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南海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南海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解读
  • 辛鸣,董振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855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南海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背景链接]1

●2002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宪法1

●2003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3

【议题之一】6

完善宪法内容建设法治国家6

一、溯本追源 理解宪法精义6

(一)宪法沿革:从语义到理念7

(二)理念之一:宪法首先是法9

(三)理念之二:宪法是根本法11

二、与时俱进 完善宪法内容16

(一)严格宪法修改程序17

(二)合理完善宪法内容23

三、依法治国 加强宪政建设26

(一)全面科学理解宪法与宪政关系27

(二)贯彻实施宪法,完善宪政制度30

(三)弘扬宪政精神,保障宪法实施34

[背景链接]39

●2003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9

●2003年10月11—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40

【议题之二】4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4

一、走向市场经济之路:历史的选择44

(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4

(二)中国为什么要走市场经济之路48

(三)中国是如何走向市场经济之路的50

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伟大的实践5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5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作用6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之处63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任务68

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68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与方向72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与难点74

[背景链接]78

●2002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78

●2003年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80

●2003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80

【议题之三】82

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82

一、社会发展中出现困难群体是客观的事实82

(一)贫富差距在扩大83

(二)困难群体在增加87

(三)社会问题在显露90

(一)中央领导感同身受率先垂范94

二、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94

(二)政府部门执政为民恪尽职守97

(三)社会各界“扶贫济困送温暖”100

三、解决困难群众问题需要感情与制度并重102

(一)情为民所系是根本103

(二)广泛性组织是依托107

(三)制度性安排是保障110

[背景链接]117

●200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17

●2002年12月9—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8

●200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123

●200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25

(一)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机遇与挑战并存127

一、决胜于千里之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7

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127

【议题之四】127

(二)国内经济形势稳定强势,变数与问题同在130

二、运筹于帷幄之中: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134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134

(二)“三大周期”强劲支撑扩大内需137

(三)“三极论”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141

(四)体制环境更有利于经济发展144

(五)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145

三、英姿显于惊涛之上: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147

(一)扩大内需,调整结构147

(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153

(三)深化改革,推进开放154

●200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59

[背景链接]159

●2003年2月17—19日中纪委二次全会160

●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166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69

【议题之五】171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71

一、警钟长鸣: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171

(一)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71

(二)对当前党风状况要做辩证的估计174

(三)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177

二、拒腐防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78

(一)保持党无往而不胜的源泉178

(二)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81

(三)着眼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85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189

三、狠抓落实:加强教育和健全制度相辅相成189

(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坚持标本兼治193

(三)当前反腐倡廉要重点做好的几件事196

[背景链接]201

●2002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1

●2003年1月7—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

●2003年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207

【议题之六】209

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9

一、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因素210

(一)由来已久的三农话题210

(二)令人忧心的三农现实213

(三)影响深远的三农问题218

二、刨根问底:导致三农问题的深层原因解析221

(一)三农问题根植于我国制度缺陷222

(二)三农问题产生的宏观经济因素223

(三)三农问题表现为资源结构失调225

三、标本兼治: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227

(一)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227

(二)减少农民的根本措施在于推进城市化229

(三)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实施城乡一体化231

(四)城乡一体化必须保障农村公共物品232

四、山高路远: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难度234

(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着解决三农问题的困难性235

(二)特殊的资源情况决定着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237

(三)特殊的现实任务决定着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238

[背景链接]240

●2003年6月10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240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242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43

【议题之七】244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44

一、繁荣中的地区发展差距245

(一)繁荣背后存在着巨大隐忧245

(二)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距247

(三)三大经济地带的差距原因251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256

(一)争辩:平衡增长还是非平衡增长256

(二)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考259

(三)力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263

三、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267

(一)三大经济圈:领跑全国经济267

(二)西部大开发:托起半个中国270

(三)振兴老东北:构建新增长极275

[背景链接]279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279

●2003年8月15—16日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281

【议题之八】286

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286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群体分析286

(一)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286

(二)应对农村庞大的隐蔽失业群体288

(三)关注城镇剧增的失业待岗群体289

(四)重视高校新增的学生待业群体291

二、关于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29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293

(二)就业问题是制约社会稳定发展的瓶颈298

(三)解决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的法律保障300

(四)党和国家关于就业问题的态度及政策304

三、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战略308

(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就业目标308

(二)倡导有利于就业的观念与行为310

(三)以改革精神开辟新的就业途径313

(四)借他山之石推进我国就业创新315

[背景链接]321

●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321

【议题之九】324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324

一、当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324

(一)当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特点325

(二)文化产业是新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329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331

(一)历史与现实:文化产业蹒跚前行332

(二)潜力与前景:文化产业大有可为334

(三)机遇与挑战:文化产业任重道远337

(四)渗透与控制:文化安全面临挑战341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应对344

(一)理论建设要有新突破:树立危机意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345

(二)法制建设要上新台阶: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文化法制建设347

(三)体制建设要有新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348

(四)市场状况要有新局面:提高供给能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350

(五)文化安全要有新保证:发展民族文化,壮大我国文化产业352

[背景链接]356

●2003年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356

●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356

●2003年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357

●2003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358

一、我国安全生产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359

下大力气实现中国安全生产稳定好转359

【议题之十】359

(一)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60

(二)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362

(三)职业危害状况严重,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366

(四)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突出367

(五)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368

二、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373

(一)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374

(二)经济高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矛盾尖锐376

(三)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将日益突出376

(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带来了安全生产风险的转嫁377

(五)加入WTO以后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78

(一)建立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工作体制380

三、建设适应新的发展观的安全监管机制380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法治化建设383

(三)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机制385

(四)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386

(五)推行现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387

(六)建立完善强有力安全技术支撑体系390

[背景链接]396

●2003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96

【议题之十一】398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党管人才398

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人才:人的作用的不同界说399

(一)对资源专用性的不同理解399

(二)人才内涵与标准的新把握402

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力支撑403

(一)“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406

(二)“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407

(三)“人才强国”的最新战略409

三、“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的内在联系412

(一)党管干部原则实质是坚持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413

(二)“党管人才”是“党管干部”的深化与延伸415

(三)“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目标是一致的417

(四)“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重要结合点418

四、科学定位“党管人才”的新要求420

(一)“党管人才”的观念创新421

(二)“党管人才”的体制创新422

(三)“党管人才”的政策创新424

[背景链接]427

●2003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427

(一)面目全新的军事变革429

一、风云突变: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兴起429

新军事变革中的军队现代化429

【议题之十二】429

(二)层峦叠嶂的战略特征433

(三)内外整合的发展动因436

(四)摇摇欲倾的战略格局439

二、狼烟四起: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441

(一)全球化的新军事变革442

(二)异曲同工的军事变革444

(三)瞬息万变的发展态势451

三、中流击水:实现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454

(一)现代化挑战山雨欲来454

(二)时不我待的发展机遇457

(三)高瞻远瞩的领导决策459

(四)浪遏飞舟的中国对策461

后记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