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联合战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6123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联合作战-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联合战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联合战斗的提出、定义与分类6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呼唤战斗方式由合同走向联合6
一、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来临使合同战斗面临严峻的挑战7
二、信息化战争的网络化发展将成为联合战斗产生的直接动力12
三、信息化战争的新变化将为联合战斗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15
第二节 联合作战的本质辨析18
第三节 联合战斗的定义26
第四节 联合战斗的分类32
一、按作战性质区分,联合战斗依然可以划分为联合进攻战斗和联合防御战斗两种基本战斗类型32
二、按作战力量的组合形式区分,联合战斗可划分为以军种为主体的联合战斗、以兵种为主体的联合战斗、军兵种混合的联合战斗34
三、按作战的主要交战空间区分,联合战斗可划分为陆上联合战斗、海上联合战斗、空中联合战斗36
四、按作战目的区分,联合战斗可划分为战略性联合战斗、战役性联合战斗、战术性联合战斗37
第一节 联合战斗的特点39
第二章 联合战斗的特点与指导原则39
一、战斗系统构成复杂,整体作战能力强,战斗将具有很强的战略战役性40
二、多种战斗样式和作战手段综合并用,战斗一体化的特征将更加显著43
三、战斗空间将呈现出全维度、大范围、高立体、大联合的特点,制空权和制电子信息权的争夺尤为激烈45
四、战斗节奏加快,突变性增大,战斗的组织实施将具有明显的非程序性49
五、战斗指挥层次高,宏观控制作用增强53
第二节 联合战斗应遵循的指导原则56
一、多维造势,争取主动56
二、发挥优势,一体战斗60
三、灵活机动,纵深攻击64
四、聚焦威力,打敌重心68
五、全面防护,精确保障73
第一节 未来军队体制编制的变革对联合战斗力量构成的影响78
第三章 联合战斗力量78
一、军队合成层次向下拓展的趋势,将使得联合战斗军兵种基本战斗单元具有小型化、多能化的特性79
二、军兵种力量的协调发展和新军兵种的层出不穷,将使得联合战斗力量编组的范围不断扩大,多元一体的特征更加明显81
三、军队编制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将有助于联合战斗力量的编组方式更活,适应性更强83
第二节 联合战斗力量编成的基本要求85
一、要尽量节约兵力,力求规模适度86
二、要注重力量均衡,谋求系统构成87
三、要着眼职能多样,灵活合成编组90
第三节 联合战斗力量可能的编组形式92
一、军种为主体的任务性编组92
二、以兵种进行的职能性编组94
三、军兵种的综合性编组97
第四章 联合战斗协同99
一、协同主体多元,平等合作性强100
第一节 联合战斗的协同特点100
二、协同关系复杂,主次转换不定101
三、协同内容广泛,组织难度增大102
四、协同手段多样,对抗更为激烈103
第二节 联合战斗的协同要求105
一、以战斗总任务为依据,统一筹划、宏观协调,确保战斗协同具有高度的整体性105
二、以战斗关节为核心,理顺关系、重点组织,确保战斗协同具有连续的有序性106
三、以信息控制为前提,着眼全局、主动配合,确保战斗协同具有较高的时效性108
四、以战场变化为导向,准确把握、适时调整,确保战斗协同具有坚定的灵活性110
第三节 联合战斗的协同关系112
一、联合战斗的主要协同关系112
二、战斗中理顺各军兵种协同关系的要求117
一、着眼战斗全局,以任务进行宏观协同121
第四节 联合战斗的协同方法121
二、着眼作战效果,以目标进行“互动”协同123
三、着眼战斗关节,以时间和空间进行精确协同126
四、着眼战场变化与作战实际,以协同关系进行“委托”和“协商”协同128
第五章 联合战斗的作战方式与攻防主要行动130
第一节 联合战斗的作战方式130
一、在对抗方式上,不对等对抗的范围日趋扩展,以突出各军兵种作战力量的不对等对抗将成为联合战斗对抗的主要方式131
二、在触发方式上,机动与远程交战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对实现战斗目的乃至满足战争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动寻机的非接触性作战将成为联合战斗双方诱发交战的重要方式134
三、在打击方式上,受武器装备高技术化和系统对抗性增强的影响,多维全纵深精确打击将成为联合战斗双方惯用的火力突击方式138
四、在决战方式上,地面近距离交战的地位不容忽视,非线式一体化的地面交战将成为联合战斗赢得最终胜利的基本方式141
第二节 联合进攻战斗的主要行动和方法144
一、先期兵力投送145
二、夺取战场制信息权148
三、综合火力打击156
四、立体机动攻击162
第三节 联合防御战斗的主要行动和方法171
一、制敌机动部署171
二、反敌信息——火力瘫痪176
三、破敌立体机动攻击186
第六章 联合战斗指挥196
第一节 联合战斗的指挥体系196
一、联合战斗指挥体系的组成要求197
二、联合战斗指挥体系的组成构想202
三、联合战斗指挥机构的内部构成205
第二节 联合战斗指挥活动的特点212
一、作战情报地位上升,对指挥的制约增大,联合战斗情报活动将呈现出大范围、多对象、强对抗的特点212
二、作战决策任务艰巨,受制因素多,联合战斗决策活动中科学决策的特征更为明显217
三、作战计划结构复杂,内容广泛,联合战斗组织计划活动在突出周密计划的同时,将更加具有时效性222
四、作战控制整体协调难度大,动态性强,联合战斗控制活动寻求有效弹性控制的趋势将更加明显225
第三节 联合战斗指挥方式229
一、“集”“分”结合式指挥230
二、“非分层”指导式指挥233
三、网络联控式指挥237
四、节点互访式指挥240
第七章 联合战斗中的后勤保障243
第一节 联合战斗后勤保障的特点244
一、保障对象多元,需求差别大,保障效能的整体性与保障需求的专业性两极发展,相互融合的特征更加明显244
二、保障任务构成复杂,信息技术比重大,“软保障”将成为战斗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246
三、保障空间扩大,时效性要求高,战斗后勤保障将向全维化、动态化、精确化发展248
四、保障活动中的对抗备受重视,后勤保障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严峻251
五、保障力量构成复杂,保障工作的不确定性增大,后勤指挥、协调更加困难253
第二节 联合战斗对后勤保障的要求255
一、要着眼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灵活进行功能性编组255
二、要加强统一指挥,突出整体协调257
三、要控制信息,及时形成“可见性资产”的重点保障260
四、要注重防卫与作战一体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后勤生存能力263
第三节 联合战斗后勤保障方式266
一、根据应急保障需要实施直达式保障266
二、根据独立保障需要实施携行式保障268
三、根据重点保障需要实施多向式保障269
四、根据持续保障需要实施基点辐射式保障270
结束语273
主要参考文献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