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史 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史 下 第2版
  • 王桧林主编;鲁振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2243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1949~1997-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史 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旧中国的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年10月—1956年9月)1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2

一、全国大陆的统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2

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8

三、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任务的提出12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和全国抗美援朝运动15

五、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清除旧社会遗毒的斗争20

六、工商业的调整“三反”“五反”运动25

七、新民主主义文教方针的贯彻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31

八、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整顿《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工作的开展36

九、外交工作的开展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41

十、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44

第二节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49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定49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55

三、共产党内反对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60

四、对外关系的新发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64

五、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肃反斗争69

六、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75

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92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99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100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提出100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05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112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2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126

一、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26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32

三、“左”倾思想的泛滥对“教条主义军事路线”和“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139

四、反对美国在台湾海峡的武装挑衅平定西藏叛乱145

五、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148

六、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156

七、“左”倾错误继续发展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62

第三节 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70

一、农村政策的调整170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制定172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各方面工作条例的制定176

四、“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180

第四节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186

一、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苏争论外交工作的新开展186

二、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和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进一步阐述194

三、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197

四、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十年建设的成就203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976年10月)213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性的大动乱214

一、“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和全面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214

二、上海“一月风暴”全面夺权与“二月抗争”全国陷入混乱226

三、中共九大“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系统化233

四、国民经济的动荡与恶化235

第二节 “斗、批、改”运动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和受挫238

一、全国范围的“斗、批、改”运动238

二、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阴谋被揭露和策划反革命政变的失败241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243

四、国民经济在动乱中艰难举步246

五、外交工作的新突破和新局面249

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52

第三节 “批林批孔”“左”倾错误进…步发展“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254

一、“批林批孔”运动与“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254

二、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258

三、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和各条战线的短暂整顿260

四、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国民经济的再次恶化265

五、“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69

第四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1976年10月—1991年12月)277

一、揭发批判“四人帮”278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278

二、“两个凡是”的提出和经济建设中的新冒进281

三、中共十一大和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287

四、以科教战线为突破口纠正“左”倾错误291

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94

六、放宽农村政策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297

第二节 拨乱反正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300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300

二、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政治关系307

三、“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国民经济的调整315

四、农村改革的兴起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321

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325

六、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初步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加强327

七、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33

第三节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337

一、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337

二、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340

三、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42

四、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348

五、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353

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发展国民经济第七个五年计划356

七、整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59

八、“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国家统一的推进362

九、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对外政策的调整367

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7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375

一、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375

二、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开始380

三、1989年政治风波384

四、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386

五、抓紧党的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389

六、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开始执行392

七、对外关系的新格局和外交工作的新开展401

第五章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开展(1992年1月—2000年12月)409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410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410

二、中共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416

三、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23

第二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426

一、宏观调控的决策与经济“软着陆”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制定和实施426

二、“二十字”治国方针的提出和贯彻执行434

三、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金融、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437

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实行441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444

六、“三讲”教育的开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453

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军队建设460

八、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468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71

一、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471

二、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任务478

三、在经济和自然两大风险的考验中确保经济发展479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开始实施485

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波折488

六、对外关系的新变化496

七、国庆五十周年庆典“九五”计划的完成和“十五”计划的制定502

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507

第六章 哲学科学文化510

一、哲学510

二、经济学515

三、政治学法学525

四、社会学529

五、教育学心理学532

六、历史学考古发现539

七、文学艺术550

八、自然科学技术559

九、体育567

后记5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