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菜根谭(用人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童一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ISBN:780648635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菜根谭 人生哲学 商业经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菜根谭(用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贤者任能3
菜根絮语3
取非其官 天下难哉3
知人善任 各得其所3
圣贤之美 在于头脑3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4
舜举五臣 无为而化4
刚愎自用 国无宁日4
彼此相似 是非难变5
不患无才 患无用道5
当官执政 责任任凭5
智者献计 能者进功6
不明于象 论材审用6
良弓难张 良马难乘6
其进锐者 其退速也7
任人以事 存亡治乱7
所谓明者 众不得为7
贤德之人 必用道义7
小才大用 力不从心8
不能而为 岂不悖哉8
君子操权 正以立术8
用人宗旨 依据才干9
论德定次 量能授官9
德不称位 不祥大焉9
因任授官 循名责实10
功劳俸禄 与之相配10
力胜其任 能称其事10
因人而宜 各尽其才10
官盛任使 忠信重禄11
知人善任 按劳取酬11
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11
亲近小人 非治之道12
亲近君子 朝无秕政12
近贤则聪 近愚则聩12
有德之人 远避声色13
疏远贤人 大权旁落13
不近小人 谗者远矣13
国有忠臣 奸邪不起14
重用君子 小人远矣14
取用忠信 去之诈伪14
驱逐奸民 社会安定14
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15
因人而宜 因才委任15
明主之举 在于治吏15
论别艺能 百官序矣15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16
贵之不骄 委而不专16
骐骥不乘 皇皇更索16
歪风盛行 绳墨不正16
奸佞之人 勿委重任17
重信小人 将失贤士17
用非所养 古今通病17
俸禄充足 臣下肱骨17
财者君轻 死者士重18
开其道路 察而用之18
用兵之道 崇礼厚禄18
项王处事 妇人之仁19
居位之长 理应厚禄19
高薪养廉 是否应该19
能守善战 念其待遇20
忠直官员 委以重任20
高悬爵位 以才得之20
将之于外 令所不受20
养贤之道 贤一泽万21
得贤将者 兵强国昌21
长远大计 在于用贤22
知贤不用 将要失败22
宰相贤能 国家大治22
贤良士众 国家得治22
广得贤士 功成名就23
缓贤忘士 国之将亡23
所得贤人 安逸国治23
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24
帝王之道 在于用人24
君欲无盗 举贤而任24
给予信任 使其施展24
主张权力 适当下放25
提高待遇 给予权力25
授权于人 充分信任25
上掣其肘 下不死绥26
揽权之弊 大权旁落26
不协于极 皇则受之26
君主刻薄 万民不服27
人洁以进 与其洁也27
体恤下属 下属感激27
以力服人 非心服也27
君子贤人 气度如海28
尊敬贤人 容纳众人28
君子之爱 人也以德28
威严猛厉 闭而不竭29
天之生人 各有偏长29
菜根故事31
武丁演梦意用人31
子牙垂钓待文王32
穆公用人霸西戎33
孙武拜将斩王妃35
商鞅变法强秦国38
惠王兼听善其择41
礼贤下士国崛起43
赵王知人委大任45
礼贤下士成霸业48
刘邦尊儒胜霸王50
知人善任用冯嫽53
刘秀不杀“强颈令”55
曹操数令求贤士58
孙策释仇太史慈61
刘备不屈千里马63
孔明注重接班人65
文弱书生拜大将67
女皇倚重狄仁杰69
群集众贤创盛世73
范仲淹用人细故76
捐弃前嫌选猛将78
礼待朱升得良策82
任贤老少皆相参84
太宗大胆用汉人87
康熙重科技人才93
量材适用97
菜根絮语97
所求材者 为其治民97
见贤而用 不同君欲97
内不避亲 外不避仇98
自今立政 勿以?人98
为政之要 在于用人98
能者进之 无能者退99
官无主见 自害其身99
才臣庙堂 能臣臂指99
任用人才 兴作事功100
遇士无礼 不可得贤100
广得贤才 可建功劳100
知人之道 方法七则101
课勤察能 从以赏罚101
不守信用 似其豺狼102
宁可过君 不可失佞102
选贤贡士 据实而言102
忠诚正直 聪明能干103
无德无才 好似狼豺103
选拔人才 以才取人103
水平高低 见其志向104
选用人才 不求全备104
鉴人好坏 在于功过104
必经核实 然后用之105
先析品行 而后授任105
要用其人 仔细考察105
使之以物 以观其态106
见其阴阳 乃知其心106
审其好恶 知其长短106
人之过也 斯知仁矣107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107
无以流言 以定其身107
观其言行 慎予官职108
表里如一 名实相符108
深受迷惑 相似事物108
失于真士 黎丘之智109
揽名考质 以参其实109
任用官吏 必以其才109
任用之人 要看实际109
选用人才 多方考察110
择圣以德 用贤以道110
表现相同 则观其道110
通达显贵 观其所举111
校之以礼 安于慎重111
要知其人 可视其友111
有行好善 事君日益112
何谓六戚 何谓四隐112
示其一物 看其好恶112
显达富贵 观其所礼113
示以财货 见之廉洁113
有识之人 遍知其事114
任贤举能 官民和睦114
事在是非 公无远近114
任人唯贤 加以举荐114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115
贤圣之君 不私其亲115
以能受官 成功之君115
选拔贤能 以循绳墨116
君功以选 吏功以治116
得贤者昌 失贤者亡116
治国家者 先择佐臣116
辅不可弱 辅弱则倾117
唯才是举 得而用之117
举善任之 择善从之117
选择官吏 考其实才118
千金易得 一士难求118
所用之人 必要称职118
必考其终 必求其当118
天下之事 尤在于人119
欲讲富强 则要储才119
论资排辈 难得异材119
君明成国 国治成君119
政体无分 强国为善120
治政严明 国家强大120
知贤不举 岌岌殆哉120
推举贤良 注重功业120
所创功绩 如实则赏121
听取意见 审查其实121
知虑取舍 稽之以成122
明主之吏 起于州郡122
观其容貌 听其言辞122
考察实际 观察行为122
臣守其业 以效其功123
无以益民 尸位素餐123
以官课材 以官为验123
有能之人 后居其位124
考查官员 不以声誉124
官员选弃 功劳实绩124
励精图治 在于人才125
因名则实 因实课功125
听言不试 妄者得用125
明主择贤 在于其材126
为民选官 材必先论126
覆见善游 奔见良御126
路不艰险 难识好马127
素餐之吏 久尸厚禄127
不引鸟号 不知强劲127
危见臣节 乱识忠良127
求贤之道 并非一条128
识材辨玉 须待时期128
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128
凡贤能者 先试以事129
不临危难 不见其心129
事到关键 见其节操129
实践观察 不看一时129
实践检验 贤能为上130
凡人不知 非名不见130
知人善任 臣民感激130
千里之马 还要伯乐131
贤明识才 招纳人才131
得地千里 不若一圣131
菜根故事132
知人善任取其长132
圣君明主用良臣134
三易其主投明君135
驭良臣者得天下139
因材施用终兴邦141
知人善任霸天下143
繁荣盛景因得人145
知人善任成盛景148
唯才是举留佳话150
量才施用治国政151
用尽英才创盛世152
不拘一格用人才158
“人无完人”要明白161
天生我材必有用164
齐景公拜将放权166
礼贤下士成大器168
知人善任成霸业170
用人所长成大功173
宰相举贤不避亲176
思君思国思社稷178
为治之道183
菜根絮语183
品德高尚 人所敬仰183
何为君子 何为小人183
有德为功 无德为乱183
选才之道 以德为先184
衡量人才 以德为本184
国家用人 品德为本184
知人之性 莫难察焉184
是否有才 实践检验185
人才难得 人才易失185
见贤不留 使能不怠185
推荐德才 国家兴旺186
馈赠国宝 不如荐贤186
当务之急 亲近贤人186
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186
贤人在位 天下而从187
忠臣于君 推贤荐能187
举荐贤人 功劳之举187
君主英明 信贤而任187
贤主之求 有道之士188
国安注相 国危重将188
贤所不用 君者耻辱188
广罗人才 治国根本188
功加于民 德称其位189
任得其力 官得其能189
世不绝圣 国不绝贤189
知贤不荐 即为不忠189
处心积虑 求贤为大190
任用贤能 检验自己190
唯才是举 得而用之190
忠义之士 在于进贤190
讲献贤才 受到奖赏191
推荐人才 受之以赏191
安天下人 使之乐业191
所荐贤者 以贤给赏191
知贤不进 朝有刓印192
爱才之心 用才之能192
推荐错误 以法论处192
贤臣之进 大臣之责192
选天下才 任天下事193
核心人物 重要之责193
守不易知 择司宪者193
举贤之名 用贤之实193
不患无臣 患无君使194
君主用贤 国家得治194
有贤不用 国之将亡194
不接之患 自以为智195
治世之短缘由无贤195
天下贤者 岂古之人195
相马失马 马在相中196
不遇其世 所以功名196
论材审用 必明于象196
不可而己 无所不己196
任人以事 治乱之机197
善于用人 使之自觉197
有才之官 善于用人197
不肖以罚 使贤以义198
人主之弊 使而无用198
驭下之权 不可释之198
御百里手 勿之千里198
正确管理 敬畏服从199
取非其官 岂不难哉199
任天下才 无所不可199
无为而化 用人得要200
恃智自用 国将忧矣200
天下混乱 在于立法200
非常之功 待非常人201
天下之难 难在用人201
中人之性 在于使用201
有机可乘 定能取胜202
为治之道 在于用人202
不患无才 只患无道202
用人行政 相扶以治202
正确用人 后能制之203
御将者难 有才者甚203
知人者难 用人更难203
苟大意得 不拘小节203
人不同能 不可责成204
主管部门 选贤为先204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204
天下万事 不可备能205
不以小节 以障其功205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205
天地之间 绝无全能205
不可必得 故思其次206
所谓贤者 并非全才206
举贤任能 难得十全206
事物选择 重其长处206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207
进贤之难 在于废贱207
毫无妒忌 荐举贤能207
如今士子 与往甚远208
治理天下 求得人才208
乱国之中 非无贤人208
贤者废锢 不得圣主208
何世无才 弃之草泽209
普天之下 不缺贤才209
千里马有 唯缺伯乐209
何患无才 尺度宽些210
有贤不知 如同无贤210
苛能识之 何患无人210
知贤为难 知能为难211
未能大治 用之不尽211
何患无才 未有金台211
天下实材 深伏不发211
有用之名 无用之实212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212
论德施官 圣君之道212
寻求贤者 如是者强213
不论贵贱 诚之以求213
法不独立 类不自行213
急得其人 身佚国治213
不视而见 大治状态214
明智仁慈 君子珍宝214
日积月累 校之以功215
精通道者 管理事物215
认贤知良 即为明智215
尊敬珍宝 铲除妖孽216
选才奉君 上等臣也216
亡国之人 独断专行216
马必驾驭 知其驽良217
贤者待用 而后兴理217
遗老失闲 此官必办217
不同之人 举才不一218
圣贤小人 具体分析218
能而不蔽 败而不饰218
圣贤之人 善者好之219
好知其恶 天下鲜也219
流言所传 不足为凭219
世俗称誉 危险言语220
士其难知 博之为可220
评价其人 客观公允220
忠诚守信 然后求能221
人固难全 所用其长221
人有所短 诚其大略221
尊崇贤能 天下将治221
屡省考绩 以临臣下222
先察而任 国之兴旺222
对人接物 用其所长222
利用众长 统治天下222
贤主用人 因材施用223
兼而用之 故无弃才223
菜根故事224
买下死马得千里马 筑台纳贤尽得贤才224
微服私访洞察贤才 知心称赞推荐栋梁225
老伯乐勇荐九方皋 秦穆公喜得千里马226
求全责备痛失良将 用人所长终得贤才227
多方用人以图霸业 不负众望终立功劳229
汉武帝以材用贤士 私生子沙场立战功233
任用小人颠倒是非 贪爱女色诛杀良臣235
误中反间废弃廉颇 不听劝谏重用赵括237
不信乐毅更换庸材 燕国大败反受其辱239
选择贤臣犹豫再三 众位贤臣群策群力241
太祖用人鄙视奸佞 慧眼识人不用陶谷244
雍正皇帝任人有术 忠贤大臣献策建功246
秦国穆公求贤若渴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248
任人唯贤终成大业 用人方略用其不疑251
广揽人才取夺江山 明朝太祖计谋用人256
大人不计小人之过 原谅车夫终得报答262
多用别人优点长处 刘秀用才终兴大汉265
不计前仇重用降将 项羽驭人风格高尚268
宽宏大度容天下事 不计前仇录用良才270
明辨良莠275
菜根絮语275
学问之人 先立志向275
求得学问 在于志向275
立下大志 勇于献身275
有志不立 无著力处275
无其大志 容易自满276
善言美行 敬慕而记276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276
得便宜处 不得再去277
谋利如愿 百不挑一278
孰能无过 贵在改正278
不善之人 引人为戒279
万事万物 来之不易279
君子之务 尽有之矣281
依利而行 取怨之道281
立定志向 不为所染282
当用于正 则为圣贤282
君子修身 在于诚信283
终身让畔 不失一段284
忠信笃敬 其在己者284
不思种德 昙花一现285
虚怀若谷 义理来居285
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285
人之常情 爱于诚信286
气性不和 俱无足取286
本足于身 切实求来287
觉有不是 迅速改正287
为人称道 在于德行287
为子谋产 不如授业288
气要高旷 不可疏狂288
居卑之后 乃知高危288
自夸自大 可为大戒289
茅舍竹篱 自饶清趣289
圣人之徒 知错能改290
恩泽不厚 好事难临290
自识清高 难以进步290
风与火值 扇炎起凶291
养之为君 暴为匹夫291
为人做事 平心静气291
美色美音 外来之地292
束己要严 对人则宽292
控制自己 端正自己292
对待小人 若隐若离293
求身自律 不以责下293
励精图治 自满招损293
谦虚谨慎 治性之道294
为善为恶 天下尽知294
责己要严 待人要宽294
反躬自省 汲取教训295
严于律己 君子之道295
出现错误 查找自责295
贵而不骄 委而不专295
遵其制度 守其原则296
取法于上 仅得其中296
遇而思之 稳而安之297
放松要求 行为苟同297
宽而严厉 强中有义298
君子之道 德之崇高298
潜夫之伦 为将之篇298
杜绝疑心 铲除谗言299
君骄臣谄 国之大患299
不溺酒色 天下善言299
衰亡动乱 始于小人299
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300
求学之重 在于志向300
确立志向 求学根本300
顶天立地 俗气远避301
人之气质 读书可易301
理想远大 追慕先贤302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302
贤才任重 恭敬有礼303
义理胜私 国家兴旺303
楼台甬道 亡国之路304
懈茫政事 亡国之兆304
乐骄佚宴 此乐损矣304
贪图安逸 实疚大事305
享乐高兴 不可无极305
贪图安逸 引鸩止渴305
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305
上乐其乐 下苦其苦306
以下为顺 以上为明306
欲不可去 但求可节306
欲望难平 民生怨谤306
有德之君 久而长乐307
欲望难平 适可而止307
上梁不正 下梁就歪307
仁君取下 有节有度308
无所贪欲 君子之道308
务在独乐 不顾众庶308
欲望不平 亡己亡国308
不患其富 患其贪欲309
治理天下 不可放纵309
贪得无厌 失之所欲309
蝎盛木朽 欲炽身亡310
廉乐无求 贪忧不足310
喜怒之情 贤愚皆同310
存亡所在 节制嗜好310
伤其身者 皆因所欲311
嗜好过度 酿成祸害311
忧劳兴国 安逸亡身311
放荡满盈 灾祸将到312
菜根故事313
商汤用人不疑奴隶 伊尹执政兴国安邦313
魏文侯用人不示疑 众位贤能争投麾下314
冯异在外手握重兵 刘秀居上信赖有加317
孙权信任启用书生 不负众望火烧连营318
武帝刘彻力排众议 千秋执掌相国大权320
贾诩慧眼视其明主 曹操大胆任用贤能323
高祖李渊不计前嫌 李靖戴罪荣立战功325
太宗用人推诚相待 忠贤之臣夙夜尽心327
忠贤之臣犯言直谏 女王则天信任无悔328
皇帝毫无猜疑之心 下属便无后顾之忧332
皇帝授权充分信任 张居正则反腐倡廉334
穆公信人授于大权 商鞅变法振兴秦国344
危机时刻启用宗棠 创办船政抵御外侵349
承蒙圣上厚爱信任 尽心尽力定策立制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