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
  • (德)M.米奇克(Manfred Mitschke)著;陈荫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1605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概述1

1本卷内容,振动系统1

1.1振动等效系统3

1.2简化的振动等效系统5

2本卷编排8

Ⅰ导论,不平度,无规则振动10

3单质量系统10

3.1固有振动11

3.2强迫振动14

4路面不平度的激发19

4.1波形路面19

4.2周期性不平度23

4.3随机不平度25

5 统计参数,谱密度27

6路面不平度的谱密度33

6.1φh(Ω)的测量结果35

6.2φh(Ω)的直观解释37

Ⅱ评价尺度及其计算41

7轮荷变化,行驶安全性,道路应力42

7.1行驶安全性43

7.2道路应力44

7.3轮荷冲击系数45

8弹簧挠度46

8.1座椅弹簧挠度46

8.2悬架挠度48

9坐姿人体上振动作用的评价49

9.1 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评价函数50

9.2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的求取54

9.3 作用时间56

10计算小结,要求58

10.1对车辆和路面的要求62

Ⅲ 振动学上简化的车辆,轮胎,座椅63

11无减振车辆64

12无轮胎,有悬架的车辆65

13轮胎弹性和阻尼66

13.1轮胎弹性常数,次切距68

13.2轮胎阻尼68

14只用轮胎减振的车辆70

15座椅75

16带座椅的、只靠轮胎减振的车辆76

Ⅳ汽车,单点激发80

17运动方程,有关参数81

18幅频特性,评价尺度83

18.1轮荷变化,行驶安全性84

18.2车身加速度,手和脚的用以评价的85

振动强度85

18.3 座椅加速度,座椅的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88

18.4动挠度88

18.5系统的近似89

19不平度和行驶车速的影响92

19.1 最高车速,行驶时间以及行驶距离94

的考察94

20汽车与低速车辆的比较96

21车身固有频率的影响97

22车身相对阻尼系数的影响101

23座椅固有频率和座椅相对阻尼系数的影响106

24车轮质量的影响110

25轮胎弹性的影响112

26装载情况的影响114

27关于振动系统设计的提示116

28.1车身悬架弹簧的匹配120

28车辆参数与装载情况的匹配120

28.2车身阻尼的匹配123

28.3轮胎弹性的匹配123

28.4小结124

29关于非线性特性的说明125

29.1非线性弹簧和减振器特性的线性化125

29.2非线性弹簧特性129

29.3非线性减振器特性131

29.4摩擦阻尼133

29.5车轮的腾空135

Ⅴ双轴汽车,单轮辙激发137

30运动方程,复数量138

31无联系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和谱密度142

31.1轮荷变化,悬架挠度142

31.2车身的垂直加速度和俯仰加速度144

31.3座椅的垂直加速度148

31.4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148

31.5座椅弹簧挠度151

32车速和车辆大小的影响152

32.1车速的影响152

32.2车辆大小(轴距)的影响154

32.3车辆大小和车速的影响156

33座椅的位置157

34前后部份系统间的协调159

34.1前后有差别的车身固有频率159

34.2各种车身阻尼163

34.3在车速范围内的平均值165

35装载情况的影响166

36联系质量和轴距的影响169

36.1轴距相等,联系质量不等的轿车169

36.2俯仰转动惯量一定,轴距不同的171

大客车171

37垂直振动和俯仰振动固有频率,前后悬173

架弹簧的耦合173

38制动俯仰,俯仰中心176

39弹性支承的发动机的影响180

39.1气体作用力和惯性力的激发181

39.2不平度的激发183

40 第Ⅴ章结果小结186

Ⅵ四轮汽车,双轮辙激发188

41(简化后的)四轮车辆运动方程190

42不平度的方差,自谱和互谱195

42.1帕希洛夫斯基提出的简化198

42.2垂直激发和侧倾激发的自谱,相干性199

43.1测量结果201

43行程有关的谱密度201

43.2 由测量结果得到的推论,相干性的202

说明202

44附加的侧倾振动的影响206

44.1车身侧倾加速度的幅频特性206

44.2考虑侧倾振动后的振动强度210

44.3轮荷变化和悬架挠度214

44.5一般情况216

44.4车速的影响216

45稳定装置的作用217

46第Ⅵ章结果的小结220

Ⅶ各种悬架导向装置的作用221

47轮辙移动引起的侧向力223

48装用独立悬架的车辆226

48.1 运动学关系,车轮摆动瞬时中心,226

车身侧倾瞬时中心226

48.2运动方程230

48.3微分方程组231

49装用刚性车轴的车辆232

49.1运动学关系240

49.2微分方程组241

50装有独立悬架和刚性车轴的车辆242

51 悬架导向装置的影响,独立悬架和刚性车轴的比较242

51.1方程组的比较248

51.2 固有频率和相对阻尼系数249

51.3垂直/俯仰振动,独立悬架的特点254

和轮荷变化,刚性车轴的特点259

51.4 没有高度扩展的车辆上的侧倾振动259

51.5有高度扩展的车辆的侧倾振动263

51.6侧向加速度,侧向抖动264

51.7 侧向力267

51.8轮荷变化270

52车速的影响272

52.1试验台试验的特点273

53轮胎侧向特性的影响274

54第Ⅶ章结果小结275

Ⅷ总结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