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钟敬文文集 1 民俗学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钟敬文文集 1 民俗学卷
  • 钟敬文著;连树声编纂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3274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民俗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钟敬文文集 1 民俗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自序1

上 编3

民俗学3

民俗文化学发凡8

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33

民俗学的对象、功能及学习研究方法48

——在全国第二届民俗学讲习班上的讲话48

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的工作59

民俗学及其作用82

谈谈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87

——在北京首届“民俗论坛”上的讲话87

关于当前民俗学工作的三点意见92

——致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的信92

当前民俗学工作的迫切任务99

——迅速地、广泛地建立必需的机构99

——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104

“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104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150

——一九七九年七月在北京师大暑期150

民间文学讲习班上的讲话150

浙江民俗学工作的历史、现状及今后应致力的事项171

民俗学与古典文学180

——答《文史知识》编辑部同志访问的谈话记录180

我国古代民众的医药学知识192

——《山海经之文化史的研究》中的一章192

中国古代民俗中的鼠214

从文化史角度看《老鼠娶亲》228

金华斗牛的风俗232

传统文化随想247

重视民族精神的支柱258

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261

——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讨论会”作261

中国民居漫话272

——为民间图画展览会作280

民间图画展览的意义280

看了乐亭皮影戏以后284

被闲却的民间艺术293

进一步挖掘和发扬人民固有的艺术300

——庆祝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300

民间艺术探究的新展开305

屈原与民俗文化311

民间节日的情趣316

节日与文化319

数年来民俗学工作的小结账322

纪念两位早死的民俗学致力者325

——白启明先生与刘策奇先生325

我与浙江民间文化329

六十年的回顾344

——纪念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立六十周年344

我的民俗文化学思想的来龙去脉351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自序351

建立中国民俗学派357

汕尾新港疍民调查408

惠阳輋仔山畲民的调查414

民俗记录二则419

介绍一个民俗陈列室424

——北京门头沟博物馆第三室424

中 编431

一位外国学者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431

——詹姆森教授《中国民间传承三讲》中译本序431

——欧达伟教授《中国民众思想史论》中译本序442

中国民众思想史研究的新收获442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珍贵成果450

——伊藤教授《中国大陆古文化与日本》中译本序450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新标志461

——节录自《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序461

《民俗学译文集》序467

《民俗学入门》序476

《中国民俗采英录》序言485

《北平风俗类征》重刊序言493

《中国传统节日趣谈》序501

《中国风俗》画册序503

《老东岳庙会调查报告》序言506

《中国符咒文化》序言509

《江南风俗》序514

关于民俗艺术516

——《中国民俗艺术》序言516

《话说民间文化》序518

给《西方人类学史》编著者的信(代序)522

关于《民俗美》532

《中国民间文化丛书》总序534

民间文化论著译丛缘起537

介绍一部六十多年前的风俗书539

——《杭俗遗风》539

《东国岁时记》543

前奏曲551

——《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专辑》前言551

——《民间风俗文化专辑》序言559

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559

重印《民俗》周刊序563

《民俗学特辑》前言571

《民俗园地》引言575

《异民族土俗专辑》序言577

关于民俗580

——为杭州《民俗周刊》创刊作580

《民间艺术专号》序言585

——《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590

关于民间艺术590

《民俗》周刊编辑余谈595

《民俗》(季刊)编余缀语600

《民俗》(季刊)编后缀话604

《民俗园地》编余小志607

下 编613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613

祝贺各省民俗学会成立的书信及讲话617

祝贺日本民俗学会第三十届年会629

学术座谈会上的答谢词632

正确的选择632

——在北京文艺界为我从事民间文艺事业七十周年632

重视田野作业634

——致中国民俗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讨论会的贺信634

祝贺《三月三》的诞生637

祝愿她火焰更红640

——祝贺《民族文化》创刊五周年640

祝《中州民俗》创刊643

民俗与国情645

——祝《民俗》复刊645

民族民间文化的收集保存与新文化创造647

——在全国政协文化组召开的建立民族民间647

文化博物馆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647

大力保护民间文化650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保护民间文化650

座谈会上的发言650

——在中国文化发展和建设问题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655

传统文化应该受到重视655

葫芦是人文瓜果(节要)658

——在一九九六年民俗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658

丰收与期望660

——在中日民俗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660

在欢迎民俗学家A.邓迪斯教授会上的致词662

为西湖博览会部分展品写的话666

——在山东高密民间艺术展览座谈会上的讲话669

民间美术与民间文化问题669

傩戏面具的展览、研究与保存673

——在贵州傩戏面具展览会上的讲话673

附 录679

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679

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684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日顾颉刚先生在岭南大学684

学术研究会上演讲记录684

关于中国方言之分类的讨论689

——致毛坤的信6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