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媒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媒体](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344556.jpg)
- 许榕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 ISBN:780113666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媒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编者的话1
序言1
上篇 基础篇1
第1章网络媒体的诞生与发展1
1.1因特网的发展1
1.1.1因特网的起源2
1.1.2因特网的发展与现状2
1.2网络媒体的诞生4
1.3网络媒体在国外的发展5
1.3.1 国外电子报刊的发展过程5
1.3.2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网络媒体的发展6
1.3.3 门户新闻站点与独立新闻站点的诞生6
1.4我国网络媒体的诞生与发展7
1.4.1网络媒体的萌芽期7
1.4.2网络媒体的风行和反思阶段8
1.4.3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阶段9
第2章网络新闻媒体的特点11
2.1跨越空间限制11
2.2传播速度快12
2.3容量巨大,信息丰富13
2.4查询方便14
2.5复制简易15
2.6超文本链接15
2.7融合多种媒体16
2.8交互性传受交流16
2.9分众化趋势17
第3章网络媒体的分类19
3.1传统媒体上网19
3.1.1 报刊上网19
3.1.2广播电视上网23
3.2传统媒体与其他行业共建网站26
3.3无传统媒体依托的网络媒体27
3.3.2网络内容提供商28
3.3.1网络接入商28
3.3.3专业机构设立的新闻网站32
3.3.4个人新闻网站36
第4章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37
4.1 冲击来自网上37
4.2传统媒体的困惑37
4.3建立规则的迫切需要39
4.4商业网站和媒体网站的形象策划40
4.5商业网站的新闻原创活动40
4.6 电子杂志——商业网站的杀手锏41
4.7信息的深度42
4.8媒体网站迎接挑战43
4.9寻找“双赢模式”44
4.10国内外的几种报道模式47
4.11新闻上网与企业化经营48
5.1.2 电脑辅助新闻学的主要内容50
5.1.1 电脑辅助新闻学应运而生50
5.1未来新闻采访的主要方式50
第5章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运作方式的冲击50
5.1.3 日常新闻报道的主要采访手段51
5.2超文本、多媒体网络编辑52
5.2.1新闻报道方式的根本变革52
5.2.2新闻编辑方式的根本变革53
5.3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54
6.1.1传统媒体上网的竞争55
6.1 网站竞争硝烟滚滚55
第6章新老媒体的竞赛55
6.1.2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56
6.2网络新闻媒体消灭传统媒体?56
6.2.1网络新闻传播急速发展56
6.2.2传统媒体处于劣势57
6.3新老媒体和睦共存?59
第7章网络广告—媒体网站的商机62
7.1网络广告的五大优势62
7.2急待开拓的国内网络广告市场65
7.4对网络广告经营的争论66
7.3网站自身的广告推广活动66
7.5用什么标准来收费67
7.6附录:网络广告经营的基本常识68
第8章网络媒体对国际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70
8.1 国家对国际间新闻信息流动的控制能力减弱70
8.2 网络传播的发展将加剧南北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71
8.2.1 网络传播的高科技性质决定了加大差距的趋势71
8.2.2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差距加大的趋势72
8.2.3因特网络的语言文化背景决定了差距加大的趋势74
8.2.4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决定了差距加大的趋势75
8.3网络传播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传播权利的普及与平等76
8.4我们的对策及思考77
8.4.1努力建设网络传播基础设施78
8.4.2中文信息匮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78
8.4.3告别传统观念和模式,与网络传播方式接轨79
8.4.4提高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的质量81
8.4.5政府上网工程81
9.1滥用言论自由84
第9章网络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4
9.2垃圾信息及虚假信息85
9.3知识产权的保护88
9.4信息过剩89
9.5个人隐私的保护90
下篇 技术篇91
第10章网络媒体站点建构技术91
10.1站点建构指导思想91
10.2.2工程说明92
10.2.1设备选型原则92
10.2广域网方案设计92
10.2.3网络业务分析94
10.2.4用户接入设计95
10.2.5网络主要技术指标95
10.2.6网络管理96
10.2.7设备主要性能97
10.2.8操作系统软件97
10.3网络媒体站点接入平台设计98
10.2.9设备报价98
10.4网络媒体网站主机系统设计99
10.5工程实施与验收101
10.6站点管理与维护101
10.6.1系统性能评估101
10.6.2网络性能管理103
10.6.3用户记帐实现105
10.6.4安全管理措施107
第11章网络媒体信息发布技术109
11.1 网络媒体信息制作基本知识109
11.1.1相关概念110
11.1.2 Java技术111
11.1.3 WEB的基本原理113
11.2用HTML制作信息页面114
11.2.1 HTML的基本命令114
11.2.2 HTML中的表单121
11.3在因特网上发布信息页面122
11.2.3 HTML语言列表122
11.3.1如何进行页面布局123
11.3.2信息的网上发布123
11.3.3文档权限设置及联线测试124
11.4 Web页面的交互124
11.5网页制作技巧126
11.5.1网页制作软件126
11.5.3 Java的使用129
11.5.2图片处理工具129
11.5.4背景音乐131
11.5.5计数器131
11.5.6搜寻器131
11.5.7留言簿132
11.5.8动画制作132
第12章信息制作发布新技术139
12.1实景虚拟现实139
12.1.1制作技术139
12.1.2应用与展望141
12.2影视媒体142
12.2.1发布机制143
12.2.2浏览方式143
12.2.3影视媒体信息制作143
12.2.4建立影视服务器145
12.3 3D制作技术及使用149
12.3.1文字输入149
12.3.2改变字体类型149
12.3.5改变背景150
12.3.4套用样式库150
12.3.3移动旋转文字150
12.3.6选择立体样式151
12.3.7色彩与光源151
12.3.8改变材质和贴材质152
12.3.9摄像机152
12.3.10 3D动画制作153
12.3.11图档输出153
13.1.1实现连接的程序语言介绍155
第13章网络媒体数据库技术155
13.1 概述155
13.1.2数据库种类156
13.1.3 WWW与数据库间的连接方式157
13.1.4使用Web实现数据库查询159
13.1.5WWW与数据库的一般连接架构160
13.2 WWW与mSQL的连结162
13.21 mSQL的安装162
13.2.2 mSQL的特性与限制163
13.2.3 Web与mSQL连结方法166
13.2.4 W3-mSQL介绍166
13.3WWW与Oracle的连结170
13.3.1 Oracle 7数据库优势170
13.3.2 Pro*C171
第14章网络媒体风险分析174
14.1外部威胁175
14.1.1 网络攻击175
14.1.2黑客活动177
14.1.3电子邮件窃取183
14.1.4病毒蔓延184
14.1.5间谍活动185
14.1.6黄毒泛滥186
14.1.7民族文化188
14.1.8版权和知识产权188
14.1.9信息战189
14.2内部威胁193
第15章网络媒体安全技术197
15.1网络安全服务与机制197
15.1.1 网络安全机制198
15.1.2安全服务分析200
15.2网络数据完整性保护201
15.2.1 网络数据完整性控制201
15.2.2数据完整性验证202
15.2.3 ssh技术202
15.3.1管理员安全策略205
15.3系统安全技术205
15.3.2安全帐号设置210
15.3.3系统安全检查211
15.4 WWW服务安全213
15.4.1 UNIX系统WWW风险类型213
15.4.2 WWW安全要素分析214
15.4.3编写安全CGI程序215
15.4.4第三方安全问题217
15.4.5WWW加密技术218
15.5入侵侦测和漏洞检测技术219
15.5.1入侵侦测和漏洞检测简介219
15.5.2地位与作用220
15.5.3入侵侦测技术特点221
15.5.4漏洞检测技术特点223
15.6加密技术224
15.6.1加密体制224
15.6.2分组密码技术225
15.6.3公钥加密技术233
15.6.4流密码技术236
15.6.5其它加密技术239
15.7防火墙技术240
15.7.1基本概念240
15.7.2原理与实现242
15.7.3防火墙选择245
15.8网络病毒248
15.8.1病毒危害248
15.8.2病毒类型249
15.9 网络媒体安全监察及预警系统249
15.9.1传统安全模型的局限性249
15.9.2国内外研究现状251
15.9.3入侵检测内容及方法252
15.9.4入侵检测模型与分类253
15.9.5检测数据来源254
15.9.6检测原理256
15.10.1基本测试259
15.10信息电磁泄漏探测259
15.10.2 基本测试仪器260
15.10.3测试环境及测试内容260
15.10.4测试条件261
15.10.5测试方法261
15.11黑客攻击行为分析263
15.11.1 黑客攻击安全问题分析263
15.11.2黑客手段分析263
15.11.3黑客行为模式265
第16章网络媒体安全方案270
16.1让因特网更安全270
16.1.1安全问题270
16.1.2安全规则270
16.1.3安全评估方案272
16.1.4物理层安全273
16.1.5制作安全链路层273
16.1.6网络层安全273
16.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274
16.2.1注意事项及相关设置274
16.1.7传输层、会话层和应用层274
16.2.2安全解决方案276
16.3 UNIX安全防范措施286
16.3.1防范措施介绍286
16.3.2系统泄密应急处理287
16.4NT安全漏洞及防范设置289
16.5.1正确设置运行UID299
16.5.2保护目录结构299
16.5 WWW服务安全设置299
16.5.3访问控制系统301
16.5.4保护日志文件305
16.5.5 CGI脚本设置308
16.5.6 Robot防护309
16.5.7微软IIS安全防范309
16.5.8 WWW浏览器安全312
16.5.9 WWW问题解决方案315
16.7.1基于Linux的路由器和防火墙316
16.7路由器和防火墙措施316
16.6网络病毒防护措施316
16.7.2具体设置317
16.8黑客攻击防范措施320
16.8.1黑客攻击防范基本措施320
16.8.2动态网络需要动态的安全策略322
16.9 电磁信息泄漏防护措施323
16.9.1 电磁信息泄漏防护323
16.9.2电磁干扰防护324
16.10.1系统安全建议325
16.10安全管理建议325
16.10.2网络安全建议326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后记)329
附录333
附录1333
附录2340
附录3342
附录4344
参考文献348