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必备工具书 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与题解 双色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生必备工具书 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与题解 双色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367173.jpg)
- 曾凡胜,黄任平,邓超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4384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生必备工具书 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与题解 双色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数 学1
第一章 代数1
一、实数1
自然数1
质数(整数)和合数1
质因数1
分解质因数1
目 录1
偶数和奇数2
数轴2
相反数2
绝对值3
倒数3
实数的减法法则4
实数减法的基本运算关系4
实数的乘法法则4
实数的加法法则4
实数加法基本运算律4
实数乘法基本运算律5
实数的除法法则5
乘方5
实数的乘方法则6
完全平方数6
平方根6
开平方7
平方根表8
算术平方根8
立方根9
开立方9
开方9
立方根表9
有理数10
无理数10
实数10
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的乘法12
积的算术平方根12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13
商的算术平方根13
二次根式的除法14
分母有理化14
最简二次根式14
同类二次根式15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6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6
有理化因式17
二次根式?的化简18
二、代数式18
代数式18
代数式的值19
代数式运算定律19
代数式运算顺序19
有理式19
多项式20
单项式的次数20
单项式20
单项式的系数20
整式20
多项式的次数21
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21
同类项21
合并同类项21
去括号法则22
添括号法则22
整式的加减法法则22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23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23
多项式的乘法23
多项式的乘方24
乘法及因式分解公式24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24
多项式除以多项式25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25
三、指数26
幂26
零指数幂27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7
负整数指数幂28
完全幂29
四、整式的乘除29
1.整式的乘法29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9
幂的乘方法则29
积的乘方法则29
单项式相乘法则30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30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30
含有一个相同字母的两个一次二项式乘积公式30
平方差公式31
2.乘法公式31
完全平方公式32
完全立方公式33
三项和的平方公式33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34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35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35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35
3.整式的除法35
多项式除以多项式的法则36
4.因式分解38
因式分解38
公因式38
提公因式法38
添括号法则39
运用公式法39
分组分解法40
十字相乘法40
配方法41
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步骤42
5.分式43
分式43
有理式44
分式的基本性质44
最简分式45
分式的除法法则45
分式的乘法法则45
约分的步骤45
约分45
分式乘方法则46
通分46
最简公分母46
分式的加减法47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47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47
分式的混合运算47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48
增根48
分式变形48
整式方程48
分式方程48
五、方程及方程组50
1.一元一次方程50
等式50
已知数50
未知数50
方程50
方程的解50
解方程50
一元一次方程50
移项5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51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51
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步骤53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3
同解方程53
2.二元一次方程55
二元一次方程55
二元一次方程组55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56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56
3.三元一次方程组58
三元一次方程组58
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60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60
〈行程问题)61
〈浓度配比问题)61
(求多项式系数)62
整式方程6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3
一元二次方程63
①一元二次方程63
5.一元二次方程6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66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67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68
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69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69
无理方程的解法70
有理方程70
无理方程70
高次方程71
双二次方程71
6.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72
二元二次方程72
二元二次方程组72
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72
不等式74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74
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74
不等式的解集75
解不等式75
一元一次不等式75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75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77
解不等式组7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7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7
不等式的同解原理77
同解不等式77
七、函数及其图象78
数轴上的点的坐标78
平面直角坐标系79
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79
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规律80
常量和变量81
函数的定义域82
函数82
函数值83
常值函数83
函数的表示方法83
①解析法83
②列表法84
③图象法84
正比例函数85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85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85
一次函数86
一次函数的图象86
一次函数的性质86
待定系数法87
二次函数88
二次函数的图象88
二次函数的性质88
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应用90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90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间的联系91
反比例函数9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93
反比例函数性质93
八、统计初步95
平均数95
平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95
加权平均数96
总体96
样本96
总体平均数97
样本平均数97
中位数98
众数98
方差99
标准差100
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100
样本方差101
总体方差102
组数和组距103
频数103
频率103
频率分布表103
频率分布直方图103
累积频率103
随机抽样107
射线109
线段的延长线109
直线的性质109
线段的基本性质(公理)109
两点间的距离109
线段109
公理109
直线的基本性质109
平面几何109
一、基本概念109
第二章平面几何109
两条直线相交109
直角110
互为补角110
互为余角110
钝角110
锐角110
周角110
角的平分线110
平角110
角110
线段的中点110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111
垂线111
斜线111
对顶角的性质111
垂线的基本性质1111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111
余角的性质111
对顶角111
二、相交线、平行线111
补角的性质111
等量代换111
互为邻补角111
点到直线的斜线段112
垂线的基本性质2112
点到直线的距离1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12
同位角112
内错角112
同旁内角112
平行线112
辅助线113
平行线的性质1113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4113
平行线的性质3113
平行线的性质4113
平行线的性质2113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113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113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113
平行公理113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113
三角形114
三角形的中线114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14
三角形的内角114
三角形的顶点114
三角形的边114
三角形的外角114
证明114
定理114
假命题114
真命题114
命题114
平行线的性质5114
三、三角形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15
钝角三角形115
直角三角形115
锐角三角形11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论211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论1115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推论115
等边三角形115
等腰三角形115
不等边三角形115
推论115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15
三角形的高1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角边角公理)116
角边角公理推论116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边角边公理)116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边边边定理)11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1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116
对应角116
对应边116
对应顶点116
全等形116
斜三角形116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116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117
互逆命题117
斜边、直角边定理117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的推论2117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的推论1117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推论2117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117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论1117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7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117
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118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118
角的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118
轴对称的性质1118
轴对称的性质2118
逆定理118
角的平分线定理118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118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118
互逆定理118
逆命题118
轴对称图形119
四、“三角形”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119
1.常用辅助线119
2.证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122
3.证角相等的常用方法122
4.证两线垂直的常用方法122
5.计算题思路123
6.线段和差倍分的处理方法123
多边形的周长126
多边形的对角线126
凸多边形126
五、四边形及多边形126
多边形的边126
多边形126
多边形的顶点126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12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12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12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127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127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推论127
平行四边形127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127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推论2127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推论1127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127
多边形的外角127
多边形的角127
菱形判定定理2128
菱形判定定理3128
菱形判定定理1128
菱形性质定理2128
正方形128
正方形性质定理1128
正方形性质定理2128
矩形128
菱形性质定理1128
菱形128
矩形判定定理2128
矩形判定定理1128
矩形性质定理2128
矩形性质定理112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128
直角梯形129
梯形129
中心对称图形129
中心对称的性质2129
中心对称的性质1129
中心对称129
正方形判定定理3129
正方形判定定理2129
正方形判定定理1129
等腰梯形130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130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13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13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2130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130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推论1130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推论2130
三角形的中位线130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130
梯形的中位线130
梯形中位线定理130
1.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131
六、“四边形”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131
2.平行移动法133
3.当题目中含有中点条件时133
4.一个常用图形134
七、面积、勾股定理136
多边形的面积136
面积公理推论137
三角形面积定理137
平行四边形面积定理推论137
平行四边形面积定理137
补充法137
面积公理137
割补法137
分割法137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关系定理138
勾股定理逆定理138
勾股定理138
梯形面积定理推论138
三角形面积定理推论4138
三角形面积定理推论3138
三角形面积定理推论2138
三角形面积定理推论1138
梯形面积定理138
比例的性质定理139
成比例线段139
两条线段的比139
等比性质139
合比性质139
比例的性质定理推论139
比例内项139
比例中项139
第四比例项139
比例外项139
比例139
1.比例线段139
八、相似形139
2.相似三角形140
相似三角形140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推论140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140
黄金分割140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40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40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140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40
相似比(或相似手段)141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141
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141
三角形判定定理3141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41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141
相似多边形141
九、“相似形”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142
1.怎样证明线段成比例142
6.条件中有比值的计算题144
5.怎样利用相似的三角形证明角相等144
2.怎样证明等积式144
3.怎样利用比例证明线段相等144
4.怎样利用比例证明两直线平行144
7.型如a/b+c/d=e/f问题的处理方法145
十、圆147
1.圆的有关性质147
圆、圆心、半径147
优弧148
三角形的外心148
三角形的外接圆148
圆的存在唯一性定理148
等弧148
同心圆148
劣弧148
等圆148
弧148
直径148
弦148
圆的外部148
圆的内部148
圆的另一严格的定义148
半圆148
垂径定理推论2149
圆的相等关系定理推论149
圆的相等关系定理149
弦心距149
圆心角149
多边形的外接圆149
垂径定理推论1149
垂径定理149
圆的轴对称性定理149
圆的内接多边形149
圆的内接三角形149
反证法150
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150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50
直线和圆相离150
圆周角度数定理推论1150
圆周角度数定理推论3150
圆周角度数定理推论2150
圆周角度数定理150
圆周角150
直线和圆相切151
直线和圆相交15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性质定理15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151
切线的判定定理151
切线的性质定理151
切线的性质定理推论1151
切线的性质定理推论2151
切线长151
切线长定理151
相交弦定理推论152
割线定理152
相交弦定理152
切割线定理152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52
两个圆外离152
多边形的内切圆152
弦切角定理152
弦切角152
圆的外切多边形152
圆的外切三角形152
三角形的内心152
三角形的内切圆152
两个圆外切153
两个圆相交153
两个圆内切153
两个圆内含153
切点153
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153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153
4.正多边形和圆154
正多边形154
公切线的长154
正多边形的判定定理154
正多边形的性质定理1154
相切两圆的性质定理154
外公切线154
两圆的公切线154
相交两圆的性质定理154
内公切线154
正多边形的中心155
正多边形的半径155
正多边形的边心距155
正多边形的中心角155
正多边形性质定理2155
正多边形的性质定理3155
正多边形的性质定理4155
弧长公式155
圆面积公式155
扇形155
十一、“圆”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156
1.圆中作辅助线的常用方法156
弓形156
5.点的轨迹156
扇形面积公式156
2.有关圆的计算158
3.如何证明两弧相等158
4.如何证明一条直线是切线158
5.在圆中如何证明两线段相等158
6.在圆中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159
7.在圆中如何证明两线垂直160
8.如何证明四点共圆160
附 录165
表1: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表165
表2: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表166
表3:解直角三角形的四种情况表166
表4:直线与角167
表5:相交线、平行线168
表6:三角形169
表7:四边形171
表8: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172
表9:函数表173
1.长度的单位175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175
2.刻度尺175
一、长度的测量175
第一章长度的测量175
第二部分 物 理175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76
二、误差176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177
一、质量177
1.质量的概念177
2.质量的单位177
3.天平177
5.用天平测质量178
4.天平的调节178
二、密度179
1.密度概念179
2.密度的单位179
3.密度的测量179
4.密度知识的应用180
三、知识结构181
第三章简单运动184
一、机械运动184
1.机械运动184
2.参照物184
二、速度及速度公式的应用184
1.速度184
2.速度单位184
3.速度公式应用185
三、知识结构185
2.频率和振幅186
1.声音是靠振动发声的186
第四章声现象186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86
3.声音的传播187
4.回声187
二、音调、响度和音色188
1.音调188
2.响度188
3.音色188
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88
四、知识结构190
第五章热现象191
一、温度和温度计191
1.温度和摄氏温度191
2.温度计191
二、物态变化191
1.熔化与凝固191
3.升华和凝华192
2.汽化和液化192
三、知识结构193
第六章光现象195
一、光的知识195
1.光源195
2.光速195
3.光的直线传播195
4.影、月食和日食195
5.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96
二、光的反射197
1.光的反射197
2.反射定律197
3.光路可逆198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98
5.平面镜成像198
4.折射现象举例199
2.折射定律199
3.光路可逆199
1.光的折射199
三、光的折射199
四、透镜和凸透镜成像200
1.透镜200
2.透镜相关概念200
3.凸透镜成像规律201
五、知识结构201
第七章 力206
一、力206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06
2.力的测量207
3.力的图示208
二、二力的合成208
1.合力力的合成208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08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09
2.重心209
1.重力概念209
三、重力209
第八章力和运动213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13
1.牛顿第一定律213
2.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13
二、惯性213
1.平衡力214
三、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214
2.二力平衡条件215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215
四、摩擦力215
1.摩擦力概念215
2.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15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215
4.增大和减小摩擦216
五、知识结构216
2.与杠杆有关的概念和名词220
1.杠杆220
第九章简单机械 功和能220
一、简单机械220
二、功222
1.功的概念222
2.功的公式223
3.功的单位223
4.克服阻力做功223
三、功的原理223
3.机械效率的计算225
1.功率的概念225
四、机械效率225
2.机械效率225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25
五、功率226
2.功率的单位227
3.功率的计算227
六、机械能227
1.动能、势能和机械能227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28
七、知识结构229
第十章压强232
一、压力和压强232
1.压力232
2.压强232
3.压强知识的应用233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234
3.液体压强的公式234
2.液体压强的特点234
1.液体压强的产生234
二、液体的压强234
4.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235
三、大气压强236
1.大气压强的产生236
2.大气压的大小236
3.大气压的变化236
4.大气压强的应用236
5.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237
四、知识结构238
1.浮力243
2.浮力产生的原因243
第十一章浮力243
1.比较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来判断浮沉243
一、浮力的产生243
2.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判断浮沉244
三、阿基米德原理244
2.潜水艇245
3.气球和飞艇245
五、浮力知识的应用245
1.轮船245
四、浮力的计算245
六、知识结构246
第十二章 分子运动理论 内能248
一、分子运动理论248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248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48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49
二、内能250
1.内能250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250
三、比热容(比热)251
1.定义251
2.单位251
3.一些物质的比热容251
1.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52
四、热量的计算252
2.热平衡方程253
五、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和联系253
六、热值和热机254
1.热值254
2.内能的两个利用255
3.热机——内燃机255
4.热机效率256
2.两种电荷260
1.摩擦起电260
第十三章电荷电流260
一、电荷260
电路欧姆定律260
二、电流261
1.电流261
2.电源261
三、导体与绝缘体261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62
2.电路的分类262
1.电路262
四、电路262
五、电流强度、电压与电阻263
1.电流强度263
2.电压264
3.电阻264
4.变阻器265
5.电流表及其使用265
七、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267
2.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267
六、欧姆定律267
1.欧姆定律的内容267
八、欧姆定律的应用268
九、知识结构270
第十四章 电功和电功率 生活用电一、电功275
1.电功概念275
2.电功的公式及单位275
二、电功率276
1.电功率概念276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76
3.用伏安法测电功率277
三、焦耳定律277
1.焦耳定律277
2.电热与电功的关系277
四、生活用电278
1.家庭电路278
3.电热的利用278
2.安全用电常识280
第十五章电和磁284
一、磁体和磁极284
二、磁场285
1.磁场285
2.磁感线285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285
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86
4.安培定则286
四、电磁感应288
五、高压输电288
第十六章核能常识290
一、核能290
1.放射性现象290
2.三种射线290
3.核能的获得291
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93
1.能源293
4.核能发电293
二、能源293
附 录295
一、常用物理数据表295
1.一些固体的密度295
2.一些液体的密度295
3.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下)296
4.几种材料间的滑动摩擦系数296
5.一些物体的线度(米)296
6.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米/秒)297
7.一些物质中的声速(米/秒)297
8.一些物质的质量(千克)297
9.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298
10.几种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298
11.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开)298
12.几种燃料的燃烧值(焦/千克)298
二、物理学常用常数299
13.常用熔丝规格299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定义表301
三、单位制301
常用的国际制单位表302
四、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表305
一、化学用语314
1.物质结构用语314
微粒结构示意图314
第一章化学用语与化学量314
第三部分 化 学314
2.物质组成用语315
元素符号315
同位素符号、离子符号、价标符号316
化合价316
化学式317
3.物质变化用语317
化学方程式317
观察法318
待定系数法319
奇数配偶法319
化合价法319
二、化学量320
相对原子质量320
质量数320
相对分子质量320
第二章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324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24
1.分子、原子与离子324
分子324
原子324
离子325
2.原子团325
原子团325
3.电子、质子、中子325
4.元素326
混合物327
2.混合物与纯净物327
纯净物327
1.物质的分类327
二、物质的分类和命名327
3.单质与元素328
单质328
元素328
4.金属、非金属与稀有气体328
金属328
稀有气体329
非金属329
5.化合物330
6.无机物与有机物330
无机物330
有机物330
7.氧化物与氧化物的种类330
8.酸与酸的类别331
9.碱与碱的类别332
10.盐与盐的类别332
12:二元化合物的命名法333
11.氢化物333
13.三元、四元等化合物的命名法334
14.酸的命名334
无氧酸(氢酸)334
含氧酸335
15.盐的命名335
无氧酸盐335
含氧酸盐335
复盐336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36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336
物理性质336
化学性质336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36
物理变化336
自燃337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37
缓慢氧化337
催化剂337
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337
爆炸337
燃烧337
化学变化337
催化作用338
5.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38
化合反应338
分解反应338
置换反应338
复分解反应339
6.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339
7.质量守恒定律340
四、溶液340
1.溶液、溶质、溶剂340
乳浊液341
悬浊液341
3.悬浊液与乳浊液341
2.溶液是特殊的混合物341
4.饱和溶液与溶解平衡34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42
溶解平衡342
5.溶解性与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342
溶解性342
溶解度344
6.溶解度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44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45
7.溶液的浓度347
质量百分比浓度347
体积百分比浓度347
摩尔浓度347
体积比浓度347
结晶水348
晶体348
9.结晶水与结晶水合物348
结晶348
8.结晶与晶体348
ppm浓度348
10.风化与潮解349
风化349
潮解349
稀有气体及其用途356
空气的成份356
1.空气356
一、空气和氧气356
第三章单质和化合物知识356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357
污染空气的有害物357
2.氧气357
氧气的物理性质357
氧气的化学性质357
氧气的工业制法358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59
氧气的用途360
1.水361
水在自然界的存在361
水资源的污染源361
二、水和氢气361
水的物理性质362
水的化学性质362
水的组成363
水的电解363
2.氢气364
氢气的物理性质364
自来水的生产364
生成水的四类基本反应364
氢气的化学性质365
氢气的用途365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365
怎样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367
石墨371
金刚石371
1.碳的单质371
三、碳和碳的化合物371
无定形碳37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373
2.碳的化合物37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37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37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75
怎样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375
灭火器原理377
天然气377
甲烷377
甲烷的物理性质377
甲烷的化学性质377
酒精的物理性质378
酒精的用途378
酒精的化学性质378
酒精378
石油378
煤378
甲醇379
醋酸379
糖类379
油脂380
蛋白质380
黑色金属384
1.金属384
四、金属铁384
有色金属385
轻金属385
重金属385
*贵金属385
合金385
铝386
铜387
锌387
金属活动性顺序388
白铜388
青铜388
黄铜388
2.铁389
铁的物理性质389
铁的化学性质389
生铁390
铁矿石390
高炉炼铁390
钢391
各类钢的用途391
钢的冶炼391
酸和酸性394
1.常见的酸、碱、盐394
五、单质、氧化物、酸、碱、盐394
盐酸395
硫酸396
硝酸397
酸的分类和命名398
碱和碱性398
氢氧化钠398
氢氧化钙399
碱的分类和命名400
氯化钠400
碳酸钠401
硫酸铜401
盐的命名403
2.化学肥料403
氮肥404
磷肥405
3.单质、氧化物的反应406
微量元素肥料406
金属跟氧气的反应406
复合肥料406
钾肥406
非金属跟氧气的反应407
金属跟非金属的反应407
碱性氧化物跟水的反应408
酸性氧化物跟水的反应408
碱性氧化物跟酸性氧化的反应409
碱性氧化物跟酸的反应409
酸性氧化物跟碱的反应410
酸跟金属的反应411
酸跟碱的反应411
酸跟盐的反应411
4.酸、碱、盐的反应411
碱跟盐的反应412
盐跟盐的反应41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13
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417
1.根据化学式的计算417
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417
一、化学式的计算417
第四章化学计算417
根据化学式求结晶水合物中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419
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19
根据化学式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多少420
根据化学式求一定量物质中元素的质量421
根据化学式及元素质量分数求混合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纯度)423
2.求化学式的计算425
根据元素的质量比(或元素质量分数)求化学式425
根据化学反应数据求化学式426
根据化合物中原子和电子数求化学式427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429
1.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换算429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31
根据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431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432
浓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433
浓溶液和稀溶液混合的计算433
怎样用十字交叉法解溶液混合题434
怎样解溶液浓度增大或翻倍题436
已知溶液中微粒个数比,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37
已知体积比浓度,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38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39
生成的纯净物的计算439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中纯净物的计算441
运用“差值法”进行“部分反应”的计算443
溶液浓度和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444
两种成分的混合物都参加反应的计算447
用“关系式法”解化学反应的计算题450
托盘天平上的计算题451
无数据计算题的解法454
图象和化学反应计算的综合题456
第五章化学实验460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460
1.实验常用仪器460
试管460
烧杯460
蒸馏烧瓶461
锥形瓶461
烧瓶461
蒸发皿462
酒精灯462
量筒463
托盘天平463
2.量器463
温度计464
广口瓶和细口瓶465
滴瓶465
3.容器和漏斗465
长颈漏斗466
漏斗466
分液漏斗466
集气瓶466
4.其他常用器具467
试管夹467
水槽467
铁架台468
胶头滴管468
玻璃棒469
其他常用器具469
1.玻璃仪器的洗涤472
2.试剂的取用472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72
3.物质的称量473
4.液体体积的度量473
5.混合物的分离477
1.气体的制取与收集48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481
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481
气体的收集方法483
2.气体的干燥和提纯484
气体的干燥484
气体的提纯485
1.常见物质的颜色和检验方法489
常见物质的颜色489
四、物质的检验489
2.常见气体和物质的检验490
鉴定490
常见气体的检验490
鉴别490
鉴别盐酸和硫酸选用哪种试剂好492
盐的分类492
常见物质的检验492
怎样解限用一种试剂的物质鉴别题493
怎样解不另用外加试剂的物质鉴别题495
怎样解实验证明题497
五、物质的提纯和分离500
物质的提纯500
物质的分离500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500
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杂质501
附 录505
一、一些物质的俗名或别称505
二、重要物质的颜色509
三、常见元素单质的密度、熔点、沸点510
四、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况表511
元素周期表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