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治理 文化、流程与工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用治理 文化、流程与工具
  • 石晓军,陈殿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3068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用治理 文化、流程与工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信用治理应走企业途径1

第一章 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3

第一节 对信用的理解3

第二节 信用风险的狭义界定与基本特性9

第二章 全球性信用问题:从美国到中国23

第一节 美国:非理性繁荣的遗产——资产缩水与信用风险蔓延23

第二节 中国:渗透到每一个毛孔的信用问题35

第三章 我国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产权、信息不对称、预期及其他50

第一节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信用风险治理:近乎野蛮的人身惩罚59

第四章 信用风险治理的制度变迁59

第二节 信用风险治理的文明化:破产法的萌芽60

第三节 工业经济兴起阶段信用风险治理:以国家信用为基础61

第四节 现代信用风险治理的美国模式65

第五章 我国信用风险发展阶段、治理制度变迁与企业途径74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信用风险第一次爆发阶段74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信用风险蔓延与制度建设起步阶段77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信用风险集中爆发与整体治理方案研讨阶段79

第四节 对政府主导型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几点质疑84

第五节 中国信用风险治理的企业途径86

第六章 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与信用风险管理91

第一节 信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直观考察92

第二节 信用风险集中、分散化困境与专业化悖论95

第七章 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108

第一节 1999年调查结果分析108

第二节 2001年调查结果分析120

第二部分 中国企业信用治理微观机制设计与案例129

第一节 原则131

第八章 企业信用风险治理机制的原则与框架131

第二节 总体框架139

第九章 信用文化与信用政策规范145

第一节 对企业文化的基本认识145

第二节 企业信用文化的主要内容147

第三节 保证信用文化与信用政策规范发挥作用的方法161

第十章 信用治理的组织设计与激励约束171

第一节 信用管理部门设置的四种模式171

第二节 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协调179

第三节 信用管理部门的内部组织设计184

第四节 报告流程框架190

第十一章 信用信息渠道特征比较及我国企业的策略194

第一节 需要的信息194

第二节 可能的渠道195

第三节 宏观与中观信息获取的可靠性与成本196

第四节 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微观信息的可靠性与成本197

第五节 通过外部服务机构获取微观信息的可靠性与成本198

第六节 通过内部渠道获取微观信息的可靠性与成本206

第七节 三种渠道的比较与中国企业的战略209

第八节 信用信息渠道与监控体系的创新210

第九节 行业信用状况报告214

第十二章 信用风险要素分析方法与案例229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影响要素分析229

第二节 中观层面的分析233

第三节 微观层面的要素分析238

第四节 个人层面的分析252

第十三章 组织与流程设计综合案例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B工程公司管理现状剖析:信用风险的内部根源258

第三节 主观因素和现有流程:信用风险原因的微观层面264

第四节 B工程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268

第十四章 基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信用分析280

第一节 三大类主流信用分析方法及比较281

第二节 适用于我国的基于主成分-判别分析的企业信用分析模型292

第三节 财务操纵常见手法识别307

第十五章 企业信用风险分解与度量方法及案例315

第一节 销售风险度量318

第二节 经营风险度量322

第三节 财务风险度量324

第四节 行业风险度量326

第五节 企业信用风险指数333

第十六章 企业信用决策的基本方法335

第一节 信用标准:基本的信用给予决策336

第二节 信用条件的选择338

第三节 信用额度的确定343

第十七章 企业信用风险的价值链管理347

第一节 新客户授信350

第二节 应收账款跟踪管理355

致谢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