四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13

五 肺气肿的护理16

六 肺不张的护理19

七 肺炎的护理21

(一)大叶性肺炎21

(二)支气管肺炎22

(三)非典型肺炎23

八 休克型肺炎的护理25

九 肺化脓症的护理28

十 肺结核病的护理31

十一 支气管肺癌的护理43

十二 胸膜炎的护理44

十三 脓胸的护理46

十四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49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护理技术52

一 常用药物过敏试验52

(一)结核菌素试验52

(二)青霉素过敏试验54

(三)普鲁卡因过敏试验56

(四)碘过敏试验56

二 药物气管、支气管滴入法59

(一) 直接穿刺法59

(二) 鼻孔插入法60

(三) 支气管肺导管术64

三 体位引流术67

四 拔罐子(吸杯术)70

五 肺活量测定73

六 胸腔穿刺术75

七 人工气胸术79

八 人工气腹85

九 胸腔抽气术87

十 支气管镜检查89

十一 支气管碘油造影术90

第二章 消化系疾病的护理及护理技术93

第一节 消化系病的护理93

一 消化系病的一般护理93

(一)病室的设置和安排93

(二)饮食护理93

(三)对症护理94

二 急性和慢性胃炎的护理98

(一)急性胃炎98

(二)慢性胃炎99

三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100

四 胃癌的护理106

五 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护理108

六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109

七 局限性肠炎的护理111

八 肠结核的护理113

九 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114

十 肝硬变的护理115

十一 肝癌的护理122

十二 肝脓肿的护理123

(一)化脓性肝脓肿123

(二)阿米巴性肝脓肿124

十三 胆石症的护理126

十四 胆囊炎的护理127

十五 胆道蛔虫症的护理129

十六 胰腺炎的护理130

第二节 消化系统的护理技术133

一 胃灌洗法133

二 胃液分析136

(一)胃管插入法136

(二)胃液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139

(三)无胃管胃液分析法140

三 十二指肠引流术142

四 腹腔穿刺术145

(一)腹腔放液术145

(二)腹腔试探穿刺149

(二)腹水检验的临床意义149

(一)肝穿刺活组织检查150

五 肝穿刺术150

(二)肝穿刺抽脓术153

六 脾穿刺术154

七 胃肠道钡餐透视155

八 钡剂灌肠法158

九 胆囊造影术160

十 腹膜后充气造影术164

十一 食道镜检查法166

十二 胃镜检查法167

(一)胃镜的种类168

(二)胃镜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68

(三)检查方法169

十三 腹腔镜检查术171

十四 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法173

十五 门静脉循环时间测定178

(一)肝功能介绍180

十六 肝功能试验180

(二)肝功能试验的种类及方法181

十七 胰腺功能试验187

十八 封闭疗法190

第三章 心血管病的护理及护理技术197

第一节 心血管病的护理197

一 心血管病的一般护理197

二 风湿热的护理200

三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203

四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护理205

五 高血压病的护理206

六 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210

七 梅毒性心脏病的护理213

八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护理215

(一)房间隔缺损218

九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护理218

(二)室间隔缺损219

(三)动脉导管未闭220

十 心力衰竭的护理221

十一 心律紊乱的护理226

十二 心包炎的护理232

(一)急性心包炎232

(二)慢性心包炎234

一 动脉波的测定235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护理技术235

二 静脉压的测定237

三 血循环时间的测定238

四 心包穿刺术241

五 减压试验243

六 冷加压试验244

七 心导管检查术245

八 心电图描记法249

九 心电图负荷试验253

第四章 泌尿系病的护理及护理技术255

第一节 泌尿系病的护理255

一 泌尿系病的一般护理255

二 肾小球性肾炎的护理257

(一)急性肾炎258

(二)慢性肾炎260

三 肾盂炎及肾盂肾炎的护理263

四 尿毒症的护理265

第二节 泌尿系的护理技术267

一 肾功能试验267

(一)酚红排泄试验268

(二)浓缩和稀释试验270

(三)尿素廓清试验274

二 应用内生肌酐的肾清除率测定275

(四)取血测定非蛋白氮检查肾脏功能275

三 埃狄(Addis)氏沉渣计算法276

四 分杯试验278

五 膀胱导尿术280

六 泌尿道造影术282

(一)肾盂逆行造影术282

(二)静脉肾盂造影术284

(三)膀胱逆流造影术286

第五章 血液病的护理及护理技术289

第一节 血液病的护理289

一 贫血的护理289

二 白血病的护理299

(一)急性白血病300

(二)慢性白血病301

三 紫癜病的护理303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3

(二)过敏性紫癜304

第二节 血液病的护理技术305

一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305

二 骨髓穿刺术307

第六章 内分泌、新陈代谢病的护理及护理技术311

第一节 内分泌、新陈代谢病的护理311

一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311

二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护理312

三 尿崩症的护理316

四 阿狄森氏病的护理317

五 糖尿病的护理319

第二节 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技术操作324

一 基础新陈代谢测定324

二 葡萄糖耐量试验326

三 胰岛素耐量试验328

(一)尿中17酮类固醇的测定329

五 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329

四 葡萄糖加胰岛素耐量试验329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试验330

(三)罗-凯-包(Robinson-Kepler-Power)三氏水试验331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332

(五)肾上腺素试验333

(六)尿崩症试验334

第七章 神经系疾病护理及护理技术335

第一节 神经系疾病的护理335

一 截瘫病人的护理335

二 癫癎的护理336

三 脑血管病变的护理339

(一)脑出血339

(二)脑血栓形成339

(三)脑栓塞340

(四)脑血管痉挛340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341

一 人工发热疗法344

第二节 神经系的护理技术344

二 腰椎穿刺术346

三 气脑造影349

四 脑室造影351

五 脑血管造影352

六 膀胱的虹吸排液法354

第八章 物理原因疾病的护理358

中暑病人的护理358

第九章 中毒的急救和护理360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360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361

第三节 药物中毒362

一 砷中毒362

二 巴比妥酸盐中毒363

(一)有机磷化合物中毒364

三 农药中毒364

(二)六六六和二二三中毒365

第十章 传染病的护理367

第一节 传染病的一般护理367

第二节 肠胃传染病的护理371

一 伤寒、副伤寒的护理371

二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374

三 传染性肝炎的护理376

四 食物中毒的护理378

五 布氏杆菌病的护理379

第三节 呼吸传染病的护理381

一 流行性感冒的护理381

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383

三 白喉的护理384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387

一 斑疹伤寒的护理387

第四节 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护理387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388

二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388

三 疟疾的护理390

四 黑热病的护理393

五 丝虫病的护理395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护理396

一 蛔虫病396

二 钩虫病398

三 血吸虫病400

四 阿米巴痢疾402

第十一章 内科疾病的膳食疗法405

一 膳食对病人的治疗意义405

二 医院内的膳食种类405

(一)基本膳食405

(二)特别膳食406

第十二章 各种标本的采取、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417

第一节 血液标本417

一 全血或血浆标本的采取、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417

二 血清标本的采取、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421

三 血清学检验424

四 血液培养标本的采取426

第二节 痰标本427

一 痰标本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427

二 痰标本的收集和送验429

第三节 小便标本430

一 小便标本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430

二 小便标本的收集、保存及送验432

第四节 大便标本435

一 大便标本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435

二 大便收集法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