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4386052.jpg)
- 唐文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169157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44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金融衍生市场1
1.1 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概况及演变1
1.1.1 国际金融衍生市场概况1
1.1.2 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4
1.2 金融衍生市场的结构和工具12
1.2.1 金融远期交易12
1.2.2 金融期货交易16
1.2.3 金融期权交易24
1.2.4 金融互换交易35
1.2.5 衍生证券与资产证券化44
1.3 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理论49
1.3.1 金融远期协议的价格确定49
1.3.2 金融期货合约的价值及价格51
1.3.3 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53
1.3.4 互换交易的定价55
1.3.5 衍生证券的定价问题60
1.4 中国的金融衍生市场63
1.4.1 中国金融衍生市场的现状63
1.4.2 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65
1.4.3 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6
1.4.4 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市场的政策建议68
2.国际资本流动72
2.1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72
2.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涵义72
2.1.2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类型73
2.1.3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74
2.2 西方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面临的新挑战76
2.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面临的新挑战76
2.2.2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面临的新挑战79
2.3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新趋势研究82
2.3.1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新趋势82
2.3.2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新趋势86
2.3.3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新趋势87
2.3.4 国际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新趋势92
2.3.5 中国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应当注意处理好的问题94
2.4 国际间接投资效应研究新趋势97
2.4.1 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间接投资97
2.4.2 国际间接投资与金融安全98
2.5 对我国引资方式的思考111
3.存款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中国选择114
3.1 存款保险制度概述114
3.1.1 对银行危机典型现象——挤兑的博奕分析……114
3.1.2 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116
3.1.3 存款保险原理与运作机制117
3.1.4 对存款保险的评价117
3.2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与现实分析………119
3.3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123
3.3.1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123
3.3.2 存款保险的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128
3.4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129
3.5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注意的问题136
4.金融全球化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144
4.1 对金融全球化的概述144
4.1.1 金融全球化的定义及原因144
4.1.2 金融全球化的特征148
4.1.3 金融全球化的利弊151
4.2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154
4.2.1 商业银行整体结构不合理以及竞争力不足……154
4.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未能做到完全的商业化运作155
4.2.3 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相悖逆155
4.2.4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机制和透明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157
4.2.5 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157
4.3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策略……158
4.3.1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制度是当务之急158
4.3.2 逐步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159
4.3.3 完善汇率制度159
4.3.4 逐步推进混业经营160
4.3.5 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161
4.3.6 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163
5.国际银行业并购重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68
5.1 银行并购的含义及其并购方式168
5.1.1 银行并购的含义168
5.1.2 银行并购的方式170
5.2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现状及其特征171
5.2.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现状171
5.2.2 当前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176
5.3 国际银行业并购理论、原因及影响分析179
5.3.1 银行业并购的理论分析179
5.3.2 银行并购的原因分析182
5.3.3 国际银行并购产生的影响188
5.4 国际银行业并购对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启示………193
5.4.1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序幕193
5.4.2 中外银行业并购的比较195
5.4.3 我国银行业应对国际并购的对策197
6.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国际比较及借鉴201
6.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述201
6.1.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201
6.1.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内涵203
6.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206
6.2.1 世界排名前25家大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分析206
6.2.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分析209
6.2.3 几个典型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比较………214
6.3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223
6.3.1 世界1000家银行中的中资银行基本特点……223
6.3.2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226
6.3.3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227
6.4 国际典型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对我国的借鉴230
6.4.1 加强银行体制改革230
6.4.2 加强资产质量管理231
6.4.3 进行人事分配系统改革235
6.4.4 加强金融创新238
6.4.5 造就良好的企业文化239
6.4.6 加强市场营销能力242
7. 我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的选择245
7.1 分业与混业之论争246
7.1.1 风险与效率之辩246
7.1.2 范围经济之争248
7.2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综述…249
7.2.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变迁250
7.2.2 混业经营: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255
7.2.3 如何正确看待金融混业现象257
7.3 我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沿革259
7.3.1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261
7.3.2 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合理性及弊端的探究………263
7.3.3 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现实可能性265
7.4.1 渐进式地推进混业经营267
7.4 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267
7.3.4 我国当前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态势267
7.4.2 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270
8.国际金融监管277
8.1 引言277
8.2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及其理论演变…280
8.2.1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280
8.2.2 金融监管制度的特殊理由及现实意义284
8.2.3 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286
8.3 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292
8.3.1 金融监管理念的重心转移:安全与竞争、效率与成本的权衡292
8.3.2 金融监管的局限性及其弥补294
8.3.3 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296
8.4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比较分析及选择300
8.4.1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300
8.4.2 金融监管体制新动向307
8.4.3 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依据和两种体制的优劣比较310
8.4.4 着力构建现代化金融监管体制311
8.5 我国国际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313
8.5.1 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内部因素看,混业经营的苗头已有所暴露,是鼓励还是制止,金融监管将面临挑战313
8.5.2 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金融业打破单一的服务方式,提供全方位一揽子业务服务314
8.5.3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其能力和效率还有待提高315
8.5.4 现行金融分业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抑制了金融业规模的扩大、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320
8.5.5 机制性问题321
8.6 完善我国国际金融监管的策略322
8.6.1 完善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322
8.6.2 建立起功能性金融监管机制323
8.6.3 建立并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324
8.6.4 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的合作以及其经营部门的相互融合325
8.6.5 提高素质,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改进手段,强化联合监管力度,不断提高综合监管的水平和效率328
8.6.6 建立四位一体的立体式金融监管组织体系……335
8.6.7 建立并完善我国的金融风险监管体系338
8.6.8 建立并完善预防性监管与事后保护性监管……340
8.6.9 进一步建立健全统一的金融市场343
9.金融网络化浪潮344
9.1 第三次金融大变革344
9.2 网络化345
9.2.1 互联网的崛起345
9.2.2 网络社会346
9.2.3 网络经济347
9.2.4 网络金融349
9.3 银行网络化351
9.3.1 网络银行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52
9.3.2 网络银行的独特性质353
9.3.3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变革354
9.4 证券、保险网络化360
9.4.1 证券市场网络化360
9.4.2 网络保险365
9.5 金融网络化对经济理论的影响368
9.5.1 货币制度理论368
9.5.2 货币供求理论370
9.5.3 金融监管理论374
9.6 金融网络化与国际金融376
9.6.1 金融网络化与国际资本流动376
9.6.2 金融网络化与国际金融危机378
9.6.3 金融网络化与金融全球一体化380
9.7 中国的金融网络化381
9.7.1 中国金融网络化的发展现状381
9.7.2 阻碍我国金融网络化进程的原因分析387
9.7.3 推动我国金融网络化进程的思路391
10.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399
10.1 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399
10.1.1 金融风险的涵义与分类399
10.1.2 金融风险管理的历史沿革401
10.1.3 现代金融风险量化管理的兴起402
10.2.1 VaR方法出现的背景406
10.2 金融市场风险量化管理模型——VAR模型………406
10.2.2 VaR的概念407
10.2.3 计算VaR的方法408
10.2.4 VaR的特点和局限性413
10.2.5 VaR对金融监管的影响416
10.3 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418
10.3.1 信用风险管理的演进418
10.3.2 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421
10.4.1 VaR模型在我国的应用研究427
10.4 金融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在我国的运用研究………427
10.4.2 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在我国的应用研究…432
10.4.3 金融风险量化管理方法在我国应用的环境建设435
11.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研究437
11.1 关于不良资产的界定437
11.1.1 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438
11.1.2 我国不良资产的指标438
11.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整体状况及分析…440
11.2.2 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的问题440
11.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440
11.2.3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不断恶化441
11.3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影响442
11.3.1 不良资产对银行的影响442
11.3.2 不良资产对企业的影响。444
11.3.3 不良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445
11.4 国际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447
11.4.1 国外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447
11.4.2 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主要办法……449
11.4.3 国外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给我们的启示………452
11.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456
11.5.1 企业(借款人)方面456
11.5.2 银行(贷款人)方面461
11.5.3 外因方面463
11.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466
11.6.1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466
11.6.2 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方法474
12.货币危机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导论478
12.1 货币危机的概念480
12.1.1 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480
12.1.2 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481
12.2 货币危机的模型482
12.2.1 明斯基(Minsky)的金融市场脆弱性482
12.2.2 第一代国际货币危机模型:克鲁格曼—弗诺德—伽伯模型483
12.2.3 第二代国际金融危机理论488
12.2.4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491
12.2.5 结论500
12.3 货币危机的实证分析501
12.3.1 1994墨西哥金融危机501
12.3.2 1997年7月从泰国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504
12.4 货币危机的成因分析506
12.4.1 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危机形成的影响机制…506
12.4.2 主要融资方式的风险比较508
12.4.3 资本项目开放512
12.4.4 银行不良资产515
12.4.5 金融监管不力516
12.4.6 货币危机的传染性518
13.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货币体系520
13.1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述520
13.1.1 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520
13.1.2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520
13.1.3 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521
13.2.1 金融全球化530
13.2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530
13.2.2 金融全球化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534
13.3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541
13.3.1 各国提出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541
13.4 对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548
13.4.1 区域货币联盟的成本效用分析549
13.4.2 汇率目标区559
14.1 导论569
14.利率市场化569
14.1.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570
14.2 利率市场化的必然趋势571
14.2.1 管制利率的缺陷571
14.2.2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575
14.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障碍581
14.4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借鉴587
14.4.1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实践587
14.4.2 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总结与借鉴……595
14.5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分析599
14.6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分析602
14.6.1 利率全面市场化后的基准利率确定问题……602
14.6.2 利率市场化的原则及步骤607
14.6.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回顾609
14.6.4 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611
参考文献: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