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363913.jpg)
- 郑伟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2661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因明正理门论》直解3
第一章 序3
第二章 能立、似能立和立具5
第一节 能立与宗和似宗5
1.能立与宗等5
2.似宗9
第二节 因与似因17
1.因是宗法与四不成因17
2.同品、异品与九句因48
3.正因与相违因和不定因65
第三节 喻与似喻86
1.同法喻与异法喻86
2.似喻95
3.二喻与因三相99
4.古因明的弊病107
第四节 能立、似能立唯悟他117
第五节 立具:现量与比量117
1.现量与比量唯自悟117
2.现量119
3.似现量127
4.比量132
第三章 能破与似能破140
第一节 颂说能破与似能破140
第二节 能破140
第三节 似能破概述141
1.颂说同法相似等七过类143
2.第一过——同法相似145
3.第二过——异法相似148
4.第三过——分别相似150
5.第四过——无异相似152
6.第五过——可得相似160
7.第六过——犹豫相似163
8.第七过——义准相似166
9.七过总评168
10.颂说至非至和无因相似181
11.第八过——至非至相似182
12.第九过——无因相似186
13.至非至、无因相似二过总评188
14.颂说无说相似、无生相似、所作相似193
15.第十过——无说相似193
16.第十一过——无生相似195
17.第十二过——所作相似198
18.三过总评199
19.第十三过——生过相似206
20.第十四过——常住相似208
21.十四过类与负处211
第四章 总结216
下篇:《因明正理门论》研究221
第一章 陈那因明的必读书及研读方法221
第一节 《理门论》——陈那因明必读书221
1.《理门论》研究很不充分221
2.《入论》的局限性223
第二节 怎样读《理门论》224
1.是当完整体系来读,还是割裂成几部分来读224
2.是我注《理门论》,还是《理门论》注我227
第二章 《理门论》述要232
第一节 序232
第二节 能立、似能立和立具232
1.能立与宗和似宗232
(1)能立与宗等232
(2)立宗原则232
(3)似宗五种232
(2)宗法等须立敌决定共许233
(3)四不成似因233
2.因与似因233
(1)因是宗法233
(4)宗义一分为因过和相符极成过234
(5)因外别有喻支234
(6)同品、异品与九句因234
(7)相违决定因235
(1)同法喻与异法喻236
(2)似喻236
3.喻与似喻236
(3)二喻与因三相237
(4)古因明的弊病237
4.能立、似能立唯悟他238
5.立具:现量与比量238
(1)现量与比量唯自悟238
(2)现量与似现量238
(3)比量238
(2)异法相似239
(1)同法相似239
第三节 能破与似能破239
2.似能破239
1.能破239
(3)分别相似240
(4)无异相似240
(5)可得相似241
(6)犹豫相似241
(7)义准相似241
(8)至非至相似242
(9)无因相似242
(10)无说相似242
(11)无生相似242
(12)所作相似243
(13)生过相似243
(14)常住相似243
第四节 总结244
(2)对古师负处之评说244
3.十四过类与负处244
(1)对十四过类总评244
第三章 《理门论》的逻辑体系245
第一节 讨论立破之则限于共比量245
1.共比量的总纲246
2.为什么要共许极成247
3.四不成因与“一切品类所有言词”248
4.二论之比较250
5.自比量中的同、异品252
第二节 同、异品定义与九句因和因三相255
1.什么是同品、异品255
2.同、异品除宗与九句因和因三相260
3.因后二相与同、异喻体263
第三节 新因明之利与古因明之弊269
1.二喻显因与所立不相离性269
2.无穷类比和处处类比使古因明无有功能271
3.因明之新、古与十四过类272
第四节 总结274
第四章 陈那、法称因明逻辑体系之比较275
第一节 陈那因明的逻辑形式275
1.同、异品的逻辑表达方式275
2.九句因的命题形式275
3.因三相的命题形式276
4.三支作法的推理形式277
5.因三相不能表示宗命题为真的图表法277
第二节 法称因明的逻辑形式279
1.同、异品不除宗有法279
2.因三相的命题形式279
3.三支作法的推理形式280
第三节 法称因明对陈那因明的重大发展280
1.从毫无例外的一般命题推出个别结论281
2.自性因、果性因和不可得因确保喻体为全称命题281
附录 明代汉传因明概述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